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象牙收藏及象牙制品的鉴识(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12-27 16:00
标题:
象牙收藏及象牙制品的鉴识(图)
象牙专指大象的门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由磷酸钙和有机体构成的类似骨的材质原料。这种材质因富含弹性硬蛋白,从而导致整个牙体洁白纯厚,质地细腻润滑,且富有弹性,光泽度也非常好。上述因素使象牙具备了极佳的视觉效果。象牙的硬度在4.85左右。长度大小不一,据说最长的象牙可达九尺。根据象产地的不同又可分为非洲象牙和亚洲象牙。其中非洲象牙硬度及质量较亚洲象牙略高;而亚洲象牙色泽较白,较之非洲牙亦不易产生裂纹。
象牙的形状呈圆锥形。整支象牙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为空心,称之为管口。另外三分之二的地方为实心,是牙质最好的部位,也是用于制作和雕刻的最好的原料。在细腻光润的牙体上,有许多天然纹理。从纵抛面上看,可看到如同树木年轮似的浅淡的纹线;在横切的断面上,可以看到从牙心向四周扩展的交*纹线。这些纹线如同菱形的网状,越向外纹线越粗,这一特点被称之为“牙纹”。
象牙忌干燥,最适合在干湿度在55-70度间保存。在正常的室温下也不需要特别的保养。经常对象牙把玩、抚摸,会自然在牙体上形成一层氧化膜,使象牙开始泛出淡淡的黄色,行内人称之为“包浆”。这种淡黄的色彩使象牙更加讨人喜爱。在室温条件下存放了一段时间的象牙因受温湿度变化影响有时会出现粗细不一的裂纹,但裂而不断,形成或竖条状、或横条状、或圆圈状的黑线纹。年代久远的象牙基本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历朝历代的象牙爱好者并不以此为憾,反而认为这是一种美。中国的古玩行一直将象牙特有的这种黑线纹称之为“笑纹”。从起名中便能看出古人对其的褒奖之意。
由于象牙比较稀少,因此自古就有仿造品。仿品中以象骨、牛骨、驼骨、鱼牙、鹿角、树脂胶合成品为主。在鉴别时需小心谨慎。大致的经验是其它动物骨制成的仿品,普遍具备骨头特有的棕眼(亦称“骨眼”),所以显得比较粗糙。且骨、角制品没有象牙的天然纹路,整体色泽也较真牙为暗。即使是在经过漂白后,也不能达到象牙的光洁滋润之态,硬度也比象牙脆。鱼牙则从重量上远较象牙为轻,一经把玩便已露出马脚。至于由石粉、树脂胶等原料合成的人工象牙,虽经人为做出“牙纹”,但在放大镜的观察下,就会发现纹路过于死板,并有凹凸之感,极易识别。加之合成料质地较软,用刀微微划刻,就会有粉末落下。
由于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非常适合工艺制作及雕刻。又由于牙纹美观,洁白光润,牙地醇厚,雕刻或制作出的成品给人以高贵、成熟、稳重之感。特别是历代的先民们赋予了象牙许多美好的想象及寓意,使得象牙成为非常贵重的特种工艺制作材料,数千年来深受人们的热爱。
提起对象牙美好的想象和寓意,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形成。当时人们视象牙是财富和尊贵的象征,对象牙制品倍加崇爱。如尊者头下腰间殉葬的象牙琮、象牙管;士大夫佩带的象牙佩饰皆是用以显示身份的象征。提到贵重,牙之贵重体现在以牙或牙制品作为互赠品的规格上。《战国•齐策》就有:“孟尝君出行,至楚,献象牙床”的记载。在中国历史上象《战国•齐策》所记述的关于将象牙作为国与国相互赠送的贵重国礼,或作为珍贵贡品进献给朝廷的文献和档案记载非常多。汉朝郑玄在《周礼》一书中对周朝的“八材”就有这样的注解: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镂,革曰剥,羽曰析。磋象即指象牙雕刻。隋朝的李斯在《谏逐客令书》中也将“犀象之签”与“昆山之玉”、“明月之珠”、“夜光之璧”并列。“犀象之签”指的就是牛角和象牙。
由于象牙的特点一直与上层社会的审美价值观相符,且这种认可从未因朝代、民族的变更而废止或衰落,所以不同的时代都有较杰出的牙制代表作品传世。如一九七三年浙江余姚出土的制作于七千余年前河姆渡文化时期的“象牙双凤朝阳饰件”,一九七六年河南安阳殷(商朝)墟妇好墓出土的“刻夔纹镶松石象牙板杯”,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唐朝“鸟兽花纹镂牙尺”,以及从商周时期开始并一直沿用到明朝的、代表官员身份和地位的“象牙笏板”等等数不数
作者:
静房山人
时间:
2010-12-27 16:21
好帖,学习了。
作者:
靛颏朴人
时间:
2010-12-27 17:07
真的假的都买不起
作者:
红蓝领绣
时间:
2010-12-27 17:12
版主辛苦 学习了
作者:
漫步风中
时间:
2011-1-4 15:24
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