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投资银行股的逻辑
[打印本页]
作者:
中线是金
时间:
2015-1-1 09:39
标题:
投资银行股的逻辑
投资永远是孤独者的游戏,想当初银行股没有上涨的时候,我们每天喊投资银行股物有所值,根本就没人听,等到涨上来了,别人一看,哇!银行股也可以翻番,这时候他们都来问“你们为什么会买银行股?”其实我们已经说过无数遍了。我们推荐什么股票,从来都不会只报个number,一定会同时说出我们对这家企业的分析和投资的逻辑。只报个六位数的number谁不会,我很反感那种只说个股票代码,你主动问他这股票为什么好,他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说就是好,到底是故作高深还是里面没料?
我们自认为是有点料的,也不会故作高深。尽管以前对投资银行股说过很多次,但都是零星或口头上的,现在将投资银行股的逻辑做一个整理,统一交待我们对银行股投资的过程。当然,本文从银行整个行业进行讨论,并不涉及具体银行,而真正要做投资时,对银行本身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我们当时对16家上市银行经过研究、对比,选择了兴业银行(601166)、民生银行(600016)、招商银行(600036)。现在就为什么投资银行股,对银行业整体的投资判断作如下解释,分成五个不同层面,共同构成我们的投资逻辑。
一、从宏观方面看,银行业是周期性行业,跟宏观经济的景气度息息相关。从一般的道理上讲,如果宏观经济出现停滞甚至衰退,那银行应该会出现大规模的坏账,中小银行会入不敷出,最后破产倒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近5年的银行业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在中国的情况不同,我们的银行是国家信用在做担保,不会出现如国外那种挤兑的情况,中国的利率是受管制的,银行躺着吃利差就可以活得很滋润。最根本上的是我们认定,中国经济不会出大问题,也不可能出大问题。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个无限强大的政府,大政府好不好且不论,凡事都有利有弊,大政府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强力介入社会经济,从而可以阻止经济出现多诺米骨牌效应。而中国经济最差的时候按季度GDP也有7.4%的增长,同时手握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样的经济体能出什么问题?
在这里说一下最底层的逻辑,价值投资者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信仰一般的信心的,巴菲特就一直无限看好美国,所以成了首富。这个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支撑在《雪球投资》里有专门讲到的一篇《对国家的信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出现问题,从而波及到银行,使之破产的话,那别说银行股,整个股市都要跌没了。就普通不做投资的老百姓,也会大规模失业、破产,房价会跌得一毛不剩。这一些,是不买银行股就可以避免的么?如果不出现这些,那么买银行股就可以赚钱;如果出现了这些,那买不买银行股都会遭殃。明白这个逻辑吗?
二、从中国的发展模式看,我们并不是一个正常经济发展规律的国家,所以很多经济学家看不懂中国经济,就是因为他不懂中国这种发展模式,没充分理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果你真看懂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就会知道,我们现在是渔整个社会的利,将钱赚到政府和垄断行业的腰包。
银行+房地产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比如一对小夫妻要结婚,那得买房子吧,这时候会倾尽两家三代所有积蓄,有时候不够还得向亲朋好友借钱付首付,而他们未来的15年每天都得就着咸菜,把所有劳动所得拿来还债和付房贷,这是彻底的竭泽而渔。而钱给了三方,房地产商、银行、政府。真正赚钱的是政府,银行是赚利差,房地产商赚得最少,只是赚一点工钱和银行所给的财务杠杆而已。房地产的红火客观上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且不说这样的经济发展好与不好,确确实实我们就是这样做的,而这样模式下利好的是银行,政府赚大头我们没得分,只能买银行股。
以上这个例子只是银行赚钱的一个方面,其实中国的经济模式下对银行有巨大的利好,而这些利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M2,我们这十年来M2增长了5倍,这种“货币放水”对银行是巨大的利好,由此它有很多业务可以开展,它的资产负债表会成倍的放大。另一个方面是信贷,这几年为什么银行的利润这么高、增长这么快,就是源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中国出台的4万亿投资和9万亿天量信贷,这些活儿都是要通过银行进行的。以上这些换来的是CPI高企,通胀对银行也是利好,在负利率时代,你把钱存在银行是在倒贴银行,你拿出来的话想跑赢CPI时,银行又可以帮你“理财服务”,高端客户直接放到私人银行去,招行的私人银行部现在已经很挣钱了,比贷款好赚多了。
你看,在中国银行业就是这个样子,经济好的时候当然银行也不错,经济不好的时候刺激政策就出来了,反而把它的业绩推得更高。银行可以享受这样的中国发展模式红利,投资银行股有什么不好呢?
三、坏账方面我们的分析结果是不会爆发,如果你真的理解了我们上面所说的中国这种经济模式的话,就会知道中国的银行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坏账。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为什么会有次贷危机,源于它的银行资产证券化,美国的银行把不够资质的客户住房按揭贷款打包、分割成一张张的证券卖出去,这些证券得到保险公司的承保,又到再保险公司的再承保,信用等级就上去了,再流入资本市场去交易,投资银行再将这些资产杠杆化。这还不算,在这个基础上,这些房子还可以“再贷款”以贷养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雪球越滚越大,终于经济出问题,房价不再涨了,以贷养贷没钱再还贷款了,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就出现了。
反观中国我们没有这些东西,我们是刚才说的小夫妻那种情况,那算法就不同了。房价下跌银行风险有多大,这笔账不难算,首付三成+已供房贷+房屋升值,平均至少等于五-六成房价,即是说现在房价打对折,银行的风险都可以覆盖到。全国4年来房价大概上涨80%(有多无少)、假设原平均房价100万、贷款7成70万15年、利率7%。那么总共本息要还银行114万,月还6400元,4年共还30万,114-30=84万。现房价180万打对折还有90万,也就是说房价跌一半这房子依然不是负资产。另外还有两个隐形问题,不能简单拿84万/90万比较。首先从银行的角度,贷款安全是对于本金,不能算上贷款利息与15年收益,最多就加上资金成本,即70万+4年利息,按定存一年3.5%计,4年共10万,70+10-30=50万,此时银行的成本是50万,不是84万。其次从业主的角度,首付+还贷,30+30=60万,100-60=40万,目前欠银行40万但房屋还值90万呢。认清楚房屋贷款市场这个事实,我们就会知道,房地产寒冬到来时,银行也可以高枕无忧。
当然,银行的贷款不全是按揭贷款,我们只是举个例子。其他的其实问题也不大,比如对政府贷款平台和国有企业的贷款,它背后是国家信用在作担保的,而政府是不会让这些贷款出问题的,银行本身也会想尽办法让这些贷款看起来尽可能优质。真玩不下去了,大不了央行开动印钱机器,什么贷款都还上了,只是M2又加大了而已。
四、我们的投资逻辑建立在以上的分析基础上,即银行业不会出现大家所担心的那些问题。而既然不会出问题,那股价就不应该那么低,这个时候从投资上说就存在股票被市场错杀的投资机会。当时银行股价普遍都是4-6倍的PE,0.8-1.2倍的PB,其他且不说,只是银行不出大问题的话,这个股价肯定是低估了,并且可以肯定到了跌无可跌的地步了,已经反应了银行出问题后的应有股价。那么此时投资就存在很高的安全边际和盈利机会,没有风险而又有赚钱机会的事我为什么不做?
不做则对不起投资人的信任和托付,这是必须要做的。做就要知道怎么做,买那个银行,在什么时候买,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后,选择了三家银行,每一家的理由都不尽相同,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我们相信兴业和民生这两家银行是可以跑赢大盘和其他银行股的,这就需要去看懂这些银行的情况,看懂了你就知道为什么选择它们。
五、沃伦的理念。其实投资银行股我们也知道可能一时半会涨不起来,而私募的盈利是以投资盈利为前提的,必须是客户赚钱了才有得分,而不用负责亏损。在这种规则下很多骗子就在忽悠“短线合作”,不负责任的私募可以买趋势向上的股票,买了就涨很容易就马上盈利,赚了就可以分钱,但其实潜在的投资风险在里头,只是不用他们承担,而是客户承担罢了。从私募自身利益出发考虑,应该像以上做法,买上涨或有机会大涨的股票,才有更多盈利后分成的机会。买银行股可能长期不涨,私募就没得分钱了,但这项投资却很安全,客户的资金没风险。我们宁可没钱分也不让客户承担投资风险,所以买了银行股。
有一次跟一个新客户在聊投资,我说到我们有买银行股,他一听就显出一副很诧异的表现情说:“为什么要买银行股?”言下之意是说银行股又没涨,而且不会涨的。我解释说:“一、今年以来大盘跌了多少?但银行股没跌,算上分红反赚了8个点(2012年11月底民生赚、兴业平、招行微亏);二、现有体制下政府有无限权力,银行大规模坏账不可能发生;三、银行股跌不下去,但有上涨机会,买银行股是对你负责。”听了我的解释后他说:“对,安全最重要。”
以上五点是我们投资银行股的基本逻辑,今天在此对银行股的投资前后理由作这个集中说明,以后我们也不再对银行股的投资进行解释了,想了解的朋友直接看这篇文章,我们能说的也是这些了,再说十次也是这些。投资需要回顾过往,从中找出赚钱的规律,而赚钱却是要面向前方,银行股毕竟是属于过往的事,现在我们希望的是找出更多好的投资机会,为投资人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
作者:
走走玩玩真乐
时间:
2015-1-1 19:33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