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徽州竹雕 [打印本页]

作者: 金画眉    时间: 2008-3-30 13:44
标题: 徽州竹雕
徽州四雕”之一。徽州建筑多为砖木石结构,竹楼极少,故竹雕用于建筑物的装饰较为少见。徽州竹雕一般以常用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这些作品,有名人的书法墨迹;有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有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有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题材极其广泛。竹雕主要用于摆设装饰,如常见的工艺品,包括屏风、台屏、挂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签盒、烟灰盒、茶叶筒、帽简、笔筒、筷简、楹联、腕枕、餐具等,都饰以竹雕。将竹子从中剖开,形成两块半弧形竹片,可以用来制作包柱的雕刻楹联,一般将字雕成阴文,填以石绿色料,悬于厅内,古色古香。有的还在半弧形竹片上雕成画面,用作建筑物的装饰部件,但多数是独立成画、雕刻较为精细。竹雕有的用漆,有的保持竹质本色;即使用漆,一般也都用浅色,或仅用桐油涂于表面,既有光泽,又能透出竹质纤维的脉理,以达清新淡雅的审美效果。
    徽州竹雕盛于明清,入清以后,随着整个徽雕工艺的发展,竹雕无论在内容、形式、技术各方面都日趋丰富和完善。由于拼接工艺的创造和使用,竹雕突破了原竹大小的限制。使较大面积的竹雕成为可能,使竹雕器具的制作更加方便灵活。一个笔名“黄山人”的人在祁西发现了一把竹制茶壶。此壶通身竹质,自底至肩,自口至盖,以及盖上的纽,均为竹子做成。虽被红漆漆透,细辨仍可见竹子纤毫。尤其盖上的纽系小水竹所制,竹节雅致可爱。壶上雕刻精细,壶身为八面柱体形,面面有雕刻,其中四面为画,皆各类花草。 三面为字,一曰“客到相待时”,一曰“茶来渴者多”,一曰“竹壶世间少”,行书流畅。一面装嵌为壶嘴。八个面均以黑漆凸线勾勒,上下另刻连纹,与画面刻纹同一风格。无论字画,用刀均细腻,线条流畅,人见人爱。此壶身高11厘米,直径8.8厘米,口径4.5厘米,并有四只小杯相配衬。杯子上大下小,高4厘米,口径6厘米,底足2.8厘米,侧腹,虽无工艺,但做工也精细,且通身带漆,里红外黑,与壶色一致。一壶配四杯,壶带杯,杯拥壶,烘月托月,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壶身已微露虫眼,壶龄怕有百年,妙趣之中又添古趣。
作者: 金画眉    时间: 2008-3-30 13:45
竹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古之精巧兵器,春秋战国之简书,乃竹雕之前身.明正德时期,名手辈出,以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三代人为代表的嘉定派,以李文甫,濮阳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作品皆入府内,名播九洲.清期以吴之潘为代表的文线浮雕及阳文高浮雕.以周颢为代表的隔地深刻派,以封锡禄及其兄弟锡爵,锡璋为代表的园雕,其艺精湛逼真,为无上逸品,备受青睐,不少精品为皇室收藏为世间珍宝.


徽州是雕刻艺术之乡."无徽不成镇"的徽商盛期,带来徽州的富庶和繁荣.在这丰厚坚实的经济基础上,人文郁盛,人才辈出,匠艺日进,无不争为第一流人.竹雕随之升堂入室,成为珍藏之物.可惜专长者多不署款,生有誉名,故世渐后无闻.地方文献记有吴元满,李希乔,方洁,陈文在,张立夫等.其中李希乔,方洁影响极大,先后名震嘉定,金陵.徽州竹刻自有徽州特色,内容溶于地域人文文化,刀法个人风格尤著.作品主要分为二类:一类为竹面雕,可分为阴文,阳文,二者各有深刻,浅刻,综错多方,即竹身所制香筒,笔筒,臂筒,臂搁,对联,扇骨等.另一类为立体园雕,即竹根所制,人物,鸟兽,钮章等.构图独具匠心,出奇制胜,以生动表现物象,传其神韵.徽州为"文化之邦",如今国泰民丰,文物价值日增,竹刻工艺升为热门,后起徽州竹刻艺人崛起,成为华夏雕刻艺术的明珠。
作者: 大海    时间: 2008-3-30 15:36
徽州雕刻艺术,华夏雕刻艺术的明珠.
作者: 天地之剑    时间: 2008-3-30 16:12
[s:8] 精品!!佩服!!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3-31 14:14
[s:4] 妙趣之中又添古趣!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