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河南收藏家破解千年铜镜不锈之谜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12-30 20:04
标题:
河南收藏家破解千年铜镜不锈之谜
中国青铜文文震惊界,近年来,铜镜艺术备受关注,除了它那精美的铸帛工艺和纹饰的文化意蕴令人赞美之外,对于深埋地下数千年后,至今仍不锈蚀,着实是个不解之谜,古人是用什么手段防锈的呢?同样是古铜镜,何以又有黑色(墨漆古)和银色(水银古)之分呢?在文博界,青铜器上的锈斑被称之为无法“治愈”的“癌症锈”,甚至有人认为,锈斑是世界重大的“世界性难题”。
河南古铜镜收藏家李怀通,在二十多年的收藏、研究中发现,古铜镜不锈与青铜器的“癌症锈”病的原因相同,只因一种金属元素——锡,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古人的烧铸铜镜离不开锡
《淮南子·修务训》中有明确记载:“明镜之始下型,朦然而未见形容,及其扢以玄锡,摩以白旃,须眉微毫可得而察。”《吕氏春秋·达郁》中也有早先秦两汉时,人们是用白毡蘸着“玄锡”来磨镜开光的记载,汉镜就曾有“和以银锡清且明”、“和以玄锡清而明”的铭文。
宋元以后兴起的“磨镜业”,便有了磨镜药之说。明代的冯梦祯在《快雪堂漫录 》中说:“铜镜铸成后开光:药,好锡一钱六分,好水银一钱。先投锡,次投水银,取起,入上好明矾一钱六分,研细听用。若欲水银古,用明矾水银等分,入新锡烧成豆腐渣状,少许涂镜上,火烧之。若欲墨漆古,开面后上水银完,入皂矾水中浸一日取起。诸颜色需梅天制造。上色后置湿地一月方外移 动,则诸颜色与秦汉物无二,白汁不能落矣。”
由此可知,控制水银古和墨漆古的关键是温度。制白色的水银古镜需“火烧之”,使之形成白色的二氧化锡,制黑色的墨漆古镜不须火烧,即形成黑色的一氧化锡。元代陶宗仪在《辍耕承》中说:“制伪古铜器之法以水银杂锡末,即今之磨镜药也。”
科学揭开不锈之谜
对“玄锡”究竟为何物,认识却很不一致。有的著作说是铅粉,有的说是水银,有的说是铅粉和银的混合物,有的说是水银和锡的混合物。李怀通说这此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因为铅和锡的硬度都比铜大,古人也无法使铅变成粉,水银是在玄锡进行表面处理的基础上,在镜面作反光材料。现有汉、磨铜镜实物证明,反光的水银层已全部脱落,而玄锡进行的表面处理依然如故,说明玄锡如水银并非混合在一起的。
为了弄清“玄锡”到底为何物,李怀通查阅了大量资料,直到几个月前查到大百科全书,整整困扰他长达十年之久的疑惹才完全明白。原来古人所说的“玄锡”即为现代冶金学称之为“灰锡”。
作者:
雪酢仁
时间:
2010-12-30 20:07
学习了!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12-30 20:26
学习了千年铜镜不锈之谜!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10-12-30 20:28
学习了
作者:
草帽
时间:
2011-4-29 09:47
把钩子也用这工艺!
作者:
庄户人
时间:
2011-6-19 08:47
真开眼了
作者:
高原一秀
时间:
2011-6-19 08:58
谢谢分享!
作者:
天府四少
时间:
2011-6-19 12:11
学习拜读了.......
作者:
一支笔
时间:
2011-6-24 10:21
认真学习河南收藏家破解千年铜镜不锈之谜 谢谢
作者:
燕山727
时间:
2011-6-24 10:39
作者:
cayenne
时间:
2011-6-29 23:46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