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鱼    时间: 2008-4-17 08:56
标题: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大概pH值是7.35到7.45之间,一般初生婴儿也都属弱碱性体液,但随着体外环境污染及不正常生活及饮食习惯,使我们的体质逐渐转为酸性。据一项都市人群健康调查发现,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城市里,80%以上的人体液PH值经常处于较低的一端,使身体呈现不健康的酸性体质。人体的体液偏酸的话,细胞的功能就会变弱,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废物就不易排出,肾脏、肝脏的负担就会加大。所以“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腰酸腿痛、四肢无力、头昏、耳鸣、睡眠不实、失眠、腹泻、便秘等,到医院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继续发展就会形成疾病。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曾做过一个实验:找100个癌症病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据统计,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也都是酸性体质。因此,医学专家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


由于酸性过多而引起的成年人病大致分为四类:


1.强酸与钙、镁等碱性矿物质结合为盐类,即固体酸性物,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2.强酸或酸性盐堆积在关节或器官内引起相应炎症,导致动脉硬化、肾结石、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3.酸性废弃物堆积,使附近的毛细血管被堵,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糖血尿、肾炎及各种癌症。


4.胃肠道酸性过多引起便秘、慢性腹泻、尿酸、四肢酸痛,胃酸过多导致烧心、反酸、胃溃疡等。另外,酸性体质会影响孩子的智力。


六大原因造成现代人身体酸性化


1.饮食结构不合理 专家指出,科学的饮食习惯是酸碱食物比例为1:3,但是现代人饮食中的主食往往是精米白面、鸡鸭鱼肉蛋,而这些都是酸性食物,据分析这样的饮食习惯其酸碱比例却正好相反,为3:1。因此,长期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是导致人体酸性化的原因之一。

2.运动不足: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但现代人以车代步现象愈来愈多,运动量大大减少,长久便会导致酸性代谢物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3.过重的心理负担: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当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4.不良嗜好:烟、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饮酒等,极易导致人体的酸性化。

5.生活不规律: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无规律生活,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6.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饮用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造成严重污染,人们摄入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饮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气后,其中的酸性物质会滞留在体内造成体质酸性化。


      自主“减酸”,走向健康


      若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平时要多做有氧运动,勤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开朗、积极的心态。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从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入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能直接纠正酸性内环境。哪些食物最能改善体内的酸性环境呢?海带可以说是碱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带能很好地纠正酸性体质。所以平时感到劳累、疲乏、浑身酸痛的时候,不妨吃些海带。此外,人们常说喝茶能解乏,除了茶叶中的兴奋成分外,茶碱“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也起到缓解疲乏的作用。


      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那么平时就尽量少吃这些食物。实在想吃时可以把它们和碱性食物一起搭配,比如炖肉时放些海带,烧牛肉时加些萝卜等等。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强酸性:蛋黄、乳酪、白糖、西点、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中酸性:火腿、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弱酸性: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等。

弱碱性: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中碱性:萝卜干、大豆、胡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强碱性: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天然绿藻类。


      哪些人的身体容易“发酸”


      熬夜一族:晚上1:00以后不睡觉,人体的代谢作用由内分泌燃烧,用内分泌燃烧产生的毒素会很多,会使体质变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机率比抽烟或喝酒的人都来得高。所以每天尽量在晚上12:00以前睡觉,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为限!熬夜时不要吃肉,尽量吃碳水化合物,这样隔天才不至于很累,可把伤害减至最低。


      宵夜一族:凡是晚上8:00再进食就称做宵夜。吃宵夜隔天会疲倦,爬不起床,肝也会受损,因为睡觉时,人体各器官活动力低,处于休息状态,因此食物留在肠子里会变酸、发酵、产生毒素伤害身体。


      早餐的“逃兵”: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许多人普遍不吃早餐,一早空着肚子,体内没有动力,会自动使用甲状腺、副甲状腺、下脑垂体等腺体,去燃烧组织,造成腺体亢进、体质变酸,长期导致慢性病。


      “精食”一族:少运动且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这种错误,因为吃的少,刻意选择很精致的食物而少吃粗粮,这种人的肠子老化的特别快,肝功能差,大便是黑色的而且会常便秘。因为精致食物缺乏纤维素,会导致肠子功能变差,甚至萎缩,你所吃的食物变成了毒素,使你体质变酸,慢性病也开始了。


      测测你的体质是否“发酸”了


1.早起精神不佳; 2.夜里睡不香(失眠); 3.整天都感到很累; 4.工作想速战速决,没有持久力;

5.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6.易被虫咬; 7.容易得皮肤病; 8.容易发烧或感冒; 9.有高血压、

低血压、肝脏病; 10.有糖尿病、肾脏病、痛风; 11.经常头疼、腿痛、肩酸、腰酸; 12.身体肥

胖; 13.有胃病、胃溃疡; 14.有过敏症、便秘; 15.有哮喘病、失眠症、神经衰弱; 16.食欲不

振; 17.牙龈易出血; 18.伤口易化浓; 19.喜欢喝(碳酸)饮料; 20.喜欢吃肉食、油腻食物;

21.喜欢喝酒; 22.喜欢吃甜食; 23.喜欢吸烟。


      有人说,当你25岁时,身体血液就已开始酸化,如果你到了30岁,已出现了上述的6~8种情况,那你的酸性体质已到了相当的程度,怎么办?尽快采取措施减酸。

      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

*健康人的血液是成弱碱性的,约是PH7.35~7.45左右

*婴儿也是属于弱碱性的体质

*成长期的成人有体质酸化的现象

      根据一项六百位癌症病人体液分布的研究,显示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

      因此,如何使体质维持在弱碱性就是远离疾病的第一步。
作者: 小鱼    时间: 2008-4-17 08:56
酸性体质的生理表征


1.皮肤无光泽。 2.香港脚。 3.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一上公车便想睡觉。 4.上下楼梯容易气喘。

5.肥胖、下腹突出。 6.步伐缓慢、动作迟缓。
作者: 小鱼    时间: 2008-4-17 08:57
为什么会形成酸性体质?

1.过度摄取乳酸性食品

a)肉类、奶酪制品与蛋、牛肉、火腿等皆属于酸性食品。

b)摄取过量的酸性食品血液会倾向酸性而变黏稠,不易流到细血管的末;稍,而易造成手脚或膝盖的冷寒症,以及肩膀僵硬和失眠等。

c)年轻力壮时吃适量的肉类是对的,但老年人则以蔬菜或小鱼为宜。

2.生活步调失常会造成酸性体质

a)生活步调失常会造成精神与肉体的压力。

b)据统计,晚睡者罹患癌症的机率比正常人高出五倍。

c)人类本来就活在节奏的世界里,无法事先储备睡眠或饮食,也不能日夜颠倒。

d)人体内脏受自律神经控制,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经活动,晚上则由副交感神经工作,若使其错乱及倒置,就亦百病滋生。

3.情绪过于紧张

a)文明社会会造成的压力。

b)工作上或精神上的压力。

c)当一个人承受精神压力后,一旦紧张松弛,时会造成猝死,称为潜在性副肾皮质机能不全症。

4.肉体的紧张

a)动手术之前应先检查肾上腺皮质机能是否正常。如果副肾皮质机能较差,或手术压力远超过副肾调整功能,则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或其它不良影响。

b)若发现病患脸部浮肿,需详加询问病史及服药状况,为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贺尔蒙者,施以针灸要特别注意反应。

c)劳动或运动过度,通宵打牌、开车等压力都应尽量避免。
作者: 小鱼    时间: 2008-4-17 08:57
附录: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富含叶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而茶类不宜过量,最佳饮用时间为早上。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8-4-17 09:25
[s:2] 谢谢楼主·学习了 [s:2]
作者: 左右    时间: 2008-4-17 10:06
谢谢介绍,辛苦了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5-22 15:09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
作者: 一鹤在天    时间: 2008-5-26 11:47
谢谢楼主·学习,辛苦了
作者: 天亦歌    时间: 2008-5-29 08:51
谢谢美女分享,辛苦了 [s:2]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