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生保健] 如何去除食物中的毒素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418

帖子

166

积分

骑士

积分
1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20: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拎稳“菜篮子”,就要学点诀窍,擦亮眼睛,也许是保障餐桌安全的最好办法。食物中有很多含有毒素,如果食用不当则会引发中毒。

    第一类:豆类(如四季豆、红腰豆、白腰豆等)

    毒素:植物血球凝集素。
    病发时间:进食后1~3时内。
    病症:恶心、呕吐、腹泻等。
    红腰豆所含的植物血球凝集素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并破坏其细胞,降低吸收养料的能力。如毒素进入血液,则会破坏红血球及其凝血作用,造成过敏反应。
    研究发现,煮至80℃时的未全熟的红腰豆,豆内毒素反而会更高,因此必须煮得熟透才能吃。

    第二类:木薯类植物的可食用根部

    毒素:生氰葡萄糖苷。
    病发时间:数分钟内。
    病症:喉道收窄、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甚至死亡。
    木薯的植物细胞含有这类毒素,如果未经烹煮或没煮熟,毒素会转化为不同物质,其中包括氰化氢,它会破坏细胞的呼吸作用,降低细胞的代谢能力,最终使细胞死亡。

    第三类:竹笋

    毒素:生氰葡萄糖苷。
    病发时间:数分钟内。
    病症:与木薯相同,食用时应将竹笋切成薄片,彻底煮熟。

    第四类:种子与果核

    此类包括如苹果、杏仁、梨、樱桃、桃、梅等种子,以及其大而坚硬的果核。
    毒素:生氰葡萄糖苷。
    病发时间与病症:与木薯相同。
    虽然毒素相同,但其毒性则是通过咀嚼,而非烹调转化。此类水果的果肉都没有毒性,果核或种子却含此毒素,幼童最易受影响,如果吞下几颗这类水果的果核或种子,可能中毒,食用时须去核或避免咀嚼这些种子与果核。

    第五类:鲜金针

    毒素:秋水仙碱。
    病发时间:一小时内出现。
    病症:肠胃不适、腹痛、呕吐、腹泻等。
    鲜金针为植物萱草的花。秋水仙碱被消化吸收后,会转化为氧化秋水仙碱,此物质可破坏细胞分裂的能力,及破坏细胞核,令细胞死亡。
    此毒素属水溶性,可在烹煮和处理的过程中被破坏,如经过食品厂加工处理的金针或干金针都无毒。如以新鲜金针作为菜肴,则须彻底煮熟。

    第六类:青色、发芽、腐烂的马铃薯

    毒素:茄碱。
    病发时间:一小时内。
    病症:口腔有灼热感、严重胃痛、恶心、呕吐。
    人们已晓得发芽的马铃薯有毒素,此毒存于马铃薯中,分量一般很低,但是在马铃薯发芽或腐烂时,茄碱含量会大增,带苦味,而大部分毒素存在于青色部分,以及薯皮和薯皮下。
    茄碱进入体内,会干扰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并刺激肠胃道黏膜和引发肠胃出血。
    除了茄碱外,植物血球凝集素、生氰葡萄糖苷、秋水仙碱都属水溶性,在水浸泡过程中可释放部分毒素,而浸过的水不可食用。然而,由于仍有毒素被细胞膜包起,水浸也非100%解毒法。
    人们身体有化毒作用,这与个人体质、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有关。植物本身所含的毒性,又跟生产地、种植法、生长期、收成时间等有关。
    天然毒素的中毒由化学反应而起,通常会在一两个小时内出现状况;而大部分细菌性食物中毒,则须待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后,才会引起中毒反应,因此会相隔较长的时间才发生。
不戚戚丁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1-23 20:13:24 | 只看该作者

Re:如何去除

食物中的毒素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7 18:1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