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又看见一篇关于笼钩的好帖,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传奇他爹    时间: 2011-2-13 19:14
标题: 又看见一篇关于笼钩的好帖,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代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北京城的养鸟之风发展到了极致,各种关于鸟具的生意异常兴隆,竞争愈发激烈。在‘郭字钩’“一统天下”的道光晚期,陆续出现了几位制作手钩的名家,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姓赵的匠人【非西直门老赵】,其人大名年龄已无从考证了,只知后人都称他为‘小赵’,他制造的手钩被冠以‘赵字钩’或‘赵家钩’,他在手钩的制作工艺上吸取了‘伊字钩’和‘郭字钩’的长处,制作出的钩子,钩苗,钩勺尺寸适中,更加与当时流行的‘淀颏笼子’‘黄雀笼子’相匹配,更主要的是改进了传统手钩的‘缠脖’,把‘伊字钩’和‘郭字钩’所用的‘外缠’技法改进为‘内缠’,缠丝稍细,缠得更加细密紧实,这样‘缠脖”不易松动,钩子上半部的‘钩苗,钩脖’和下半部的‘钩架子’结合的更加牢固,‘钩架子’肩膀既不是‘半圆’也不是‘直角’,是更圆滑的弧线形。在缠丝前,为了用金属丝缠出规矩的圆形脖,先多面用锉锉圆钩脖,然后再缠丝,这样缠出的‘缠脖’十分圆润规矩,看上去比‘伊字钩’‘郭字钩’美观精致许多。多用青铜,青白铜,黄铜三种材质。这样一把‘赵字钩’的成品完成后,还要打上标记,普通的是在手钩的前腿打印有‘葫芦’‘万字’形状标记,精品需在在前腿和后腿均打上‘葫芦’‘万字’标记,还有一种不仅打上‘葫芦万字’,还要打上“赵记’二字,那便一定是当时达官贵人的定制手钩,存世极为稀少。‘赵字钩’一经出世就大受追捧,风靡京津两地,无论宦门商贾凡喜好者不惜重金相求。据说当时一把普通的‘赵字钩’便要十两纹银,如是定制的精品则不少于二十或三十两,其珍稀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赵字钩’有一个显著特点,也许算得上它的弊病,就是它的‘缠脖’虽然圆润美观,但是如果多次拆装就容易出现‘折断钩腿’的现象。这是因为‘赵字钩’制作时候,过于追求精细美观,在‘钩脖’部位用锉较重,至使材料变薄,再加上当时的铜材杂质较多,硬度高却脆性大,故到了民国时期完整无损的‘赵字钩’已经奇货可居了。那个时候不要说买到一把‘赵字钩’要花费重金,就是到当时的笼子铺安装一把‘赵字钩’都要被掌柜的索要很高的安装费用。已经过世的养鸟名家周鸣彝先生1935年在北京天桥的‘宝兴笼子铺’花了一块大洋买了一张上好的鸟笼子,把自己珍藏的‘赵字钩’拿去安装在新笼子上,安装费却花了他五块大洋,据他后来讲:如果钩子的品相再好一些,安装费可远不止五块大洋。

     多少年来,‘赵字钩’在‘提笼架鸟’者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一直以来从未改变,凡拥有者都以之为炫耀,更视若珍宝。据说‘小赵’到了光绪年就不在制作手钩了,他的名头被口口相传了一个多世纪。
作者: 配件    时间: 2011-2-13 19:21
学习。谢谢了。
作者: 阿九    时间: 2011-2-13 19:39
赵字钩百年流传好口碑实在不易!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11-2-13 20:26
好帖子,让人长知识!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11-2-13 20:36
谢谢分享。  
作者: 3629175    时间: 2011-2-13 21:22
好帖子,   
作者: bg6qlv    时间: 2011-2-14 02:43
好文章,谢谢了!
作者: CHI    时间: 2011-2-14 10:58
让人长知识!
作者: 传奇他爹    时间: 2011-2-14 16:12
谢谢关注,还有下集!
作者: 老戴、daiming    时间: 2011-2-14 16:21
好帖子!谢谢分享。
作者: 南湖烟雨    时间: 2011-2-14 17:01
笼具典故----听楼主娓娓道来。
作者: 唐王爷    时间: 2011-2-15 09:18
进来学习了解一下。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1-2-15 10:37
好帖子学习!
作者: 公泰成    时间: 2011-2-15 21:51
谢谢分享
作者: sy郭老师    时间: 2011-2-15 21:59
谢谢“传奇他爹”,期待下集。。。。。。
作者: 西山王    时间: 2011-2-16 06:11
学习,欣赏,感谢
作者: 天马天鸟    时间: 2011-2-16 16:58
学习学习
作者: 偶列    时间: 2011-3-8 09:23
学习,欣赏,感谢
作者: 锋速边缘    时间: 2011-3-8 18:09
好帖子,长知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