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揭秘》寻找香妃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10-22 12:28
标题:
《揭秘》寻找香妃
容妃棺椁
1914年,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举办了一次文物展览,在展览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画像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着戎装,头戴盔帽,风姿飒爽,英气袭人。画像下面的说明中,有一行这样的文字:“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
此后,香妃这个传说中美丽神秘的女子,忽然火了起来,就像一阵旋风,刮遍了大江南北,她被编成了故事,写进了小说,登上了舞台,走入了荧屏。随着香妃之风愈刮愈烈,史学界却突然提出了一个疑问:香妃果有其人吗?于是我们开始了寻找。
揭秘一
如果香妃果真存在,清宫档案中为什么没有记载?
传说中的香妃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和卓氏,原名叫伊帕尔汗,1759年,乾隆皇帝平定了新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这个时候,伊帕尔汗被送入宫中,由于伊帕尔汗貌美动人,而且身上散发着扑鼻香气,所以乾隆皇帝册封伊帕尔汗为香妃。
如果香妃果真存在,清宫档案中一定会有记载。然而,在《清史稿后妃传》中并没有关于香妃的任何记载,乾隆皇帝的41位后妃中没有叫香妃的。由此史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普遍认为,香妃纯属虚构,并无其人。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10-22 12:29
容妃棺椁
容妃墓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考古人员在乾隆皇帝的裕陵妃园寝发现了新的线索。裕陵妃园寝是埋葬乾隆皇帝后妃的地方,这些大大小小的宝顶下面,就是乾隆皇帝后妃们的长眠之所。其中东北角的宝顶下埋葬的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容妃的墓已经被盗,考古人员在清理容妃地宫时发现,容妃的棺椁设计与其他后妃迥然不同——它是单层棺而不是双层棺。
清朝皇室棺制,无论是皇帝、皇后,还是嫔妃,其棺木都是内外两重,被称为棺椁,内为棺,外为椁。这一皇家丧葬规制是不允许被打破的。考古人员清理容妃地宫时,竟发现容妃的棺木只有外椁,而无内棺。会不会是盗墓贼将内棺盗走了呢?
经过鉴定,专家否定了这一想法。专家认为,盗口大概是175厘米的长度,宽度60厘米。容妃棺木的外椁保存得非常完整,如果盗贼想盗走内棺的话,只能从这个盗口将内棺抬出。但是,巨大的内棺是无法从这么小的盗口抬出的。据考古人员称,在他们已清理的所有地宫中,还没有发现内棺被盗的先例。盗墓贼一般只盗随葬珍宝。内棺是木质,其价值远不如随葬珍宝高。另外考古人员在地宫里也没有发现内棺的残破碎片。种种迹象表明,容妃死后直接葬入了棺木的外椁中。也就是说,容妃的棺木根本就没有内棺。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10-22 12:30
《清史稿●后妃传》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徐凯
容妃棺木有椁无棺的设计让考古人员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有可能是跟伊斯兰教的葬礼有关系,因为伊斯兰的葬礼是不需要棺椁的。伊斯兰教的丧葬习俗是死后不用棺木,而是将遗体裹上白布后,直接放置到墓穴内埋葬。但是,容妃陵寝的设计又并不完全符合信奉伊斯兰教的丧葬习俗,因为容妃的棺木虽然没有内棺,却还有一层外椁,这又是为什么呢?专家对此的解释是:皇家为了保持满族的贵族的尊严又给她做了这一层棺,保持满族特征,又尊重她伊斯兰教的这样一个习惯。
但是,仅凭这一点就确定容妃来自新疆维吾尔族还为时尚早,考古人员深知,他们还需找到更确凿的证据。于是,他们对容妃地宫做了更细致的清理。果然,新的发现出现了。她的棺椁上的棺头有两行金字,上面用回文(或者是阿拉伯文)写着“以真主的名义”,这样可以断定墓主人应该是信奉伊斯兰教的。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10-22 12:30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李治亭
容妃吉祥帽
揭秘二
如果容妃来自新疆维吾尔族,那么她就是传说中的香妃?
在《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容妃,和卓氏,回部。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容妃,和卓氏,回部。刚入宫时被封为和贵人,之后逐步被册封为皇妃)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容妃果真是乾隆皇帝的维吾尔族妃子。对于香妃是否确有其人这个问题,原来史学界曾经有过争论,不过现在基本可以做出这样判断:传说中的香妃和容妃是一个人。那么容妃这个名字为什么不仅没有被大家关注,而且被逐渐演变成了香妃这个名字呢?
据说,这位维吾尔族妃子貌美体香,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清香的气息,所以被称为香妃。但专家认为,香妃这个名字在当时应该不会存在的,因为在清朝那个时代,不允许民间给皇妃起其他的名字。这个名字应该是在清王朝灭亡之后,已经没有什么禁忌了,所以大家把这样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赋予给了容妃。容妃本名叫伊帕尔罕,伊帕尔罕在维吾尔语中是“香姑娘”的意思。因此史学家普遍认为,香妃之名可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10-22 12:31
中国刑警学院 赵成文
中国刑警学院教授 赵成文
另外据说容妃非常喜欢沙枣花,沙枣花是非常非常香的,而且容妃是作为一个回部的女子进入宫廷的,她有一个携带香料的习惯,所以根据这些个原因,大家把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赋予她。
目前,流传于世被称为香妃画像的有好多版本,比如说《香妃旗装像》、《香妃戎装像》、《香妃洋装像》等等。但是,这些画像风格各异,所以关于这些画像的真实性,一些专家提出了质疑。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她是一般的妃子,一般的妃子很难有自己的画像。清朝后宫,等级制度森严,在这样的深宫大院里,妃子的等级并不是很高,妃子等级之上的是皇后、皇贵妃和贵妃,而容妃处于后宫中的第四个等级,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不被允许留下画像的。
1979年10月,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对容妃地宫进行清理的过程中,不仅出土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而且还找到了容妃的遗骨。容妃的头骨具有明显的维吾尔族的特征。专家从她的其他的体骨上也判定她是明显的维吾尔族的体骨。于是我们找到了中国刑警学院的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赵教授说,从颅骨外形看,第一眼的感觉,眶腔大,鼻腔小,很漂亮,端庄。
如果说传说中的香妃果真存在的话,她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一位大清王朝唯一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香姑娘,容妃在清宫中度过了28个春秋,深深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宠爱和信任,死后又葬入了大清的皇家陵园。正是由于容妃的这个特殊身份,才被后人演绎成了扑朔迷离的香妃。香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传说、太多的谜团和太多的想象空间,这一切都强烈的激发我们寻求真相的渴望。
作者:
一寸金
时间:
2008-10-22 12:34
学习了,但愿有其人!
作者:
雨中彩虹
时间:
2008-10-23 01:58
作者:
迎风大唱
时间:
2008-10-26 18:53
看看介绍
作者:
东方昊晟
时间:
2008-10-27 07:11
慢慢找吧
作者:
迎风大唱
时间:
2008-10-27 08:02
顶了,呵呵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