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刻石的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12-28 13:30
标题:
刻石的历史
凡有文字之石,大家习惯称作“碑”,其实碑只是石刻文字的一种,刻碑于汉代兴起,在此之前的石刻文字,称为“刻石”或“碣”。
刻石之名由来已久,比碑更为古老。宋初出土的战国时代秦国的《诅楚文》应该属于刻石,文字属籀文系统。《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峰山,立石,与鲁诸生议,刻石颂秦德。此后就把秦始皇为了使自己的公德万代流传而刊刻的6块石头称为刻石,即《泰山刻石》、《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之罘刻石》等。《说文解字·叙》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承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泰山》等刻石上的字体就是小篆,据说出自李斯之手笔。小篆是秦始皇在李斯的帮助下对古文字进行的第一次官方的整理和改造,所以《泰山》等刻石上的小篆无论在汉字史上还是书法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小篆虽然是秦代由国家规范的正体文字,但它并没有摆脱古文字线条繁复、体势拘束的格局,不便书写。故与小篆同时,民间却开始流行一种解散篆体的隶属。汉兴而承秦制,隶属得以更快地发展并广泛应用。但西汉时无论较少见的篆书还是多见的隶属,一般用于匾额和简策,刻石很少见。其中最早的是《群臣上寿刻石》,是一竖行篆书,字已含有明显的隶属味道。此外的西汉刻石皆为古隶,即无波磔的隶属。《莱子侯刻石》全文35字,是西汉刻石中字数最多的。另外还有《五凤二年刻石》、《鲁北陛刻石》、《霍去病刻石》、《广陵中殿刻石》、《麃孝禹刻石》、《杨量买山刻石》等。
现在流传下来的刻石,比较著名的有:石鼓文,秦始皇刻石和河北平山县的战国刻石。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12-28 13:39
学习了解
作者:
北方清雪
时间:
2010-12-28 15:04
刻石是中国古文字和古代雕刻艺术的结合。
作者:
晕乎迷糊
时间:
2011-1-4 12:16
刻石的历史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