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渔妈妈"为供娃3年没回家 打鱼16年挣得1条船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09-8-2 05:46
标题:
"渔妈妈"为供娃3年没回家 打鱼16年挣得1条船
丈夫出海打鱼的日子里,她习惯坐在租住的小屋门口补渔网,一边牵挂着海上的丈夫,一边思念着几千里外的儿女。为了养家糊口,16年前她和丈夫从四川老家来到青岛,两口子靠出海打鱼给孩子赚学费。如今两个孩子都在求学,虽然每天都在想念他们,但她说,自己已经三年没回家了,因为青岛到成都281元的火车票她不舍得买……
打鱼多年挣得一条船
记者在沙子口南姜码头见到蒋小华时,她正头戴大红头巾,独自坐在一条十多米长的渔船上。
“这些天没有活干,要张罗修船的事呢!”注意到岸边有人,她扭过头,冲站在岸上的记者笑了笑,表情里没有任何对陌生人的防备。“收到”这样一个笑容,记者没跟她打招呼征求同意,直接跳上了渔船。
通过攀谈记者了解到,她叫蒋小华,今年42岁,家住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新场乡新街村,有一儿一女。1993年,为了养家糊口,也为了挣钱供孩子上学,她和丈夫唐跃跟几位老乡一起离开了农村老家 ,来到青岛打工,落脚点就是沙子口。
“从那时候就开始出海打鱼,不过都是给别人打工。”蒋小华说,现在,他们已经拥有了一条自己的渔船,是去年花18000元买来的。
常年补渔网手心长满茧
正说着话,一个晒得黝黑的汉子手捧着盒子走了过来。蒋小华说,那就是她的丈夫唐跃。蒋小华的丈夫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然后两个人开始忙活起来。记者看到,蒋小华的手背有些干裂,留下了风吹日晒的痕迹,手心处还长上了厚厚一层茧。
“平时他出海的时候,我都是自己坐在屋门口补网,有时候活太多,一补就是一天,饭都顾不上吃。”蒋小华一边给丈夫递工具一边说。
三年没回家省钱供娃娃
去年春节,唐跃回了一趟老家,蒋小华没有回去。“两个人花钱多,只能回去一个,青岛到成都一张火车票就要281块钱,加上从成都回家的汽车票,来回一个人就得上千块。”蒋小华说,她得省下钱给孩子读书。现在,她的大儿子22岁了,在重庆读大学,女儿19岁,在老家上高中,学习成绩也不错。记者问蒋小华,她儿子在哪个大学、读什么专业,她说自己也说不上来,只记得今年上大二了,一年的学费有五千多元,她要尽量给孩子交上学费。
■人物对话孩子很懂事在外也放心
记者:你们俩常年在外面,家里怎么办,放心吗?
蒋小华:孩子的爷爷奶奶都在家里,地也是他们种着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大了 ,也很懂事,我对他们挺放心的。
记者:有没有想过等孩子工作了自己可以歇歇了?
蒋小华:还没想过,走一步看一步吧。他们上学也不容易,家里欠下了一些债,以后还要结婚、买房子,我们做父母的还是要趁着有力气多干一点儿,多支持他们。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8-2 07:19
"渔妈妈"
作者:
sun-白头翁
时间:
2009-8-2 08:47
唉!母亲太伟大了!
作者:
远行者
时间:
2009-8-3 01:02
可怜天下父母心!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