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不雕不饰的老北京土语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2-5-5 09:39
标题: 不雕不饰的老北京土语
        老北京的土语数不胜数。很多土语对于当今的时代来说,虽然陈旧了,但至今有的仍在沿用,它们当中不少反映了旧北京特有的名物制度等,颇有史料价值。

        其实,北京话并不等于北京土语,虽然它们的音系是同一的。全国通行的国语是以北京话为准,但北京土语则是缩在北京这个圈子里,不是全国通行的。如随便翻阅举几个例子:奔饭、冰核儿、煤核儿、不走字儿、车匪、吃瓦片儿、吃柱子、池座儿、打鼓儿的、大子儿、当家的、肥子儿、伏地面、扛肩儿、窝脖儿、换取灯儿的、井窝子、擂砖的、唤头、剃头挑子……这些语言现在几乎很少有年轻人再说了,也许我们还可以在老舍的《骆驼祥子》里见到吧。

        至于现在仍沿用于北京人口中的土语有:吃挂络儿、眵目糊、吃了耗子药、吃咂儿、出恭、出虚恭、搭街坊、打糙儿、打哈哈、屁股沉等等。

        北京土语的来源很广,因为北京建都数百年,各地人人来人往,因此留下了各地的话,蒙古、满洲、古汉语等等,再加上文化作品如元曲传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所用的土语,一直都留在北京人的口中,所以北京人的语言可谓丰富极了。在徐世荣编著的《北京土语词典》中,编者又在书前有一篇长文代序《北京土语探索》中将很多北京的土语进行分类、解析、归纳等,并举例以说明。该书中有的不光是词汇,还有些是歇后语或谚语。

        这里择录了一些不出北京城圈的土语,这些土语“不雕不饰,纯出自然”(我国名文艺作家端木蕻良语),读起来情趣盎然。

        窝脖送嫁妆———老北京的苦力,窝着颈项,肩上扛着一个箱子,上面摆着精细易砸破的摆设:梳妆镜匣、自鸣钟、瓷帽筒,都是女儿家送到夫家的嫁妆,所以叫“窝脖送嫁妆”、“窝脖儿”,和“扛肩儿的”是同一种两个名词而已,都是老北京搬运公司的搬运形式,一般搬家也都用车载,但是细瓷玻璃摆设,就不能随车运送,要找几个窝脖儿代劳了。他们窝着脖子,低着头,扛着嫁妆,一步步从女家走到夫家,不知道有多远的路哪!要是在如今塞车现象普遍的北京,都得摔碎了吧。

         换取灯儿———在老北京,经常可以看见“换取灯儿”的这种沿街叫的妇女。她们穿着一身蓝布棉衣或单衣,背后背着一个大竹筐,边走边喊着:“换取灯儿咧!换肥子儿咧!”取灯儿就是火柴。有时也喊:“换洋取灯儿咧!”洋取灯儿表示这是外来的。肥子儿就是皂荚的黑色核,把它用水泡开成黏液,妇女用来抿发,作用和今天的发油一样。这种妇女大多是天足,因为她们是旗人(满洲人),民国以后,无以为生,便做了这样贫苦劳动妇女,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她们的呼唤声。所谓“换”,是拿家中的旧报纸、废纸跟她交谈作价换取。我记得北京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听说他的母亲就是换取灯儿的贫苦妇人出身。

        拉洋片———在电影未通行的年代,拉洋片是代替电影的娱乐,逢庙会赶集期,许多孩子各给一个铜子儿,就坐在“电影院”里(只是坐在一条长板凳上),通过放大镜向里看。拉洋片的是拉着绳子把一张张图片拉下来。拉洋片又叫“西洋景”,大概是因为电影是从西洋传进的,所以有此名。

         捡煤核儿的———也许有这么一个家庭,爸爸拉洋车(人力车),妈妈是“换取灯儿的”,孩子就在垃圾堆里“捡煤核儿”。虽然父母都有工作能力,但是所入还是不足糊口,于是孩子没钱上不了学,就每天穿着打补丁的棉袄棉裤,提着一个破箩筐,手里拿着一根铁棍,“捡煤核儿”去也。所谓煤核儿是没有完全烧尽的煤球,用铁棍把上面已烧尽的煤渣打去,里面的煤核儿捡回家去还可以放在炉里烧,就可以煮水烧饭了。

         应该说,这些老北京的土语,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它们反映了老北京特有的风土人情,极其具有研究价值。
作者: 晋京    时间: 2012-5-5 10:34

  亲切---取灯儿,猪胰子等等乡音唤回儿时思念
作者: 北方清雪    时间: 2012-5-5 12:06
老北京土语里蕴含着老北京的文化。
作者: 唐王爷    时间: 2012-5-5 14:04
老北京的土语听着很亲切,现在会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12-5-5 16:52
乡音难忘,过去常听老人说,现在很少能听到了!
作者: 景山祥子    时间: 2012-5-5 19:49
现在的网络语言,占领了各个角落!
作者: 子期    时间: 2012-5-7 13:50
现在发明的新词儿不知是好是孬  这些俗称土语大部分已经绝迹了
感谢您的有心之贴  回味无穷啊!
作者: laosi    时间: 2012-5-10 19:06
是呀, 《儿女英雄传》里老话用的多, 近一点的《渴望》里也有不错的老北京话, 要是现在的编剧能看看就好了。。。。。。
作者: 子期    时间: 2012-5-10 19:55
记得我三岁的时候我姥爷去世  后来长大一点儿了姥姥告诉我  当年我姥爷除了在前门邮局的翻译工作外还利用自己的宅子开了个水窝子。记得我家的东房里有一眼深不见底的水井  想来那就是当时伙计打水的井了。那时候不像现在家家通自来水的  记得还是70年代才在胡同的中间开了个水龙头  装了个小木箱上锁的那种   街坊邻居老少爷们都是定时定点的用桶去打水吃的  特别是冬天还得用大棉被盖好  恐怕上了冻。旧时更是伙计们推着独轮车载着大木桶沿街买水的。 现在说起“水窝子”年纪轻点的应该不知道咋回事了。
作者: 西山王    时间: 2012-5-11 03:05
"娄娄"是北京的一句土语,有人说这是晚清时的洋务把英语的"娄客"(看)做为当时时尚而飘乎开的,可见北京土语之源甚广
作者: 抗风港    时间: 2012-5-11 08:54
取灯、洋火、拉洋片、捡煤核儿,即遥远又亲切!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