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急缓之论
[打印本页]
作者:
白鹿子
时间:
2008-5-5 18:25
标题:
急缓之论
一年秋天我在苏州的时候,和一位苏州养鸟的朋友交流靛颏的一些事情,当谈到靛颏饲料成分随时间的变化,他觉得很新奇,他绣眼养的很好,讲到绣眼的饲料虽然配方不少,当然也要随季节不同而有所调整,但整体上是要求以非常稳定为基础的(我不明白绣眼,也不知道具体是不是这样,但我估计应该差不多),靛颏饲料变化的幅度、时段的要求,他感到有点挺有意思。
后来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分析,我的感受是:在江南,绣眼可以作为留鸟常年生活,对整体的大环境一年的变化可以自己调整过来,自然而然的发挥出生理的各种状态;靛颏作为候鸟,无论在哪个地方,都不可能长期的留守,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在哪里,当地一年的环境,对靛颏都不可能是100%的适合,那如何保持靛颏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我们不可能拎着靛颏去追逐野外生活的路线,那重要方法就是通过饲料的比配,来改善或者说模拟鸟的某些野外环境下的身体状况,具体来说,主要需要考虑几个方面——
迁徙前的营养补充、迁徙期间的体力消耗、繁殖前的营养补充、繁殖后的体力消耗,越冬与度夏生活地食物来源的丰匮程度、光照温度的变化等等。
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靛颏既然是野外吃什么为生,单独就食物上进行相同的供应,就可以将鸟养好,必须把以上的因素在饲养中考虑进去。
在手法上,主要是饲料的动物性成分的控制(因为靛颏究竟还是食虫,或者说是食荤的鸟,这与麻雀、鸡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这种动物性食品成分的控制,是我们改变靛颏生理状况最直接、最迅捷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我们传统中常说的“顶”与“撤”。当然,无论怎样,都是为了服务于靛颏的自然生理变化,还包括一些管理上的做法,比如人为的减少或延长光照时间、“接地气”、“搭露水”等等。
最后的问题是:既然我们通过饲料的调控来达到顺应靛颏生理变化,那么还有一个快与慢的问题。也就是说急剧的改变与逐渐的改变。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快与慢,还是要参考靛颏野外的生活综合状态。迁徙的提前准备与中间的消耗是个渐变的过程,那我们的做法就要慢一点,比如说秋天的新鸟换食圆膘后的饲料从稳定到变素淡些,换羽后新羽的生长与色泽的恢复等等,这时候我们需要有耐心,一点一点得来,急不得;发情上性、羽毛的开始撤换是短时间内的变化,那在控制上需要把握好时机,及时、迅速的打破鸟的生理机能常态,做到下手稳、准、狠。
该缓的时候不缓,靛颏要出现异常反应,如急剧的落膘死亡,羽毛非正常撤换(当然弹脸的原因不仅仅是饲料这一单纯因素);该急的时候迟疑不决,则正常的生理状态难以得到彻底的发挥,如上不去性,毛久久不下或者换的拖泥带水等等。
当然,大《易》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急缓之论亦复如是,就其急而言,譬如开弓,弦一下绷的太紧则易断,顶食上去,在一定的幅度内,要注意来回拉动几次,此为急中之缓;新鸟太瘦有时候是人为因素(比如捕捉、贩卖过程中的折腾),倘无病变异常,那要在开始上手的时候赶快把膘凑齐再慢慢调理,此又为缓中之急。
以上意见,属个人认识之总结,且仅为大致原则,至于具体操作,则需要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认真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方家指正为是。
作者:
郭大鹏
时间:
2008-5-5 18:36
缓急适度、循序渐进!
作者:
鸟之光
时间:
2008-5-5 18:58
哦~~~~~~~~~~欣赏
作者:
老烟斗
时间:
2008-5-5 19:55
有理,有利的好文章!帮顶!!!!!!
作者:
晋京
时间:
2008-5-5 20:00
长期的观察.实践才能找准顶.撤点.对我生手来说难度太太.需尊教导摸索前进.拜读了
作者:
塘沽人
时间:
2008-5-5 20:44
高见!经验之论.
作者:
wangwenwei
时间:
2008-5-5 22:20
学习了[s:2]
作者:
干一杯
时间:
2008-5-5 22:41
有理 学习了 [s:2]
作者:
花鸟鱼石
时间:
2008-5-10 21:29
学习了 [s:2] [s:2]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