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下跪”频繁出现:他们为何而跪?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2-10-27 19:49
标题:
“下跪”频繁出现:他们为何而跪?
跪是心甘情愿?
有时人们以“跪”代表虔诚与崇敬。2007年在黄河路第三小学赠书现场,赠书方的张森校长面对要赠出的5000本书,虔诚跪下。面对众人的惊异,张校长说,他对国学的下跪,是希望国人从孩子开始振兴国学,与异域优秀文化百家争鸣;2008年的教师节,广东东莞几位家长带着就读幼儿园的孩子给老师行跪拜礼以表示感恩;2010年娄底市一中英语教师,通过向学生下跪,想要求得学生的理解:他的严厉,是对事不对人;2011年5月4日,广东实验中学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青年礼:初二全体同学跪在操场上,从父母手里接过家书,以表感恩之情。“跪”曾代表中国的最高礼节,而如今,当人心虔诚之时,仍像拜佛一样,自然弯下双膝。
跪是心理安慰?
悲剧发生之后,当事人往往通过下跪,来弥补内心的不安,换取受害人的原谅。如2010年两岁半女童被遗忘校车内8小时窒息身亡事件,幼儿园园长兼司机朱雷刚走出羁押室,便“扑通”一声跪下,向女童和她的父母忏悔;2011年药家鑫在庭审期间也多次痛哭忏悔,并向受害人家属下跪。
跪是死气白赖?
当前社会处于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宣泄情绪、表达爱意本没有错,但是应该以健康的方式进行。2009年,一男子雨中跪一小时求女友不分手,可对方没有心软。很多围观者实在看不下去了,拉起跪着的男子狠狠批了一顿,称其骨头太软。2010年,北京鼓楼大街附近,一对情侣上演了“雷人”一幕:女孩挺直腰杆跪在地上,双手扶膝,男友则在女孩面前不停劝说。女孩十分倔强,“吃软不吃硬”,下跪长达四小时。
跪是屈辱无奈?
有些事的发生发展是情非所愿的,当双方处于矛盾的角斗场,迫使他人下 “跪”,已成了人们羞辱对手的手段。2011年苏州两名年轻男子无意撞死宠物狗,在狗主人“不下跪”就给“5000元”的声讨下,两名男子对死狗下跪1小时赔罪,心中的屈辱难以言表;2011年湖北母亲谢三秀为了拯救患眼癌的宝宝,通过网络炒作,在广州街头跪行千米求药费,如果社会保障、援助到位,这位母亲也不会做此无奈之举;2011年西安陈女士考研忘带身份证,两次跪在考场工作人员面前求进考场,但还是被拒考场之外,放下尊严也换不了一张身份证,令她绝望;2011年四川巴中市一公交车司机因不堪一名女乘客三番五次地责难,竟屈辱地跪倒在这名女乘客面前。
鲁迅先生在他的《阿Q正传》中,以阿Q在公堂上下跪行礼,讽刺民国是把新瓶装起了旧酒,讽刺国人根深蒂固的奴性。对于当今盛行的下跪事件,有人称,不知鲁迅若是活在当下,该如何评价举国各地屡屡出现的下跪事件?是新时代装起了旧酒,还是国人的奴性又回来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