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猪八戒的名字涵义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2-3-4 17:19
标题:
猪八戒的名字涵义
猪八戒
猪八戒,《西游记》中重要人物之一。他法号悟能,是唐僧第二个徒弟。说来,他竟也有些来历,犹如孙悟空一般,也曾是天庭人物,原为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只因喝醉酒(饮酒之习早有)调戏嫦娥(好色秉性早存),而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结果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能力不俗,既会变身术,也能腾云驾雾,使的拿手兵器是九齿钉耙(故有猪八戒倒打一耙之俗语)。
猪八戒在步入正途前,很有些痞子意味,是唐僧西携孙悟空取经途经云栈洞时,被孙悟空收服才加入取经团队的,后来就一直与悟空悟净共同保护唐僧完成西天取经大业。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又好吃,无心机,常偷懒,不仅爱占小便宜,还贪心恋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好在其优点是,对师兄能力信服,可以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能够鞍前马后,从而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最终也使自己功成名就。在《西游记》中,他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甚至在某些现代女性看来竟是理想伴侣人选(已有专文论述)。
透过资料,我们得知,猪八戒原名是猪钢鬣,那他为何被唐僧改名为八戒呢?这需要从佛教教义教理说起。所谓八戒,原指的是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
后来,佛教对八戒有新的定义。在逐渐发展中,“八斋戒”成为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当然,佛教戒律还有很多,这仅仅是其中最基本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八戒之名之意,并不是唐僧所创,而是借用了佛教意义而已。
有意思的是,猪八戒之所以被改名,似乎就是针对他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才用此名字来告诫他时时注意、处处警示的。然而,我们知道,猪悟能虽称“八戒”,却始终“戒”得不彻底,戒得也不情愿。论起来,他杀生倒是不胡为,但其余的各项,都屡屡有违背现象。尤其是好色,几乎是一犯再犯。
也许《西游记》作者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位并非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使人们看到了可亲可近可爱可敬的一面,才使得他很容易被接受、被认可。唐僧的类似神的形象,只能高高仰望,无法贴近;孙悟空屡屡犯事的性格,也叫许多人无法把握,不敢苟同;沙僧尽管为人本分、任劳任怨,却过于木讷,缺乏情趣,不够亲近。所以,猪八戒形象反而大受欢迎,道理正在于此。
其实,透过《西游记》对猪八戒的刻画,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到作者对猪八戒一生寄予的厚望,那就是----像猪八戒这样素质不高、能力一般、偶尔违戒的人物,只要本性不坏,能够接受挑战,善于磨练自己,也是可以在努力之后获得成功、修得正果的。就此意义讲,对我们每个人不也一样具有鼓励鞭策的意义吗?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猪八戒的成功,确实值得我们反思,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12-3-4 21:52
十分可爱的猪八戒!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