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中国丝绸:汉唐丝路的衰落和蚕丝生产重心的南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10:5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盛极一时的汉唐丝绸路,随着唐朝的衰落而冷清了下来。“安史之乱”后,葱岭以西为大食国占据,以东又有吐蕃和回鹘两大政权的矛盾,“道路梗绝,往来不通”,陆上丝路处处阻滞。

       自宋代(公元960-1279年)开始,中国北方和西北基本上为少数民族政权所割据,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干,绿洲锐减,加之中亚地区丝绸崛起,丝路从此废弃。中国丝绸的生产重心也在宋代完全移至江南及巴蜀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海上交通取代了北部传统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生产及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唐代“安史之乱”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北方的战乱严重破坏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蚕丝业也不例外。但安史之乱对长江流域并没有什么破坏,相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北方先进的桑蚕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江南地区丝绸业的发展。唐朝后朝,太湖流域已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

       到了宋代,江南的蚕桑业和丝织业已经远远超过黄河流域,当时的“两浙路”,范围包括现浙江全省及苏南大部份地区,它所缴纳的丝织品,占到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宋代的罗织品生产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每年各地贡物中,罗织品达十万匹以上,其中江浙一带就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六成以上。尤其古润州(今镇江)和常州织罗署生产的云纹罗十分畅销。当时全国有三大织锦院,即成都,杭州,苏州,都在江南,而成都是传统织锦区。宋神宗时,成都锦院有织工583人,而宋徽宗时,苏杭织造局有9000多名工匠生产绸缎。

       南宋建都杭州,更大大刺激了太湖流域蚕桑和丝织业的生产。著名的宋锦就产生在这个时期的苏州。
       在技术方面,南方湖州等地已盛行桑树嫁接来提高桑叶质量,而且南方的四眠蚕所产的丝茧也比北方的三眠蚕更优良,但四眠蚕较三眠蚕难养,技术要求更高。

       在养蚕工具方面,北方使用固定的蚕座,而南方使用可移动的蚕架和蚕匾,蚕匾盛放蚕与桑叶,蚕匾放在蚕架上,均可随时移动,用完后可以收起来,下一季经过石灰冲洗还可以反复利用。

       在蚕结茧方面,南方使用稻草或麦草扎成蚕簇,放在室内,温差变化较小,有利于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而北方一般将蚕簇放在室外让蚕结茧,室外的天气变化和昼夜温差对蚕结茧有一些不利影响。这些也反映出南方蚕茧生产比北方先进得多。即使到了今日,南方各地的养蚕技术也较南宋时没有多大变化。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12-5 11:01:06 | 只看该作者
辉煌的中国丝绸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6 06:55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