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发秦皇岛王全义师傅的一对三镶画眉笼 [打印本页]

作者: 春情秋思    时间: 2009-5-16 21:30
标题: 发秦皇岛王全义师傅的一对三镶画眉笼
                              梦     圆
   几回回梦归故里,老屋房檐下那一排自己亲手用秫秸轧制的鸟笼似乎还在眼前轻轻的摇曳,各种抓来的野鸟的鸣叫声还在耳边萦绕,这些几乎承载了我儿时的全部,当然我为此也付出了被娘打的上不了炕的代价,因为我把奶奶用了一辈子的已经是枣红色的竹帘拆了,用来轧制我的鸟笼。为的就是鸟笼美观、牢固。害的奶奶整个夏天满屋的苍蝇。每每想起这些胸中便泛起对奶奶的愧疚,但也是从那时起就注定了我对我心爱之物——鸟笼的一种赏自己心悦自己目的坚定理念。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虽然进了城市生活、工作。但我还是传承着父辈留下的那种衣能遮体,食能果腹便很满足的简单生活,可我对自己的鸟笼却追求着它尽可能的完美。这可能就是嗜好吧。
   几年前一次朋友的介绍让我有缘与秦皇岛的制笼艺人王全义师傅相识,通过接触我被他精湛的制笼技艺深深地折服,他是在用心做笼,从细节入手,对每个环节的处理都一丝不苟从不敷衍,甚至可以用“苛刻”两字形容,经他做的笼子每件都是精品,令人爱不释手。我在内心佩服的同时萌生了一个为我制做一对北派画眉笼的想法,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因为在鸟笼的各个派系中我对京笼情有独钟,我喜欢它的简洁、大方一目了然,我喜欢它的粗犷、豪放不矫揉造作。为了满足自己的这个心愿,经再三向王师傅请求,他终于答应为我制作一对三镶的画眉笼,为此很是欣喜。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快乐的。在想象中勾画着它的轮廓。就象当初女儿孕育在母腹中想象她的样子一样。期盼、憧憬甚至还有些焦虑
经过漫长的几十天,王师傅终于告知我的笼已经完工,日前,经过各个配件的装饰,一对儿标准的北派画眉北笼呈现在我的眼前
笼腔打磨的光滑细腻,如若婴肌,钩为王师傅留存了二十多年的一对儿“孟”子白铜,岁月留下的浸渍被我擦掉了,通体泛着幽幽的白光。我想让它从“新”开始,在以后伴随我的日子里记录下新的年轮,葫芦是从沈阳红木老李那里定做的,由一块老红木做成,如乌金般光洁,衬托的整笼厚重、踏实。笼顶是从整张的牛皮的后腰部位取下的,极为柔软。踏杠也是整条红木粘沙而成,缸分别是九正堂所制的黄地矾红盘龙釉口鸡心杯和精丝耙花万字八角杯,两套鸟杯一个是洁净如玉,干净利落,一个是富丽堂皇,大气蓬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罐托是红木制成,高5.5厘米。正面是我的好友——秦皇岛金石篆刻名家维良兄为我的爱笼专门刻制的古代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以“维良制朱雀……乙丑年春做”等字样为款,软食杯托刻有“全义精造,海青珍藏”。右侧罐托是我写的一段笼铭,内容是“笼以束为本,雀以美笼而尊,入朱门则荣,寒门则俾。世间万物皆如。顿悟,吾心悦足矣。”罐托的背面刻上了我的藏章。四灵本是古人刻在自家房屋瓦当上的灵物,以求平安。但用到鸟的家上便别有了另一番风味。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笼的笼的三镶,扣手、门和腿,它门是王师傅用一把手据,一把刻刀用了半个月的世间,没上过任何机械设备,手工做成。全部取材于同一块红木,质地、纹理完全一致,其精细程度可以用千分尺测量。
纵观整笼庄重不失典雅,大方不失妖娆。给人一种很美的视觉享受。闲暇时拿在手中把玩一股惬意萦绕在心头。
自从把爱笼迎进我的家也引起了一些鸟友的质疑,不菲的价格换来两个装鸟的竹筐值吗?是不是有炫耀之嫌?在此我不妨阐述一下我的观点,我是一个极普通的工人,不是什么大款,我在保证父母急需,妻女衣食住行无忧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积蓄来追求美的东西我认为无可厚非。至于炫耀更是无从谈起,我相信现代社会,尤其是我们这些养鸟的朋友们没有一个是饿着肚子笼一只雀儿去遛鸟的,你有可能一次休闲的账单就罢了等同了我的一对儿笼。他的一双皮鞋是我笼子价值的两倍。只是消费的地方、求的目标不同罢了。就象我在自提的那几句笼铭上的一句花一样“吾心悦,足矣!”
从拆奶奶的竹帘到拥有了自己心仪的鸟笼已经过了三十多年。终于梦圆在这醉人的初春。


欣喜之余传上几张图片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跟帖告诉我,我会尽量把它完善,把最美的东西呈现给大家。
作者: 老戴、daiming    时间: 2009-5-16 21:34
不错!不错!漂亮!欣赏了。
作者: laohao    时间: 2009-5-16 21:36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09-5-16 22:01
   真是不错,感谢分享!
作者: 建文    时间: 2009-5-16 22:47
确实是一张好笼.工艺很到位.   
作者: 七彩虫    时间: 2009-5-16 22:53
美笼!美文!
作者: 靛颏小屋    时间: 2009-5-17 15:42
精美笼具,谢谢分享。           
作者: 龙抬头    时间: 2009-5-17 20:47
这笼好面熟。   
作者: 了子孑孓    时间: 2009-5-17 20:55
其精细程度可以用千分尺测量。有点悬吧 能精确到0.001毫米?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