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从唐代到清代缂丝的特点与鉴赏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12-28 13:49
标题:
从唐代到清代缂丝的特点与鉴赏
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之称。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品中的精华,在明清两代为帝王御用,为皇室所垄断。与其它的丝绸工艺品相比,缂丝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它不但可以用作鉴赏收藏,实用性也非常强,由于缂丝使用特殊的工艺制成,它还可以用来制作成服饰、手卷等制品。缂丝的强度远远高于任何的丝绸类工艺品,历代存留至今的丝绸艺术品,属缂丝保存的最为完好。
苏州缂丝艺术品自唐至今,在艺术造诣上形成了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特点。宋代的缂丝,在技法上运用“环缂”、“平戗”、“木梳戗”、“披梭”和“笃门闩”运戗等方法,使画面色彩浓淡自如,给人以美的享受。当今的缂丝艺术品,在继承传统缂丝技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唐代缂丝
唐代的缂丝多为丝带等实用品。缂织技法主要受织成锦和纬锦方法的影响,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即“水路”。此外,还有掼缂、构缂和搭棱等几种缂织技法。唐代缂丝的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故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线作地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装饰性。
有的缂丝在织造工艺上带有缂毛的遗风,与西北地区的缂毛技术也有着明显的一脉相传的关系,但其图案却呈现典型的中原风格。可见,唐代缂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宋代缂丝
北宋的缂丝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缂丝技法,但花纹比唐代更精细富丽,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力求实用。创造了“结”的戗色技法,使花纹更加富于立体感和装饰性。北宋的缂丝多用作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从宋晚期开始,由于皇帝的喜爱和受宫廷院画的影响,加速了缂丝从装饰、实用领域脱窠而出并向欣赏性艺术品转化的过程。如宋徽宗曾派宦官到江南去搜刮缂丝佳品,还亲笔在一幅“碧桃蝶雀图”上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缂)丝难。更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到南宋,缂丝超越实用工艺品的范畴,转向了纯粹欣赏性的艺术化的创作,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缂丝艺术发展史上,即令后世千年间也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缂品已能灵活运用损、构、结、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和参和戗等多种技法,能“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缂品大都摹缂唐宋名画家的书画,表现山水、楼阁、花卉、禽兽和人物,以及正、草、隶、篆等书法。缂丝作品的风格日趋写实,细致入微,形象生动;纬丝色彩不断增加,丝丝人扣,纹理匀细。明张应文《清秘藏》评价说:“宋人刻丝不论山水、人物、花鸟每痕剜断,所以生意浑成,不为机经掣制。”缂丝界出?@裏?@5?$济?耸榛?拇蠹遥?炜巳帷⑸蜃愚?闶瞧渲械那坛?K?堑淖髌罚?獠南と≡禾寤*???莶煌?奈锵螅?∮檬室说乃肯撸?榛畲?砦乘康乃山簦?硐只?嫘巫吹淖?嗥鸱??技技???桑?言?髂$嫉梦?钗?ぃ?鹑籼斐桑?浼±碇矢兄?溃?惺备?び谠?鳌K?撬?〉玫溺*恳帐跛?胶统删椭?撸?俺浦泄?糯?*恳帐醯尼鄯逯?鳎?莨酆笫犁*孔髌罚?材鸭?銎溆艺摺?/p>
■元代缂丝
元代缂丝一反南宋细腻柔美之风,具有简练豪放、古拙苍劲和浑朴写实的特点,而对华贵金色的喜崇使织物内加金线的作法引领一代风尚,独具时代特色。缂丝作品多盛行制作与佛教和祝寿有关的挂轴,多采用金彩。
元代缂丝由于未能很好地继承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技术和艺术水平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但乌鲁木齐盐湖出土的缂丝花卉熟练地运用了戗色法,增强了花朵的层次感;还使用了单双子母经,使断纬和经线的结合更加牢固,并突出了绘画上的勾勒效果,这是前代缂丝中并不多见的技法。缂丝《东方朔偷桃图》轴和缂丝《八仙拱寿图》以人物故事为题材,构图简练,幅面宽大,这也是元代缂丝区别于前代缂丝的一些新变化。
■明代缂丝
明代缂丝的技术水平在继承宋元缂丝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缂丝技法除继续沿用宋元的损缂、构缂、搭棱、结、刻鳞、长短戗、包心戗、木梳戗和参和戗等之外,创造了装饰味很浓的凤尾戗,即由两种色线交替缂织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线条的戗头一排粗钝一排尖细,粗者短,细者长,粗细相间排列,因形如凤尾状而得名。还创造了双子母经缂丝法,即用一根纬线在两根经线上缠绕,其特点是在织造时可以随作者的意图安排画面的粗细疏密,也可以
明代缂丝的技术水平在继承宋元缂丝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缂丝技法除继续沿用宋元的损缂、构缂、搭棱、结、刻鳞、长短戗、包心戗、木梳戗和参和戗等之外,创造了装饰味很浓的凤尾戗,即由两种色线交替缂织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线条的戗头一排粗钝一排尖细,粗者短,细者长,粗细相间排列,因形如凤尾状而得名。还创造了双子母经缂丝法,即用一根纬线在两根经线上缠绕,其特点是在织造时可以随作者的意图安排画面的粗细疏密,也可以
元代缂丝一反南宋细腻柔美之风,具有简练豪放、古拙苍劲和浑朴写实的特点,而对华贵金色的喜崇使织物内加金线的作法引领一代风尚,独具时代特色。缂丝作品多盛行制作与佛教和祝寿有关的挂轴,多采用金彩。
元代缂丝由于未能很好地继承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技术和艺术水平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但乌鲁木齐盐湖出土的缂丝花卉熟练地运用了戗色法,增强了花朵的层次感;还使用了单双子母经,使断纬和经线的结合更加牢固,并突出了绘画上的勾勒效果,这是前代缂丝中并不多见的技法。缂丝《东方朔偷桃图》轴和缂丝《八仙拱寿图》以人物故事为题材,构图简练,幅面宽大,这也是元代缂丝区别于前代缂丝的一些新变化。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12-28 14:16
学习了解
作者:
九木
时间:
2011-1-2 01:44
路过 学习了!欣赏了~!
作者:
漫步风中
时间:
2011-1-5 09:44
了解,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