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刘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的背后含义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4-11-25 10:07
标题:
“刘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的背后含义
关于“八一八”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人们写的回忆文章可用“汗牛充栋”这个成语来形容了,但是奇怪的是,有一个重要的细节,至今似乎还无人提及。
1966年8月18日,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接到通知,天不亮就集合起来,先是步行赶到清华园火车站,乘火车进城,然后从西直门车站步行到东长安街,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大游行。
站在人潮如涌的长安街上,我们第一次看到一支奇怪的队伍:明明是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却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甚至还束着军用腰带,有的还穿着军用大皮靴——然而却没有帽徽领章,取代帽徽领章的是左臂上一个鲜红的袖章,上书毛式繁体“红卫兵”三个大字。等进入天安门广场时,我们才看到,整个东西观礼台上清一色地都是这样装束的中学生们。无数杆红卫兵大旗在上下翻舞猎猎飘扬。
那天,来自“文化大革命”燃爆点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们显然不是这个广场的主角了,而横空出世的“红卫兵”才是占领了这个大舞台中央的新秀,北大的学生们难免心中有点失落感。
等北大的队伍走到天安门前时,游行已经接近尾声。广场上的人群像海啸般涌向天安门,在金水桥前汇成了汹涌的漩涡,被踩掉的鞋子满地都是,人们疯狂地跳脚喊着“毛主席万岁”,只希望离毛主席近点,再近点,能看得更清楚点。
这时,天安门城楼上有动静了。毛泽东开始离开城楼中心,向西面游动——这时我依稀看清了,他居然也穿着一身军装,和红卫兵们一样!第二天的报纸上就登出了宋要武(宋彬彬)给他戴上红卫兵袖章的大幅照片:他穿着一套显然并不合身的下摆没有口袋的布军装——报纸报道说,那是他在登上城楼前到警卫士兵的宿舍里借来的一套士兵服(到第二次接见红卫兵时,他才穿上了一身合体的呢质绿军装)。
毛泽东一动,林彪、周恩来等一批天安门上的领导人都随之而动,毛泽东领着他们一直向西,直走到城楼的西南角(那张毛泽东像站在大船船头上招手的著名照片就是在这时拍下的)。这时,整个广场的重心全压到了西边,西观礼台和广场的西半部都像沸腾了一样,而东观礼台上的红卫兵们却急得抓耳挠腮,这时,他们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天安门城楼的中央——
身穿灰色中山装的刘少奇并没有随毛泽东向西面去,此时正孤零零地站在城楼中央,似乎有点落寞。于是,一个声音从东观礼台上响起:“刘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一开始是几个人的呼喊,但很快就成了山呼海啸般的合声:“刘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刘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这整齐划一的声浪成了整个广场东半部的雷鸣。
刘少奇听到这喊声了,向下面摆了摆手,然后只见他向城楼西面走去,走到毛泽东身边,他凑上去,似乎说了些什么。毛泽东于是从城楼西头开始向东移动,最后,终于来到东观礼台上方。这时,东观礼台和广场的东部也沸腾了,“万岁”之声响彻云霄……首次接见红卫兵的盛典就在这皆大欢喜的欢呼中结束了。
由于所站的位置,8月18日那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东观礼台上所响起的呼喊:“刘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可是,过了不久,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新闻电影出来了,我惊讶地发现:东观礼台上红卫兵振臂齐呼的镜头保留下来了,但喊声却被剪裁了,对“刘主席”的呼叫被裁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后半截“我们要见毛主席!我们要见毛主席……”
从这个绝非无意的剪裁,透露出重大的信息。让我第一次猜测到,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主要矛头究竟是指向谁的。身为党的副主席、国家主席的法定二号领袖刘少奇怕是难逃一劫了。其实在关于“八一八”的新闻报道中,被剪裁的不只是这个录音,后来有人发现,在当天的照片中,陈毅的照片也被“割头换面”了。这种现象对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已经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如何从假新闻中找真新闻,如今已经是一门大学问了。
这么多年来,对这个大事件中的小细节我一直无法忘却,是因为其中透露出一些重要的历史真实。那些从中南海里杀出来的“老红卫兵”们想见毛主席,却深情地向“刘主席”求助,从这个细节中人们可以知道,在“文革”发动初期,即使深谙内幕、消息灵通,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老红卫兵”们,似乎也并不明白毛泽东的“战略部署”是要打翻刘少奇。
不知当时在广场上跳踉呼喊的“老红卫兵”们(如今都在六十岁以上了吧)有几人还记得这一幕?
作者:
走走玩玩真乐
时间:
2014-11-25 10:32
作者:
19561017
时间:
2014-12-1 16:51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