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一位师爷给和珅定了二十宗大罪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1-2-21 18:22
乾隆嘉庆两朝,有一个高风亮节的好官,这个官最初给封疆大吏当师爷,后来做官做到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大学士、太子太保。做官四十年,竟然是私篾毫无,归故里时随身带的仅几十箱书而已。乾隆年间在朝堂上,他多次与和珅直面交锋,和珅却拿他没有一点办法。这个两袖清风的好官叫王杰(1725--1805年),字伟人,号惺园,一号葆醇。陕西韩城人。他以自己的凛然傲骨谱写了一曲人生无暇的华章,为郁闷的大清朝增添了一缕清新。

《清史稿》记载:"王杰以拔贡考铨蓝田教谕,未任,遭父丧,贫甚,为书记以养母。历佐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谋幕,皆重之。"从这段记载看到,王杰考中了举人,后到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江苏巡抚陈宏谋府上做师爷,这两位都是乾隆年间政坛上大腕级的人物。尹继善,曾历任江苏巡抚,江南河道,云贵、川陕、江南和两江等地总督,为世宗、高宗所倚重,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原名弘谋,改名宏谋。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职。王杰给他们当师爷时,就是替这两位封疆大吏给皇帝写奏章。

乾隆二十五年,王杰以首名举人夺得解元,次年进京参加会试。据《清史稿》记载,乾隆二十六年,成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乾隆皇帝亲自阅卷,看到王杰的试卷字迹秀丽,书法超群。细看之下,又觉得十分眼熟,回想起这字迹跟两江总督尹继善过去呈递的奏折如出一辙。乾隆询问,得知此卷果然是当年经常为尹继善、陈宏谋写奏疏的幕僚王杰所作。再询其人品,知其颇有才俊。乾隆想把王杰圈点为头名状元。为确保无误,乾隆即召见王杰。看到王杰果然风度洒脱才华横溢,乾隆大喜,当面赋诗以贺:"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

乾隆亲自为乾隆嘉庆两朝,物色了一位极其出色的重臣。王杰身担要职四十余年,为官清正,敢于直言。这位刚正不阿的清官常与和珅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从不妥协。《清史稿》记载:"王杰持正,恒与(和珅)忤,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王杰传》还记载一个细节:一天,大臣们在朝房等候陛见,王杰坐在角落里搓手取暖。和珅过来拉着他的手说:"状元大学士,果然手好!"王杰回答:"杰手虽好,但不会聚敛耳。"给了和珅一记闷棍。

王杰在乾隆嘉庆两朝所做的大快人心的一件事,就是主审和珅的罪行。嘉庆皇帝将和珅革职审查,谕旨王杰等人调查和珅罪行。升堂审讯时,无人敢当主审官,王杰慷慨担当。在王杰主持下,定了和珅二十大罪,嘉庆将和坤赐死。

王杰性格耿直,他曾任上书房总师傅,担负着教育当时的皇子顒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读书。其执教相当严厉,皇子不用功,他也敢罚跪罚站。有一次,乾隆碰见皇子被罚跪,即令站起,并说:"教者天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王杰答道:"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乾隆赞叹,复令太子跪。

《清史稿·王杰传》记载,王杰性喜简淡,生活俭朴。他平时私事出门不坐官轿,只一骑一仆,穿着与百姓无异。偶尔在街头闻避道声,即肃立道旁。说:"邑令,亦吾之父母官也!"他平时待人接物,性情友善,和蔼可亲,不摆官架。他说:"我虽宰辅,亦常人也!"其家庭设施很是简陋,和常人一样。所谓大学士府,不过是自己出钱盖的只有两间一般士大夫的邸宅。有人馈赠他钱物时,王杰全部拒绝。"今若受馈,何为官?"这是他做官的信条。

王杰严于律己,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深得嘉庆皇帝的厚爱。嘉庆五年(1800年),七十六岁高龄的王杰以年老体衰乞请解职,嘉庆帝下诏挽留,并特许他拄杖入朝。三年后,他辞职还乡。从此,清朝少了一位清廉耿直受人敬仰的高官。

嘉庆九年(1804年),王杰八十岁生日,嘉庆皇帝专门派人带着自己的贺诗、题匾和珍宝前往拜贺。王杰特为此赴京答谢,他这把老骨头没经得住这一折腾,因年老多病逝于北京。王杰逝后入祀贤良祠,谥号文端。嘉庆皇帝评谕他:"先朝誉旧,久直内庭,忠清劲直,老成端谨。"

"文见长,清风两袖,不畏权贵;端品高,直道一身,敢斥邪恶。"王杰祠联是对其一生清风两袖敢斥邪恶的最好评价。

作者: 彪彪    时间: 2011-2-22 10:42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1-2-22 10:45
刚正不阿 不畏权贵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