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轩辕黄帝纪年和干支纪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宝宝维维
时间:
2008-12-25 10:24
标题:
轩辕黄帝纪年和干支纪年
一。轩辕黄帝纪年从那年开始?
轩辕黄帝纪年是从轩辕黄帝打败蚩尤,当上中原各部落共主那年开始。有两种说法——公元前2697年和公元前2698年,相差一年。究竟是哪一年呢?
再研究干支纪年从哪年开始,也有两种说法——一说从黄帝元年开始,另一说从汉朝某年开始。但是在汉朝之前很久,在夏商周时代人们已经用甲乙丙丁当作人名了,说明在汉朝前很久,干支纪年已经使用了。因此我相信干支纪年应当是从轩辕黄帝元年开始。
如果干支纪年从是轩辕黄帝元年开始,那么,就应当是公元前2697年,因为这一年刚好是干支纪年的开始——甲子年。
现在我们确定轩辕黄帝纪年元年是公元前2697年,这一年是干支纪年的开始“甲子年”。
二。轩辕黄帝纪年和干支纪年的关系。
我们先看看干支的各自次序: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他们的次序是:1、 2、 3、 4、 5、 6、 7、 8、 9、 10。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他们的次序是: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黄帝纪年的个位数字就是天干的次序;黄帝纪年除以12,余数就是地支的次序,(余数为0,表示刚好被12整除)就这么简单。
比如,清军占领北京建立清朝是公元1644年,是干支纪年的哪一年呢?
1644+2697=轩辕4341年,个位是1,对应天干“甲”。
4341÷12=361余9,余数9对应地支“申”。
因此公元1644年是“甲申”年。郭沫若写有《甲申三百年祭》,既然是在三百年后写作这篇文章的,那就是写作于公元1944年。
再一个例子:
鸦片战争发生于公元1840年,这一年干支纪年是什么年?
1840+2697=轩辕4537年,个位数是7,对应天干“庚”。
4537/12=378余1,余数1对应地支“子”。
因此公元1840年是“庚子年”。
三。计算公元前的年份要注意没有公元0年!
公元1年是轩辕黄帝2698年——2697+1=轩辕2698年。
公元前一年,不是2697-1=轩辕2696年。而是2697-1+1=轩辕2697年。
计算公元前的年份要少减去1年,或者说是,减去公元前的年份再加上1年。
这是因为没有公元0年。
例如,秦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属什么?
2697-259+1=轩辕2439年。个位是9,对应天干第九位“壬”。
轩辕2439/12=203余3,余数3对应地支“寅”。
所以秦始皇生在“壬寅年”,属老虎的。
四。从干支纪年反推算是公元哪一年?
这个就比较啰嗦了。可是还是有办法。先反算出轩辕纪年,再换算成公元纪年。
例子:
(离现在比较近的)公元哪一年是“丙辰年”?
“丙”——对应天干第三位,那么轩辕纪年的个位数必须是3。
“辰”——对应地支第五位,那么轩辕纪年除以12的余数必须是5。
轩辕纪年的年份的个位是3,除以12的余数必须是5,这就是解题的条件。
假定用380、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分别乘以12,所得到的数字,他们的个位依次是:0、2、4、6、8、0、2、4、6、8。只有8+5的个位是3。因此可以知道只有用384或者389乘以12才能满足条件。
384×12+5=轩辕4613年,也就是4613-2697=公元1916年。
干支纪年60年循环一次,因此1916+60=公元1976年也是“丙辰年”。
五。顺便说说的话。
1。按干支纪年规定,年是从立春日开始。节气属于太阳历,立春日在每年阳历(公历)的2月4日基本固定。按照这个规定,每年的立春日之前的干支属于上年的干支纪年,立春日开始更换新干支纪年。
2。随之而来的,每年2月4日之前生的人,他的属相应当用上年的属相,从阳历2月4日开始才用新属相。比如,2008年2月3日生的小孩,他的属相是猪,2月4日出生的小孩属老鼠。
3。注意,干支纪年天干的地支配对,是奇数位对奇数位,偶数位对偶数位。绝对不会出现奇数位和偶数位配对。比如,绝对不可能出现“甲丑”年或者“丙亥”年。
如果有人问你,“哪一年是丁辰年?”你别被忽悠了,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干支配对。正好像地球上没有“东经125度,北纬93度”的地方一样。
作者:
黑白
时间:
2008-12-25 13:13
节气属于太阳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