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西藏博物馆馆藏精粹 [打印本页]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3:51
标题: 西藏博物馆馆藏精粹
西藏的高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生活和经济形态,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
 
  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又有鲜明的特色,这是藏民族的起居、行旅、劳动方式和审美观所决定的。西藏的衣冠服饰和西藏地域的雪域高山,气候寒冷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藏族文化物质,民族基因分不开。牧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反映在服饰穿着上多出现皮袍、皮帽、皮裤、皮靴等皮装,具有古朴、粗犷的特征;而农区气温相对温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反映在衣冠服饰方面多呈现艳丽的色彩。
  饰品 藏族人民喜爱装饰,妇女头上多饰有“巴珠”、“巴果”,发辫缀以金银珠玉,耳戴耳环,颈挂项链,胸佩佛盒,手腕戴手镯,手指戴戒指,背披长串银币。男子多佩刀剑,戴耳饰手镯。
  用具 农区、牧区均有地域特色。如餐具、茶具、酒具、炊具等饮食用具,农区适应于食糌粑、面食,佐以酥油等饮食飞惯,牧区适应于食用肉类和奶制品。
  民居 农区以土石建筑为主,以土石垒墙,以泥抹顶;牧区以居住粗牛毛织成的帐篷为主,以御风雹雪并易于驮运搬迁。
  民间工艺 最有民族特色的有石锅、木碗、珏碗、腰刀、金银器皿、地毯(卡垫)等。
  民间竞技 勤骑善射的民族特性导致了赛马、射箭是藏民最喜爱的竞技项目。摔跤、抱石、投石比赛也为众多男子所喜爱。
  交通工具 农区多靠骡帮和驴帮,渡河除木船外,多用由数张牛皮缝制成的牛皮筏;牧区在高原深谷间,除马匹外,主要靠牦牛和驮马运输。
  下面是西藏博物馆馆藏的民俗文物
  


  珍珠冠 19世纪 (高19cm、直径4.5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3:55


  珊瑚巴珠 19世纪 (长56cm)
 

  


  海棠花纹缎贵族服 19世纪
  


  翘尖皮短腰靴 19世纪
  


  四相纹缎官服 19世纪
  


  唐夏帽 19世纪
  


  八思巴法衣 13世纪
  


  彩缎章喀纹背心 19世纪
  


  女式紫缎无袖长袍 20世纪初
  


  遮阳帽 19世纪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3:56


  错金银质火锅 19世纪 (高33cm、最大直径30.5cm)
  


  璎珞纹饰银质僧帽壶 19世纪 (高28.5cm、口径27cm、最大直径33cm)
  


  白铜茶壶 20世纪初(高28cm、口径11.5cm、最大直径24cm、底部直径2.8cm)
  


  嵌铜铁质酥糕盒 19世纪 (高19cm、最大直径18cm)
  


  镀金镂花铁质碗套 19世纪 (高7cm、直径17.7cm)
  


  描金龙纹木果盘 19世纪 (高6.2cm、直径26.5cm)
  


  金扣木碗 19世纪 (高9.5cm、口径13.5cm,底部直径9.5cm)
  


  皮质茶盐袋 20世纪 (直径20cm)
  


  鎏金錾花银质果盘 19世纪 (高13cm、直径28.5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3:57


  漆木圆盒 20世纪 (高9.9cm、口径19.7cm、最大直径22cm)
  


  陶质雪鸡酒壶 20世纪 (高17.5cm、长31cm、宽15cm)
  


  陶质船形油灯 19世纪初 (高9cm、长29cm、宽14.5cm)
  


  根瘤木质糌粑盒 20世纪 (高19.3cm、口径23.7cm、最大直径31.5cm)
  


  皮质碗套 20世纪 (长4.5cm、宽13.6cm)
  


  错金银质糌粑盒 20世纪 (高16.4cm、口径19.7cm、底部直径14.4cm)
  


  陶质蒸笼 20世纪 (高18cm、直径32cm)
  


  鎏金錾花柄银质茶壶 19世纪 (高31.5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3:58


  铜酒壶 19世纪 (高35cm、口径17.2cm、最大直径35cm)
  


  红铜茶炉茶壶 19世纪(高60.5cm、最大直径33cm)
  


  陶质双耳蒸器 20世纪 (高21cm、最大直径21cm)
  


  长寿玉酒壶 20世纪初 (高8.3cm、直径13cm)
  


  镶绿松石镀金铜质龙纹高足碗套 19世纪 (高13cm、口径18cm、底部直径6.2cm)
  


  漆木圆盒 19世纪 (高13.9cm、口径15.6cm、底部直径17cm)
  


  木质辣椒盒 19世纪 (高7.5cm、口径9cm、底部直径4.5cm)
  


  包金玉花瓶 18世纪(高16cm、口径3.8cm、腹径7.8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3:59


  铜质蛙形酒壶 17世纪(高28cm、宽19cm、口径8.5cm)
  民间工艺品
  


  藏刀 19世纪末 (最长 68.5cm)
  


  鼻烟壶 19世纪 (鹿角、牛角、木、银、玉、最长28.4cm)
  


  铁质莲瓣形油灯和船形油灯 19世纪(莲瓣形高5.8cm、宽25cm;船形高18.4cm、宽16.5cm)
  


  针线盒 20世纪初 (银质长12.5cm,骨质长8.5cm)
  


  火镰 19世纪 (铁、金、铜、皮 最长15cm)
  


  牛皮针线包 20世纪初 (最长22.5cm)
  


  蒙古刀、筷 19世纪 (最长33.5cm)

作者: 玩股不花    时间: 2008-11-20 13:59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3:59


  毛织氆氇 20世纪 (宽22cm)
  


  毛强帮典 19世纪 (长77.5cm、宽54cm)
  


  描金皮箭套 16世纪 (长80cm、宽20cm)
  


  毛织投石器 20世纪 (最长176cm)
  


  金粉彩绘铜饰小皮箱 20世纪 (高15.5cm、长21cm、宽10.5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4:00
西藏博物馆馆藏史前文物
  西藏步入文明社会前,大致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几个阶段,时限约自公元前50世纪至公元6世纪。

  西藏早在约会万年前就有了人类的活动。早期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存手段,使用打制的石质工具考古工作者为在藏北海拔4100~4800米的高原上采集到用石片或石核、砾石打制成的刮削器、尖状器、砍斫器等旧石器时代的器具。进入全新世后,以农耕、制陶兼家畜包头和狩猎所产生的新石器文化在河谷低山地带发展起来,在藏东昌都的卡若遗址、小恩达遗址以及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的拉萨曲贡遗址、贡嘎昌果沟遗址等处,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细石核、细石叶、穿孔石球、穿孔石刀、刻槽石刀、双肩石铲、石锛、石斧、石凿以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簇、骨锥、骨针和各种红陶、灰陶、黑陶器具。拉萨曲项遗址出土的铜簇等,佐证了西藏在公元前1世纪时已出现较成熟的青铜器,稍后又出现了铁器。西藏的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早期大致结束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这一时期中,西藏先民还留有余地下了阿里日土县鲁日郎卡狩猎岩画、当雄扎西岛武士岩画、那曲日姆栋豹追鹿、那曲班戈其多洞穴动物及人物等大量精致的凿刻岩画以及一批石室墓、石棺墓和金属饰品,呈现了与黄河上游、川西高原等相邻地区原始文化的交流。此时,西藏猎牧、农牧、农耕经济并进,开始步入文明社会。下面是西藏博物馆馆藏的史前文物
  石器
  


  石质研磨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高36cm、长33cm、宽15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4:02


  骨针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长4.2cm)
  


  石骨项链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
  


  石质研磨盘 新石器时代晚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长15cm,宽11cm)
  


  细石核 新石器时代早期 阿里噶尔县丁湖珠采集(最长2.8cm)
  


  细石叶 新石器时代早期 阿里噶尔县丁湖珠孜采集(最长2.8cm)
  


  穿孔石球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最大直径8.5cm)
  


  石锛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长12.5cm、宽8.5cm)
  


  新石器时代晚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长4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4:03


  双肩石铲 新石器时代晚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长15.5cm、宽10cm)
  


  石凿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小恩达遗址出土(最长13.1cm、厚1.5cm)
  


  陶塑猴面 新石器时代晚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长4.5cm)
  


  古青稞炭化粒 新石器时代晚期 山南贡嘎昌果沟遗址出土
  


  铜箭镞 铜器时代早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最长5cm)
  


  粟炭化粒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
  


  穿孔石刀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长11.7cm、宽4.7cm)
  


  梳形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4:04


  石璜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长10cm、宽4.5cm)
  


  骨锥 新石器时代晚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最长17cm)
  


  骨簪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文物 (长14.5cm)
  陶瓷
  


  陶质朱墨彩绘双体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高18.7cm、宽29.2cm)
  


  黑陶高足单耳杯 新石器时代晚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高11.5cm、口径12.4cm)
  


  黑陶单耳平底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拉萨曲贡遗址出土(高17.5cm、口径8.6cm、最大直径16.5cm)
  


  红陶小口垂腹罐 新石器时代晚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高27cm、口径5.6cm、底部直径5.6cm)
  


  黑陶带流瓶 新石器时代晚期 山南隆子县石棺墓出土(高20cm、腹径12cm、颈高8cm)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4:05


  双耳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贡觉县香贝棺墓出土(高11.5cm、口径7.5cm、腹径10.5cm)
  


  灰陶带流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高11.5cm、口径8cm、腹径21cm、底部直径6.5cm)
  


  红陶小口垂腹罐 新石器时代晚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高27cm、口径5.6cm、底部直径5.6cm)
  


  黄陶束颈平底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高19cm、口径8cm、底部直径8cm)
  


  小平底红陶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高21.2cm、口径7.2cm、最大直径17cm)
  


  红陶小口垂腹罐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昌都卡若遗址出土(高15cm、口径5cm、最大直径17.5cm)
  岩画
  


  自然崇拜题材的岩画
  


  演武征战题材的岩画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4:06


  那曲地区班戈其多洞穴动物及人物岩画
  


  当雄扎西岛武士岩画
  


  那曲地区文布加林山符号与动物岩画
  


  阿里地区日土县鲁日郎卡狩猎岩画
  


  狩猎题材的岩画
  


  阿里地区日姆栋豹追鹿岩画

作者: 东北老虎    时间: 2008-11-20 14:06
西藏博物馆馆藏宗教文物西藏被称为宗教圣地,原始自然宗教——苯教和佛教,都曾在这里流传。十世纪后,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藏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只有部分群众信仰苯教、天主教。西藏自治区境内其他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信仰。有的受藏族影响信仰苯教或佛教,如门巴族;有的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信仰,如珞巴族等。西藏还有为数不少的教徒,其信仰者主要为回族。下面是西藏博物馆馆藏的部分宗教文物
  佛造塑像

  


  镀金铜释迦牟尼像 北魏(高18.5cm、宽6.5cm)
  


  镀金铜四臂观音像 清初(高50cm、宽23cm)
  


  镀金铜莲花生及两妃像 14世纪(高20.5cm、宽14.5cm)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11-20 15:01
西藏的高原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生活和经济形态,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
作者: 一轮明月    时间: 2008-11-20 15:13
起先在内蒙后来就遛躂到现在这疙瘩了.
作者: siwa120    时间: 2008-11-20 16:26
欣赏了!!真开眼啊!!
作者: 宇轩    时间: 2008-11-20 20:15
  
作者: 江南人家    时间: 2008-11-21 08:55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