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吃豆腐吃出来的国宝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2-5-16 15:49
标题:
吃豆腐吃出来的国宝
《爨宝子碑》,又名小爨碑,碑额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墓的主人爨宝子,是东晋建宁郡同乐县(今陆良县)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七年(公元382年),卒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年仅23岁。作为爨部族的首领,爨宝子曾任建宁郡太守。此人天资聪慧,风度高雅,崇尚节俭,通达清旷,施政有方,深受百姓拥戴。
该碑的碑首为半圆形,碑身为长方形,高1.9米,宽0.7米,厚0.21米。通体没有繁复的雕饰,碑文极富文采,用骈体文写成,古朴高雅,音韵铿锵。碑文的字体似隶非隶,亦楷亦隶。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该碑现存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内。
有趣的是,《爨宝子碑》的被发现并成为国宝,是和清代咸丰年间的曲靖知府邓尔恒好吃豆腐分不开的。
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春天,曲靖县杨旗田村的村民在耕田时挖出了此碑。由于该村民不识字,对该碑的价值一无所知。但他认为这样一块有棱有角、平滑方正的大石头肯定能派上用场,于是将它运回家里,后来便在上面做起豆腐来。
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曲靖知府邓尔恒在他吃的豆腐上发现有文字的痕迹,十分纳闷,不知这文字是怎么搞到豆腐上面的,于是把厨师叫来询问。厨师也是一头雾水,说不清楚,邓大人便让厨师去问做豆腐的作坊主。厨师只好趁再买豆腐的机会,问作坊主豆腐上面有文字是怎么回事。那位做豆腐的村民没注意过豆腐上有什么文字,就请厨师亲自来看他做豆腐的工具。一看这才发现,原来用作挤豆浆的案板是一块巨大的石碑。豆腐上的文字,就是做好的豆腐放在石碑上定型时印上去的。
厨师高高兴兴地回来向邓大人做了汇报。进士出身的邓尔恒听罢,立刻命令安排轿子前往。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竟是块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碑!
知府大人下令把古碑运回曲靖。做豆腐的农民哀求说家里世代做豆腐,这块古碑在其家已近百年,请大人开恩。邓大人觉得这家人保存古碑有功,没给敲碎铺路也算功德圆满,于是便留下银子若干算是买下了。
曲靖知府邓尔恒到底是有文化的人,回到曲靖后立即将碑文拓出,这才发现这通古碑的真正价值,并安排修县志的人在重修县志时将碑文全部录入。
邓尔恒去职后,《爨宝子碑》就从知府衙门移动了曲靖城内的魁星阁前。自1937年起,当地政府又在曲靖第一中学校内建亭对该碑保护至今。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12-6-27 06:05
作者:
高若刚
时间:
2012-6-28 14:30
作者:
老鸟
时间:
2012-7-14 09:05
多吃豆腐
作者:
19561017
时间:
2014-11-18 22:21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