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生僻字逄(páng)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峡山散人
时间:
2009-5-30 17:53
标题:
生僻字逄(páng)解释
逄(páng)
(1) 姓。
(2) 笔画数:9,部首:辶。
逄姓起源的三种说法:
一、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炎帝裔孙有人名陵,商朝初年受封于逄(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建立逄国,为伯爵位,也称逢伯陵。至西周武王时,逄国灭亡,易其地为齐,改封给姜太公,原逄国后人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逄姓。见《姓氏考略》。
二、起源于夏朝,是名弓箭手逄蒙的后代。唐代学者颜师古说,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逢蒙的后代。夏朝时候,有个出名的弓箭物叫逄蒙,曾拜后羿为师。他的后人芤姓逄,称逄氏。
三、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齐国君主齐顷公有车右官名逄丑父,其后代子孙也称逄氏。成为逄姓又一支。
逄姓属地:
1.谯郡,现在安徽省亳州。
2.北海郡: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置郡,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山东省龙口市现有逄家村,主要以逄姓为主。
逄姓来历:
逄本与逢同字,后来才分为逄、逢二字,所以很多学者认为逄、逢实为一姓。 据《姓氏考略》记载:逄姓出姜姓,炎帝子孙逢伯陵封于齐地逄国,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左传》有逢伯陵、逢丑父,东汉有逢明、逢丝。 颜师古《匡谬正俗》则认为,逢姓大概是出于逢蒙之后。逢蒙是后羿的学生,善射。
逄姓名人:
1.有汉人逢安,东汉时期大司马。
2.逢滑: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3.逢同:周代越国人。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想报亡国之仇。大夫逄同建议说:“吴国现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骄傲。我们要是想灭吴雪耻,必须结交齐国,放弃楚国,跟邻近的国家友好,表面上对吴国友好。这样一来,吴国必然麻痹大意,我们利用它这个弱点,才能灭亡它。”勾践采用了逄同的计策,果然恢复了越国的强盛,灭亡了吴国。
4.逢记:三国时期袁绍帐下的重要谋士。
5.有随文天祥出战的宋人逢龙。
作者:
老戴、daiming
时间:
2009-5-30 19:32
认真地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