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请大家欣赏中国解放区珍邮``` [打印本页]

作者: 午夜阳光    时间: 2008-3-13 10:53
标题: 请大家欣赏中国解放区珍邮```
```````````
作者: 午夜阳光    时间: 2008-3-13 10:55
```````
作者: 午夜阳光    时间: 2008-3-13 10:57
```````````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14 21:41
谢楼主介绍   稿字四方连是一件孤品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2 21:02
第一图: “005本区交通”邮票
         1945年,苏北抗日根据地盐城交通站为解邮票之急设计印制了“005本区交通”无面值邮票。这套邮票共3种。一种为“平”邮,图案为红棕色帆船图,中间加盖一个紫色“平”字,邮票四角盖有“本区交通”4字,在邮票上部印有“005”,表示五分区发行或在五分区内行用之意。第二种为“快”邮,图案为紫色飞鹰图,中间加盖一个红色“快”字,邮票四角加盖红字“本区交通”,上部印有阴文“005”字样。这套邮票是五分区凸版印制的,报纸,无齿孔。这套邮票总印量约2000套,大部分发给县委县政府机关使用,只限于在五分区行用;因发行时间短而量少,无论新票旧票留下来的都极少,均是珍罕邮品。
作者: 老烟斗    时间: 2008-3-23 21:38
楼主辛苦!等同是参观"区票展"谢谢!!!!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3 23:24
第二图  :改1 “中华邮政单位邮票”

     “中华邮政单位邮票”(上海大东版)加字改值邮票,是新中国第一套加字改值邮票,不是解放区邮票。
票图名称   加盖面值   颜色    票规格       齿孔度数  
1 快递挂号 100            蓝字   18x21mm      P12.5  
2 挂号          200            黑字   18x21mm      P12.5
3 航空          300            黑字   18x21mm      P12.5  
4 平信          500            绿字   18x21mm      P12.5  
5 平信          800            红字   18x21mm      P12.5
6 平信          1000          黑字   18x21mm      P12.5
       这套改值邮票于1950年5月6日发行,除第一枚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加盖外。其余五枚由上海三一印刷公司加盖。全套六枚,其中100、200、300元另有点线齿;500元另有黑色字体加盖;500、800、1000元另有14度齿;最为珍贵的是香港亚洲版加盖100元点线齿,是新中国正票中单枚最珍贵的邮票,号称新中国“普票之王”。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4 22:53
第三图:“半白日图”邮票
         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一晋察冀边区设立临时邮政,12月发行半白日图邮票。全套2枚,面值1分(蓝色)、5分(浅蓝色)。2枚邮票图案相同,主图为一个倒三角形。倒三角上方横框内印有“临时邮政”4字。邮政顶部横框内印有“晋冀察边区”5字。因倒三角形的中间为半个青天白日徽,所以称为“半白日图”邮票。下边为面值。图幅为28毫米×28毫米。石版、白纸、无齿孔。另有黑色5分票一种,据传是样票。这是套晋察冀边区发行首套普通邮票,也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此票于1938年10月停用,使用不到一年,发行量小,流传下就更少,是“区票”珍邮之一。 面值5分的旧票存世仅1枚,盖有1938年4月20日河北王快镇邮戳,由日本集邮家水原明窗珍藏。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4 23:08
第四图:“稿字四方联”邮票。
        “稿字”邮票是专门供给淮南区《新路东》报社记者、通讯员寄发稿件使用的邮票,1943年淮南交通总站发行的,属于“邮资总付”性质的邮票。图案是内有面值数字“20”(分)的五角星,四周有放射的光芒,红色。五角星的上面是拼音文字“XUAI NAN”(淮南)。五角星的中间加盖黑色二号宋体“稿”字。石版。报纸。无齿孔。图幅为18毫米×18毫米。《新路东》报社印制。因当时处于战争年代,环境艰苦,缺少纸张,利用使用过的电报纸的背面印制的。此票存世不足20枚,无论新票还是旧票,都是“区票”中的罕品。
       “稿字四方联”,存世仅此一件,为世界孤品。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最著名的珍罕品,被集邮家们誉为中国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此件由我国著名集邮家沈曾华收藏。据沈曾华介绍,1943年春天,他在淮南解放区盱(盱眙)嘉(嘉山)县委机关工作。当时机关有一位农民作家周世民,也是报社的通讯员。1943年8月,沈曾华要调往江淮大学工作,临行前,周世民知道沈曾华集邮,就将一个全新的“稿字四方联”送给他作为纪念,沈曾华一直珍藏至今,“稿字四方联”也成为稀世珍邮。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5 20:31
第五图: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发行最早的邮票。

         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创建了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并于同年五六月间发行了第一套邮票。据档案记载,这套邮票为方形,盖以红硃,略似图记,四周及中央绘有星形,上有赤色邮政,其面值除1分外,还有几种。至今未见实物存世。
          1930年10月,又发行了第二套邮票,全套共3枚。面值和刷色分别为1分蓝色、3分黄绿色、8分蓝色。邮票主图案为“8”字形花框内直列“赣西南赤色邮政”字样,上端左右两角圆框内为中文面值;下端左右两角圆框内1分票均为“1” 字、3分票均为“3” 字、8分票则分别印有“邮票”二字。邮票图幅约为24毫米×19.5毫米。无齿孔。白纸。石版印刷。当时,这套邮票仅在赣西南苏区三十多个县内流通使用。至今所发现的这套邮票,均为贴在实寄封上的旧票。共发现14个实寄封上贴有21枚邮票,其中面值1分票仅发现实寄封1个,上面贴有2枚1分票;面值3分票发现6个实寄封,上面各贴1枚票;面值8分票发现7个实寄封,有6个实寄封上各贴2枚8分票,另一个封上只贴1枚票。这些实寄封,分别藏于中国邮票博物馆和日本集邮家水原明窗、古庄昭夫、香港集邮家杨乃强等人手中。
         楼主所发为3分和8分两枚。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5 20:34
    请欣赏全套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5 21:05
第六图:“LUSI” 邮票。
        1943年津浦路西区抗日根据地交通总站发行一套“LUSI” 邮票。这套邮票发行时间很短,使用范围仅限于路西区内,经过战火毁坏,存世极少。目前已发现这种邮票有2种。一种为面值10分票,图案为信箱和信封,左上角印有“LUSI” (路西)。“LUSI” 是“路西”的拉丁化拼音文字。邮票上还印有一个“丁”字。据分析,“丁”字邮票性质的代号,可能代表“私”邮;左下角印有“10”,表示面值10分;呈浅蓝色,石版,报纸印刷,无齿孔,俗称“信箱信封图”,这种票现今仅发现新旧各1枚。另一种为面值15分,灰蓝色,图案为地球的北半部,三颗五角星,寓意红星照耀中国大地;右上角印有“15”,表示面值为15分;右边还印有一个“丙”字,可能代表“平”邮;邮票左上角印有“LUSI” (路西),俗称津浦路西“星球图”邮票,据分析可能还有面值20分(乙)、25分(甲)2种,但至今未见到实物。这种票现今发现存世新旧各1枚。1枚信销票由北京集邮家沈曾华收藏;新票由上海集邮家杨雪林收藏。“LUSI”邮票现已发现的“星球图”和“信箱信封图”2种票极其珍贵,已成为淮南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文物。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7 21:46
第七图:华中一分区油印“二佰元”珍邮

            1948年12月由华中第一邮电管理分局印制的专供华中一分区使用的邮票。1948年,华中邮电管理局成立后规定自1949年1月1日起,寄发信件均须贴邮票。由于时间紧迫,华中一分区没收到供应的邮票,经批准,自行油印邮票一套,在一分区境内使用。这套油印邮票全张用16开报纸印制,为黑色,邮票中间为面值,上方有“华(邮)中”,下方有“一分区”字样,四角印有阿拉伯数字面值。面值有50元、100元、200元、300元和500元共5种。票面上加盖一个正方形红色图章,为篆体字“华中第一邮电管理分局钤记”。

           全张5种面值有4种写法:第一种将面值的三个字中的第一个字排在上面,第二三个了排在下面,呈“品’字形;第二种,前两个字排在上面,第三个字“元”排在下面,呈倒“品”字形;第三种将三个自左往右横排一行;第四种排成一竖行。在全张35枚邮票中,面值二百元的共12枚,其中有一个“百”字写成“佰”字。面值“二佰元”的票在全张中仅有1枚。这套油印邮票共印了约400张(每张35枚×400=1400枚)。这种油印票仅出售十多天,售出约有三分之一左右,华中解放区发行的加盖改值邮票运到后。余下全部销毁。这套油印邮票发行量本来就很少,而面值“二佰元”票是寥若晨星了,若收齐全张更是不易。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7 21:54
第八图淮南区第一次无面值邮票

     淮南区是抗日时期最早发行邮票的新四军根据地,1942年淮南区交通总站发行一套无面值邮票。当时寄发的邮件都不收费,所以发行的邮票也不印面值,只在邮票上印有“平”“机”“快”字样,以表示信件的种类和递的方法。此套邮票分为“‘平”’邮、“机”邮、“快”邮3种6枚,称为“第一次无面值的邮票。

  “平”邮,图案是帆船在波浪中进行,背景有云朵,加印一个“平”字。一枚是红“平”字,绿帆船;另一枚图案相同,绿“平”字,红帆船。“平”邮,贴平信用。

  “机”邮,图案为一手举火炬,加印一个“机”字。一枚是红“机”字,绿火炬;另一枚图案相同,绿“机”字,红火炬。“机”邮,是贴机密信件用的。

  “快”邮,画面为一只展翅的飞鸽衔信,加印一个“快”字。红“快”字,绿信鸽;另一枚图案相同,绿“快”字,红信鸽。“快”邮是,贴快信用的。

  这套邮票凸版印制。报纸。图幅为19.5毫米×20毫米。全张直列两格,每格9枚(3×2),全张18枚。上格为绿图红字,下格为红图绿字,无齿孔。淮南报社印制。

  这3种邮票,“机”“快”邮票属于贴机密信和快信的,使用范围,管理严格,只有重要的机密信件才能贴用。交通员接到贴有“机”、“快”邮票的信件,都要风雨无阻传递。淮南区首次发行的这种独特的“平”、“机”、“快”无面值邮票发行数量少,流传下来的更为稀少,尤其是“机”、“快”邮票是中国解放区邮票中著名的珍邮。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7 22:06
第九图:淮南区有面值邮票

           1943年10月淮南抗日根据地发行第一次有面值邮票,共4枚。面值分别为:2角(红字,蓝信鸽图,私信贴用)、3角(红字,蓝船图,用于平邮)、1元(红字,蓝舰图,机密信邮资)、2元(蓝字,红飞机图,快信邮资)。这套邮票由米纳设计,由淮南报社用凸版印制,无齿孔,图幅为19.5毫米×19.5毫米,币制为淮南抗币。由于通货膨胀,淮南抗币出现贬值。第一次有面值邮票发行不久,邮资就进行了调整。平信邮资改为1元,机密信改为3元,快信改为5元,私邮也调整为1元。此套票仅行用了一个多月,同年12月份又发行一套加盖邮票,是利用这套有面值邮票加盖改值的。
            加盖面值为:1元(黑字盖于红字2角信鸽图票),1 元(黑字盖于红字3角蓝帆船图票),3元(黑字盖于红字1元蓝军舰图票),5元(黑字盖于蓝字2元飞机图票)。4种原面值邮票和加盖改值邮票,流传至今数量甚少,是“区票”中较为稀有之邮票,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7 22:15
第十图:冀鲁豫区毛泽东像票

          1945年12月冀鲁豫区交通局于自行印制发行一种毛泽东像邮票,邮票面值为5角,主图为毛泽东像,邮票上方横框内印有“冀鲁豫边区”字样,下方横框内印有“交通局”字样,下方两角各印有阿拉伯数字面值“50”,上方两角印有中文面值“伍”“角”字样。刷红色。石版。白纸。图幅为20毫米×24毫米。齿孔为10度。

          1946年1月,冀鲁豫区交通局改名为冀鲁豫区邮务管理局,此种邮票图案中印有“交通局”字样,因而不适用了,于1946年1月停用,只使用了一个多月。此种邮票发行范围小,数量小,使用时间短,较为珍贵。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3-27 22:25
十一图:冀南抗日邮政邮票

     1941年2月1日由冀南抗日邮政总局发行的,全套3枚,分别为:面值1分(深红),图案为中国地图,地图右侧印有“抗战建国”,左侧印有“团结进步”字样;面值5分(黄橙),图案为手持旗子的群众,旗上印有“改善民主,实行民主”字样;面值1角(暗紫),图案为村庄景色。邮票图幅为22毫米×22毫米,无齿孔,平版报纸印制,币制为冀南币。由于日军对冀南区进行大扫荡,1942年6月停止使用。恶劣的战争环境致使邮票发行部门经过十七年的努力才查清它的身世。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00:10
十二图:加盖“八·一五东北解放周年纪念”邮票

           为纪念东北解放一周年,辽宁省邮政管理局于1946年8月15日发行一套纪念邮票。此种纪念邮票是在通化版毛泽东像邮票加盖“八·一五东北解放周年纪念”字样。加盖字体为隶书,呈“门”字型,上方横盖“八·一五”,左右直列“东北解放”、“周年纪念”。面值为:“2元”、“5元”、“10元”,分别用红色、紫色、红色加盖。这套加盖票只发行了17天,加盖数量少,面值2元票存世数量更稀少。

    这套加盖票曾被认为是伪品,直到80年代初,东北一位集邮家查到当年辽宁省邮政管理局发行“八·一五东北解放周年纪念”邮票的启事,同时又有两位集邮家收藏的信销票露面,“八·一五东北解放周年纪念”邮票才得以恢复其本来面貌,并成为珍邮之一。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00:27
十三图:江西赤色邮政邮票

           是江西省赤色邮务总局于1931年12月发行的,有半分、1分、3分、8分等4种面值的邮票和1分、2分、5分的欠资邮票。由江西兴国“兴国印刷厂”印制,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辖的30个县内使用,至1932年5月,不到半年的时间。加之根据地一直处在异常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因此至今为止,发现的江西赤色邮政邮票只有这1枚面值为大洋1分的1种。

            这枚邮票颜色为淡红色,毛边纸石印,无齿孔。图案与“赣西南赤色邮政邮票”相仿,为“8”字形花框,中间直列“江西赤色郵政”6字,上端两角圆圈内为中文面值“壹分”,下端两角圆圈内各有一个“1”字。邮票上盖有红色戳记,字迹已模糊不清,但却是稀世珍宝。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00:35
十四图:鲁山版毛泽东像邮票

      1949年4月1日中原解放区中原邮政管理局发行一套毛泽东像邮票。这是中原邮政发行的第一套正式邮票,由豫西地区的鲁山县印制,也称为“鲁山版毛泽东像邮票”,全套6枚,面值分别为:1元(淡红色)、2元(棕色)2元5角(黄色)、5元(红色)、10元(浅绿色)、20元(蓝色)。主图为毛泽东半身像,邮票上方框内印有“中原邮政”4字,下方框内印有“管理局”字样,均为篆体字,左右两个上角分列中文面值,左右两个下角各列阿拉伯数字面值。

      2元5角票一种,邮票下角分列“贰元伍角”4字。面值20元票,右上角印有“念”,左上角印有“圆”,“念”即“廿”。此票为蓝色,集邮者称“蓝念票”。此套邮票为石版,白纸,无齿孔,但面值1元、2元和5元见有地方打的齿孔。全套邮票中面值10元和20元罕见,以10元票更为稀少。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23:33
十五图:闽西“赤色邮花”和“赤色邮政”邮票

        “赤色邮政”是 闽西交通总局于1930年10月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全套2枚,因印有 “赤色邮政”所以称为 “赤色邮政”邮票。邮票支五角星内有镰锤为图,面值为铜元2片(黄棕色)、4片(棕色),图幅为20毫米×23毫米。无齿孔。石版。因镰锤交叉向下所以称(镰锤倒置)由龙岩县东碧斋印书馆制版印制。

         “赤色邮花”邮票是闽西交通局于1931年初发行的第二套邮票,全套1枚。邮票中心为五角星,内有镰锤,上方有“闽西交通总局”字样,在局名上方有一面苏维埃旗。五星下方有“赤色邮花”字样。邮票上方两角圆圈内为“肆”片。下方两角圆圈内各为“4”字。面值(铜元)4片。深绿色。图幅为19毫米×22毫米。无齿孔。石版。由永定虎岗工农银行印刷局印制。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23:41
十六图: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

        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是抗战时期1940年10月山东清河区战时邮局发行。该邮票目前仅发现2枚,只有一种面值5分邮票。邮票图案为五角星,上方弧形横框内印有“战时邮政”4字。下方横框内印有“清河邮局”。上方左右两角印有中文面值“伍”“分”。下方两角各印一个“5”字。石版。白纸。刷红棕色。图幅为17毫米×17毫米。无齿孔。币制为北海币。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23:47
十七图、十八图是一种邮票:全白日图5分票

         1938年2月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发行了第一版全白日图邮票,亦称“全白日徽”票,是与第一套“半白日徽”比较而言。全套2枚,面值分别为1分(暗紫)、5分(红棕),平版,报纸印制,邮票图幅为21.5毫米×24毫米,无齿孔。图案为青天白日徽,徽的上方印有“晋察冀边区”,下方印有“临时邮政”,上方两角为“壹”“伍”和“分”字,下方两角印有 1 和 5 字。又于1938年6月第二次印制,全套3枚,面值分别为1分(紫)、5分(棕)和1角(蓝)。平版,白纸印制,无齿孔。这种邮票于1938年10月停用。从发行到停止使用仅七八个月,比较珍贵,其中第一版面值5分红棕色票更难得。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23:51
十九图:山东渤海朱德像邮票 
         渤海区位于山东省津浦铁路以西,胶济铁路济南潍县段以北。1946年1月,渤海邮政管理分局发行一套“山东渤海邮政”朱德邮票,全套4枚,面值分别为:1元(绿)、5元(绿)、10元(绿)、10元(蓝)。图案为朱德像。图幅为14.5毫米×19.5毫米。石版。白纸。无齿孔。这套邮票除面值蓝色10元票外,其他3种面值票都较难得。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2 23:56
二十图:陕甘宁边区加盖“暂作六十圆”票
        1947年1月,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因邮资变更,新邮票一时赶印不及,发行一套加盖“暂作”改值邮票,全套6枚。加盖于第一版宝塔山图邮票,加盖“暂作”小写“元”字4种、加盖“暂作”大写“圆”字2种,原票石版,道林纸,无齿孔,图幅为20毫米×23.5毫米。由陕甘宁边区光华印刷厂加盖。币制为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3 00:01
二十一图:手刻油印的“临时邮票”

         冀鲁豫区邮政管理局为了应邮票缺乏之急,于1946年9月20日发行一套手刻油印“临时邮票”。
此套邮票共3枚,面值分别为:5角(蓝色)、1元(蓝色)、2元(绿色)。白纸油印。邮票图案上部是“冀鲁豫”3字,下部为“临时邮票”4字,中间为中文大写面值,四角分别分列阿拉伯数字面值。每种面值的邮票“冀鲁豫”3字与中文大写面值之间各有一个图形:5角为“※”、1元为“☆”、2元是半个地球图形。邮票上加盖“邮政局章”红色印章。誊写版。无齿孔。5角和2元的图幅为17.5毫米×23.5毫米,1元的为18毫米×24毫米。这套油印邮票是逐枚手刻的,全张上邮票的图幅大小不一致,字体大小不同并有多处漏写、错写等,如漏写“临时邮政”“伍角”“5”“2”,还有漏盖“邮政局章”的多种变体票。这套“临时邮票”于1947年5月1日停用,仅行用7个月左右。由于发行范围小,发行数量少,使用时间短,较为罕见。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3 00:09
二十二图、二十七图为同一套邮票:中华苏维埃邮政邮票
         1935年12月初,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管理局发行一套“中华苏维埃邮政”邮票,共4枚:面值半分(灰蓝),图案为战士半身像,图幅为21毫米×21毫米;1分(蓝),图案为镰锤图,图幅为20毫米×20毫米;2分(蓝),图案为镰锤和五角星图,图幅20毫米×20毫米;8分(蓝),主图为“中华苏维埃”5字,邮票上方圆圈内是五角星,图幅为20.5毫米×20.5毫米,其边饰也与其他3枚不同。这套邮票的币制为西北苏维埃币,无齿孔,均为木刻版手工盖印。此套邮票流传下来极少。其中1分票竖16连张,十分珍贵。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3 22:32
二十三图:通化版毛泽东像2元票

         1946年8月15日,辽宁省邮政管理局发行一套毛泽东像邮票。邮票图案为毛泽东像,人像上方横框内印有“中国解放区”,下方为“辽宁邮政”字样,邮票两边各以七条直线装饰,邮票上方两角为中文面值“×圆”,下方两角为阿拉伯数字面值。石印,白纸,无齿孔。图幅为21毫米×25毫米。全套3枚,面值分别为:2元(深紫)(见图)、5元(深红)、10元(浅蓝)。“辽宁邮政毛泽东像”邮票,因在通化印制,也称“通化版”毛泽东像邮票。

    这套邮票3种面值的总印量约为2万枚。由于当时平信邮资由2元调至5元,邮局售出面值5元和10元的较多。后来将所存2元票加盖改值使用,因此2元邮票存世稀少成为珍贵之品。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4 21:41
二十四图:县办报刊专用邮票

               1947年1月4日山东省邮政管理局发行一套“县办报刊专用”邮票。全套2枚。目前仅发现面值为1角的这枚,现知存世仅有3枚,其中1枚信销票,2枚新票,被称为“稿”字邮票的“姊妹票”。面值1角票为红色,邮票为方形,图案为菱形框,框内横印“县办报刊专用”字样,邮票四角为“山东邮政”4字,菱形上下两角印有“一”“角”。石版。白纸。无齿孔。图幅为24毫米×24毫米。币制为北海币。这种面值1角的县办报刊专用邮票是专门用作寄递县办报刊的邮资,另一枚面值2角票,只见文字记载,迄今未见到实物。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4 21:46
二十五图:湘赣边省赤色邮政邮票
          1931年9月中华赤色邮政湘赣边省总局发行一套湘赣边省赤色邮政邮票。全套3枚,1分(灰蓝)、2分(蓝绿)、8分(蓝)。邮票呈横长方形,图案正中为五角星,内有镰刀和铁锤,五角星左右2 个圆圈内分列中文面值,五角星上端为“湘赣边省”,下端为“赤色邮票”。图幅为23毫米×19.5毫米石印。无齿孔。白纸和报纸印制。币制为湘赣苏维埃银币券。这套邮票中的8分票有报纸和厚白纸2种,总共存世不超过10枚,最为珍贵。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4-4 22:56
二十六图:盐阜区第一次有面值邮票

      1944年2月苏北抗日根据地盐阜区盐阜交通总局发行第一次有面值邮票,全套4枚,面值为5分(蓝信鸽)、1角(蓝帆船)、1角5分(红军舰)、2角(红飞艇)。这4种面值邮票上都印有“Jan fu ky”字样,邮票上下两端印有中文大写面值,凸版印刷,报纸,无齿孔,图幅为19.5毫米×19.5毫米,全张为9(3×3)枚。这套邮票先在盐阜区使用,以后陆续在淮南地区使用。至今留存下来的数量甚少,相当珍贵。面值1角5分票中,有一种罕见的变体票,在全张9枚邮票中有一枚“Jan fu ky”的“y”字印倒了。印成“λ”。这种倒印票在全张中仅有1枚,十分难得。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