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素红之属 [打印本页]

作者: 靛之骄子    时间: 2009-8-7 22:20
标题: 素红之属
    素红,其实就是单指的红靛颏一品相。

所谓素红,指的就是鸟没有太多的彩头,但是也不是所有

不带彩头的红靛颏,就是素红。其实素红有自己严格的标

准。

  素红靛颏眉子,亮眉  眉要白 要有宽度,但是不能沾红。

  素红靛颏岔,宽岔  岔要白 要有宽度同样不能沾红。

  素红靛颏颏,颏片型要好,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太小

鸟没有霸气,没有焦点。太大又争掉岔的形态空间。

  素红靛颏八字,八字不能太粗,细可以但是不能断或者短。

  素红靛颏脯子,脯子不能油毛,不能芦花,不能沾红,其

正宗脯子应该是棉花脯。

  素红点颏毛,毛不能太粗。应为细毛鸟,而且以青毛鸟具

多。

  素红靛颏脚,脚不能黑,不能发红,其色应为肉白色。

  素红靛颏身形,长了不行,短了不行,其正宗身形应为葫芦

身。

  所谓彩鸟易得,素鸟难求。 按老祖宗留的标准,真难啊。

记得刚开始玩靛颏的时候朋友曾经送了一只比较接近的,但

是………………

  大家看看吧 欢迎拍砖

作者: 靛之骄子    时间: 2009-8-7 22:24
我看看能把今年春节回家,让朋友照顾不周死的那只能找到照片吗。要是找到
我发上来,我比较钟爱素红 那只 除了脯子不好比较接近。呵呵
作者: 痴迷黄雀    时间: 2009-8-7 22:31
说的有道理!     
作者: 石门散人    时间: 2009-8-7 22:43
好帖子。总结一下:圆头平顶·亮眉亮岔·线八大圆片·棉花脯·大白肚·玉腿条尾·青毛葫芦身。
作者: 靛之骄子    时间: 2009-8-7 22:44
引用第3楼石门散人于2009-08-07 22:43发表的  :
好帖子。总结一下:圆头平顶·亮眉亮岔·线八大圆片·棉花脯·大白肚·玉腿条尾·青毛葫芦身。
总结的好 精辟  
作者: 津门故里    时间: 2009-8-7 22:48
说的好。总结详细。
作者: 津门故里    时间: 2009-8-7 22:49
引用第3楼石门散人于2009-08-07 22:43发表的  :
好帖子。总结一下:圆头平顶·亮眉亮岔·线八大圆片·棉花脯·大白肚·玉腿条尾·青毛葫芦身。
又一个行家。
作者: 石门散人    时间: 2009-8-7 23:12
另京津一带有“粉岔”不算彩之说,愚见实乃后人曲解先人之意所致。现在所说的“粉岔”实际上应

该叫“红岔”才对。“粉岔”本意应是白岔,即亮岔,因其颜色较红片浅,成粉红色,故有民间好事

者凭一己之念将“红岔”臆造为“粉岔”,实乃是不懂先人“粉”字之意,从而造成一种传统文化的

丧失,惜哉·悲哉······
作者: 津门故里    时间: 2009-8-7 23:34
引用第7楼石门散人于2009-08-07 23:12发表的  :
另京津一带有“粉岔”不算彩之说,愚见实乃后人曲解先人之意所致。现在所说的“粉岔”实际上应

该叫“红岔”才对。“粉岔”本意应是白岔,即亮岔,因其颜色较红片浅,成粉红色,故有民间好事

者凭一己之念将“红岔”臆造为“粉岔”,实乃是不懂先人“粉”字之意,从而造成一种传统文化的
.......
玩儿鸟人多了,怎么理解的都有啊。
作者: 喜爱蓝色    时间: 2009-8-7 23:39
引用第7楼石门散人于2009-08-07 23:12发表的  :
另京津一带有“粉岔”不算彩之说,愚见实乃后人曲解先人之意所致。现在所说的“粉岔”实际上应

该叫“红岔”才对。“粉岔”本意应是白岔,即亮岔,因其颜色较红片浅,成粉红色,故有民间好事

者凭一己之念将“红岔”臆造为“粉岔”,实乃是不懂先人“粉”字之意,从而造成一种传统文化的
.......

作者: 靛之骄子    时间: 2009-8-7 23:51
引用第7楼石门散人于2009-08-07 23:12发表的  :
另京津一带有“粉岔”不算彩之说,愚见实乃后人曲解先人之意所致。现在所说的“粉岔”实际上应

该叫“红岔”才对。“粉岔”本意应是白岔,即亮岔,因其颜色较红片浅,成粉红色,故有民间好事

者凭一己之念将“红岔”臆造为“粉岔”,实乃是不懂先人“粉”字之意,从而造成一种传统文化的
.......
您说的这个晚辈 好像有耳闻, 是我错了,但是沾彩即不是素红。 我去改帖。 谢谢您的赐教、
作者: 豹子    时间: 2009-8-8 00:06
引用第0楼靛之骄子于2009-08-07 22:20发表的 素红之属 :
    素红,其实就是单指的红靛颏一品相。

所谓素红,指的就是鸟没有太多的彩头,但是也不是所有

不带彩头的红靛颏,就是素红。其实素红有自己严格的标
.......
学习了,严格的要求确实难得!
作者: 老毛下山    时间: 2009-8-8 00:10
石门散人说的不错。
天津人讲绣眼叫粉眼,也叫白眼。
靛颏的规矩是从宫中传出来的。
大家想下。宫中的规矩当时的民间是不可能知道的太清楚的。
天津为什么叫天津卫???谁在那里无战事消磨时光
另外,清末的时候那帮把势都哪里去了?????
哈哈!!
作者: 北京老常    时间: 2009-8-8 00:14
学无止境,楼主和鲍兄总结的要领比较详细。赞扬。
作者: 靛之骄子    时间: 2009-8-8 00:38
引用第13楼北京老常于2009-08-08 00:14发表的  :
学无止境,楼主和鲍兄总结的要领比较详细。赞扬。
敬业啊 常伯  我要睡觉咯  呵呵
作者: 黄石牛牛    时间: 2009-8-8 00:51
深入学习!大家帮顶!
作者: 靛之骄子    时间: 2009-8-8 09:20
引用第15楼黄石牛牛于2009-08-08 00:51发表的  :
深入学习!大家帮顶!
您也够晚的    大家共勉
作者: 上海绣痴    时间: 2009-8-8 09:36
有道理
作者: swlddg    时间: 2009-8-8 10:03
学习学习!!!
作者: 闲暇    时间: 2009-8-9 07:55
学习了,长知识的文章
作者: 早晨的阳光    时间: 2009-8-9 10:20
好帖子,学习了!!
作者: 伊靛园    时间: 2009-8-9 10:43
是好贴,学无止境,受益匪浅
作者: 贝勒爷    时间: 2009-8-9 16:44
引用第7楼石门散人于2009-08-07 23:12发表的  :
另京津一带有“粉岔”不算彩之说,愚见实乃后人曲解先人之意所致。现在所说的“粉岔”实际上应

该叫“红岔”才对。“粉岔”本意应是白岔,即亮岔,因其颜色较红片浅,成粉红色,故有民间好事

者凭一己之念将“红岔”臆造为“粉岔”,实乃是不懂先人“粉”字之意,从而造成一种传统文化的
.......


说的对 京城把白墙叫粉墙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上海小6    时间: 2009-8-9 16:48
学习了
作者: 龙衣张    时间: 2009-8-9 21:34
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