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经幡
[打印本页]
作者:
峡山散人
时间:
2008-12-21 12:41
标题:
经幡
经幡分立柱式和悬挂式两种。
立柱式,一般称为经旗,高者可达数十米,柱顶饰有馏金宝瓶、五彩华盖和牛尾等;悬挂式,这种经幡悬挂于长绳上,在神山圣湖处最为常见。长者达数百米,每家每户的门顶或屋顶上也都挂有这种五彩经幡。
经幡的形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印有经文图符的,底色分别为蓝、白、红、绿、黄五色的一块块旗布。二是用于插挂的由主幡、幡舌组成的经旗。幡底通常为白色,幡舌是用蓝、白、红、绿、黄五色缝在主幡上的小布条,同纸质的风马一样,其内容主要是陀罗尼梵咒、六字大明咒、梵文持咒、祈愿吉祥经文、颂词等等。
因为雪狮居住在由土生成的雪山上,所以风马中的雪狮象征着土元素;因为龙生活在水中则象征着水元素;同古代汉地三足乌的传说雷同,藏族上古时代的火神是鹏鸟,它象征着火元素;因为风生于木,虎为林中之王,所以虎象征风元素,中央腾飞的骏马象征着生命的本源。
关于这种布质经幡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在古代的印度,女子们平日里都身穿纱丽裙衫,每当她们的丈夫出门远行时,她们就有从身上扯下一块衣角挂在家门口或者树上为其送行的风俗。随着佛教的兴盛,这种纱丽渐渐演变成了一块块印有神像和祈愿经文的纱布,直至成为今天的经幡。而伟大的藏族学者根敦琼培先生则认为,吐蕃军事帝国时代中的军户都要立矛以示荣耀,这是那个年代藏民族表现军记的习俗,在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为了统一管理吐蕃全境,将国土划分为“五茹”(五翼),即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五个军政区域,分别为:伍茹(中央翼,今拉萨地区)、约茹(左翼,乃东昌都)、叶茹(右翼,南木林)、如拉(分支翼,拉孜)和附属苏毗茹。上五茹的军马为白鬃灰马及赤色豹纹马,军旗为花边红旗及红色吉祥旗;上下约茹的军马为棕黄花斑马及白蹄赤色马,军旗是红色狮子旗及白色黑心旗;上下如拉的军马为白狮悬天旗及黑色吉祥旗,军马为鹅黄红鬃马及棕色黑鬃马;上下叶茹的军马为赤色火花马及青骢马,军旗为黑旗白心,绘饰鹏鸟之旗及黄花斑旗。幡旗正是在这种习俗中演变成为一种宗教行为,沿用至今。
作者:
王新和
时间:
2008-12-21 16:42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