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金陵鸟艺絮谈之四——再谈钟明与吴九如其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江东去    时间: 2009-1-16 23:55
标题: 金陵鸟艺絮谈之四——再谈钟明与吴九如其人
上文谈到钟明与吴九如师徒的轶事,以及与南京的渊源。可能有人会有疑义,这吴九如本事再大,怎么会超过师付呢?这论段未免下的过于武断了吧!当然,对于八十年前的旧案,我们很难找到确凿无疑的历史材料,我的论述主要是根据现收藏于万德金先生的一份历史资料,这是一张影印着吴九如制作的盘龙凸刻唐诗的一把绣眼笼钩照片,以及对该笼制作人吴九如的背景资料史实的书证,由于本人电脑技术不佳,发此照片比较困难,特将文字说明,择其要者,以享鸟友。
    吴君九如,南翔世居也。生长于乡东茅舍,幼雅入学,书文总习,专嬉玩动物类,如鸟禽犬兔等。........越年,学业米商,悒悒末果,所醉翁之意不在酒耳。特坚定个志,访投名士,得遏徐公、钟明、荣林,称为师尊,诚聆训导,雕刻金属之艺术。........深得研博,愈广经历以来,平所出品之鸟笼、铜钩,盘龙团座,镌刻山水、人物、花卉,益发新奇,不愧师教。有道是青出于兰,精细玲珑,令人爱不舍弃之慨。..........
    另:在吴九如制作之笼钩照片左侧有“槎溪”二字,据考,南翔县实有槎溪河,此二字可能为吴氏籍贯之代称,或以此作为其名号,亦有可能。此历史文献实为吴九如定居南京后,由其吴氏子孙,在文革中于穷困无奈之中,将这珍贵资料连同笼钩一起售出,这道出了钟明与吴九如师徒与南京的一段因缘。另外由此也可证实,世传之钟明钩,有如下几种可能,一则为钟明一人独立制作,这类鸟钩量极少,且多为民国初年之物件,一则为钟明与吴九如二人合作制得,(因钟明吸食大烟,只能一旁指导,实由吴九如执刀)但标记仍为钟印底盘上凸刻一园点(代表日)右旁刻一月牙(代表月),二者一合则为一个明字,此为钟明笼钩多用的标志。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钟明过世后,则由其高徒吴九如独立制作,吴定居南京后,其笼钩的印记逐步改成凸刻的吴字方印。据上海着名人士王少卿,厉瑞兴,沈宝升的题记,吴钩对于钟钩实以青出兰而盛于兰之葆奖,可想而知如果把钟钩与吴钩并为一谈,应该言之不谬。而就其贡献而言,吴九如当不在钟明之下,吴的知名度虽不如钟,但过去的徒弟是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礼数的,不像现在一些行当,常常教会徒弟,气走师付,甚至能造师付的“反”。人有艺德,知名不具的事,现在是谈不上了。      待续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9-1-17 00:31
学习
作者: 老戴、daiming    时间: 2009-1-17 12:43
认真地拜读了,期待下篇。
作者: 南湖烟雨    时间: 2009-1-17 18:33
听课.....................好帖!
作者: 朽木    时间: 2009-1-17 22:42
好好学习,期待下文!!
作者: 南山菊人    时间: 2009-1-18 20:21
引用第3楼南湖烟雨于2009-01-17 18:33发表的  :
听课.....................好帖!

作者: £凡尘£    时间: 2009-1-23 21:01
学习。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09-7-18 10:04
过去的徒弟是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礼数的,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我无鸟    时间: 2009-7-21 09:17
好好学习了....
作者: 我无鸟    时间: 2009-7-21 11:05
学习了...     
作者: pigpig    时间: 2010-1-19 15:45
  
作者: 宋远贺    时间: 2010-1-20 12:54
认真地拜读了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1-20 13:12
了解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