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苏轼的《书和靖林处士诗后》 [打印本页]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1-17 10:29
标题: 苏轼的《书和靖林处士诗后》
苏东坡的书法艺术特色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深,早年学王羲之父子,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又结合魏、晋人浑厚朴拙风貌,创立了自己的书体。其字体势宽博,媚中带骨,用笔丰腴跌宕,俊秀而端庄,深得飘逸潇洒之趣。到晚年又学李北海,于凝重厚实之中,又添豪劲。笔墨老辣、不拘形迹、姿态横生,达到了平淡中见天真的更高境界。
     苏轼注重笔画内在刚健,追求“锋藏画中,力出字外”,“如棉裹铁”,显示出外柔内刚,藏巧于拙的苏字特色。主张“直抒胸中蟠郁”,强调“意”和“韵”,要求学习前人不追求形似而注重神韵,这是苏轼书法创作的思想基础,也是形成苏字独特艺术风格的内在因素。
        在书法理论方面,他主张“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是无道也。”对于真、行、草大小气势、结构,认为“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至于笔法、墨法,主张“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还运用卧笔、聚墨等技法,自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体现出苏轼书法鲜明的个性风格。黄庭坚在《山谷集》中评价苏东坡为“本朝善书 自当推为第一”,后世尊苏轼为“宋四大家”之首。


        和靖处士既宋代诗人林逋,诗书皆佳,一生不仕不娶,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死后宋仁宗谥为“和靖先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是他留下的千古名句,也是他对梅花和自己人格的真实写照。豪放不羁、才情纵横的苏轼对林逋的品行很是敬仰,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为林逋的诗写了《书林逋诗后》的名篇。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歩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巳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8-1-17 11:09
有图的文!图文解说!谢谢!
作者: 兴安百灵    时间: 2008-1-22 22:20
好贴啊;苏东坡的书法艺术是值得我们收藏和学习的,老兄在那找到的画啊,要是原版就之银子了。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8-1-23 09:23
[s:2] 俺来看看老马!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1-23 21:42
引用第2楼兴安百灵于2008-01-22 22:20发表的  :
好贴啊;苏东坡的书法艺术是值得我们收藏和学习的,老兄在那找到的画啊,要是原版就之银子了。
         在海口苏公祠照的,我可没有真迹。
作者: 内蒙老马    时间: 2008-1-23 21:45
老张哥来了  欢迎啊
作者: 天马    时间: 2008-5-26 17:14
苏轼是个罕见的全才,欣赏一下他的作品。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