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之----管仲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1-11-6 12:58
标题: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之----管仲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司马迁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军、改革家管仲有感于鲍叔牙的知遇之恩,发出的由衷的感叹。正是因为有了鲍叔牙的举荐,管仲才能在日后成为“春秋第一相”,进而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管仲约生于公元前725年,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 人,名夷吾,字仲。管仲的父亲曾是齐国大夫,很早去世,留下管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贫苦。管仲很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谋生曾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奔走于大江南北,广闻识见,丰富了阅历。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试图称霸的野心昭然若揭。管仲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经鲍叔牙推荐踏入齐国政坛的。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继位,即无能的齐襄公。很多大臣都预料到齐国将爆发一场政乱,于是齐禧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纷纷逃到别国避难,这时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分别是管仲和鲍叔牙。
任何大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管仲成为一代名相是在十几年后。那时,齐襄公已死,继齐襄公之后登上王位仅一年多的公孙无知又被齐国贵族杀死,齐国群雄无首,陷入混乱之中。流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看到时机成熟,分别带着自己的心腹赶回齐国,希望抢占先机,登上王位。为了增加公子纠的胜算,管仲率兵去阻截公子小白,并得到机会射中公子小白。可是,这并没有影响公子小白成为君主,因为他佯装被射死,暗地却安然无恙并且加快了赶路的进程。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提前回到齐国,顺利登上王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如果说管仲是千里马的话,那鲍叔牙无疑是他的第一位伯乐。从青年时代开始,鲍叔牙就看出管仲有特殊的才能,当齐桓公要任命他为相时,他极力推荐管仲,称赞管仲的才能远远在自己之上。如果没有齐桓公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管仲纵有满腹才能也无处施展,更不会名垂千古,齐桓公无疑是管仲人生中的第二位伯乐。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还经常与他商讨国家大事,每每被其治国之道所吸引。不久,齐桓公拜管仲为宰相,辅助自己治理国家,并尊称他为仲父。
在齐桓公的支持下,管仲根据齐国形势,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管仲在行政上实行国野分治,即将国都分为十五个士乡和六工商乡,国都之外的鄙野则分为五属,乡和属之下再分别设立各级行政机构,设各级官吏管理。这就使齐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乡和属的行政长官每年向国家汇报情况,并根据政绩得到赏罚。
国家军队的编制以士乡为单位,管仲强调寓兵于农,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战时出征,并不准百姓随意迁徙。为解决武器问题,还规定犯罪可以用武器赎罪,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军队战斗力,军队装备也逐渐充足起来。
管仲十分注重经济发展,提出“相地而衰”的税收政策,即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人民的私产,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由国家铸造并管理钱币,调剂物价,发展渔业、盐业,并鼓励与境外的贸易。这些政策使齐国经济日益走向繁荣,国力大振,出现了国富民强、社会安定的局面。
在国力极大强盛的基础上,管仲适时地向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外交政策,即尊重周天子的领导地位,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抵抗戎、狄等夷族对中原地区的入侵。在“尊王”这面正义旗帜的引导下,齐国成为众多诸侯国的领军国,而齐桓公也成为实际上的领导者。公元前667年,齐桓公召集鲁、陈、卫、郑、宋、许、滕等国国君在宋国的幽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并授予齐桓公侯伯的头衔,至此,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而管仲无疑是其成就霸业最重要的人物。
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的霸业耗尽心血的管仲将不久于人世,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国事。当齐桓公询问谁可以接任丞相之职时,他向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的隰朋。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并没有听其忠言任用隰朋,而是重用了易牙、竖刁等佞臣,导致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与管仲彪炳史册的功勋相比,他留给后世的唯一一部著作《管子》同样在历史的上空绽放异彩。《管子》一书不仅记录了管仲主张法治、肯定道德教化、重视礼法以及注重经济的治国思想,而且还包括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是研究中国先秦社会经济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深远。时至今日,“春秋第一名相”管仲和他的著作仍然在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管子】《管子》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和他的学派的著作总集。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编订《管子》时共86篇,现存76篇,分8类。《管子》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经济、政治、外交、文化、教育、哲学、伦理、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百家争鸣时期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部综合性书籍。值得一提的是,《管子》所提出的唯物主义精气学说,对中国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王充﹑柳宗元等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深受其影响。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1-11-6 16:28
学习了解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