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天安门前"华表"的由来及含意
[打印本页]
作者:
laohao
时间:
2016-1-9 18:42
标题:
天安门前"华表"的由来及含意
[attach]829834[/attach]
凡第一次到首都北京的人,无论是游客还是出差者,多会到天安门拍张纪念照。而立于天安门城楼前的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同样吸引了众多中外游人的眼球。因为它柱身上所雕刻的精美蟠龙流云纹饰,以及柱上端安装的一头大一头小之云朵形横石,使它尤显得神奇壮观,所以不少人还专门与"华表"共影。但你知"华表"的历史演变吗?又知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又有何具体意义呢?"华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可追索到远古时代,只是在其名称、形状和意义上同天安门前的"华表"有较大差异。相传在原始时代便有了相似的木制品,不过名称为"华表木"或曰"桓木",其意义却与天安门的"华表"完全不同。古代称"表者,标也。",意思是指路标,即是在交通要道口立之木制路牌,形状是在木柱上方加木横板。当时的古人,很乐意接受这种提供方便的"华表木",所以十分普及。
到尧舜时期,"华表木"又称"诽谤木",又增加了新的功能。难道尧舜允许人们随意诽谤他人吗?当然不是,因为当时的"诽谤"二字同今之"诽傍"二字意义完全不同,而是允许人们在木柱上刻写对王室和官吏的意见,并非指造谣污蔑和恶意中伤。当时的"诽谤"二字,其字义上是指议论是非,所以"诽谤木"如同今之"意見箱"。但当封建君主制取代原始社会体制后,帝王们为树立自已的绝对权威,当然不允许百姓能隨意对封建王朝提意见了。而是将这流传甚广的"诽谤木"形式纳入皇家专用,而是将大木柱雕刻上龙、云之纹,以表示君王是龙的化身、云海上的天子,故将"华表木","诽谤木"之名改称为"华表",以象征华夏的皇权,其"华表"也仅允许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墓前。当然其形状、图纹和材质,又经过了许多朝代,才由木柱改为岩石雕刻而成,也变得越来越高大,龙、云图饰也更加精美。
如今立于天安门前之"华表",不仅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而且图纹生动挺拔壮观。不过清代的这对"华表",也毫无"指路标"和"意见箱"的作用了。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偷合苟安。"之句,其中的"退诽谤之人",即是指斥退提意见的人,所以今之"诽谤"二字的字义,与堯舜时期和秦代已不相同了。
作者:
laohao
时间:
2016-1-9 18:44
[attach]829835[/attach]
有关"诽谤木",历代典籍中均有一些记载,如<<淮南子.主术训>>中所记:"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又如<<后汉书.杨震传>>记载:"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可见其真了。那么远古时代的"诽谤木"究竟是啥样呢?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记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枯槔,大路交衢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这两段记载,不仅描述了"诽谤木"同今天安门的"华表"形状相似,也说明尧舜时代很重视听取百姓和谏官的意见。
如果你曾在天安门前仔细观赏过"华表,你就会发现柱顶上都雕刻有一个蹲着的神兽,据悉这神兽名"犼",性好守望门户。天安门前"华表"上的"犼"兽头向宫外,其意是期望帝王不要沉恋山水和不理朝政,似乎在对外出游览的皇帝说"快回来治理朝政吧!",因此该兽又名"望帝归";而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顶上的"犼"头向着宫内,其意是希望帝王不要贪恋宫廷纸醉金迷、美女成群的生活,似乎在告戒皇帝云"应常出宫体察你的臣民!",所以该兽名曰"望帝出"。
虽然"华表"是象征皇权的专利品,但清代设立的两对"华表",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有一定意义。不过历代封建王朝所置的"华表",也并非只限于皇宫和帝王陵墓之处,有时皇帝去过的寺院,或番王立有"当今皇帝万万岁"牌位的地方,都置有岩石雕刻的"华表"。如当今的四川省平武县报恩寺前便保存有一对石制"华表",据说是明代时的当地番王为报皇恩,就请北京工匠照天安门的式样修建了报恩寺,内就供有"当今皇帝万万岁"的牌位。还有5.12地震的特重灾区彭州市丹景山景区,今山顶的金华寺前,仍有保存完好的一对石制"华表"。当然这两地的"华表",远不及天安门"华表"的规模与壮观,类似这种原因设置的"华表",各地还有一些,这里就不逐一介绍了。
作者:
走走玩玩真乐
时间:
2016-1-10 15:59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