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剃头挑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鱼
时间:
2007-3-25 23:19
标题:
剃头挑子
看过小说《林海雪原》的人都记得,土匪联络副官栾平,以“小炉匠”的公开身份,在山里山外东走西窜,收集情报、联络同伙。这种“小炉匠”在旧时东北是一行很常见的手艺人,人们又称为“焊洋铁壶的”。因为他们在走街串巷时的吆喝就是“焊洋铁壶咧——修理白铁锅”。“洋铁”或制器具,都是清末民初以后才在民间普遍使用的,所以这一行手艺的历史并不太长。
小炉匠的生意,就是为各家各户及茶馆饭铺修理炊具和器皿,包括用白铁(过去称洋铁)和铝制成的壶、桶、锅、盆之类。有的还能修理箱柜上的钌铞儿、拉手及香炉、烛台等铜锡小什件和器具。这些被修补的东西,大多是老百姓家每天靠它烧水做饭、自己又不能制作的生活日用品,价钱虽不太贵,却不能出了毛病就花钱换新的。因此小炉匠也就成为人们经常用得着的职业。
小炉匠的挑子与剃头匠的挑子有一个共同点——头热。剃头挑子热的一头是为剃头刮脸烧热水的火罐,小炉匠挑子的一头则是化焊锡用的火炉。为保证炉火烧得旺,在使用时还要连接一个风匣。所以人们常看到揽到活的小炉匠在忽达忽达的拉风匣。作这两样外,挑子上还有装煤炭的口袋、修补用的铁片、铝片,再就锤子、砧子、钳子、铁剪子、烙铁、焊锡、焊水(镪水)、锉刀等常用工具和干活时用的小板凳。
修补锅、壶是小炉匠们干得最多的活。因为这两样东西不权天天用,而且要在火上烧,常出现的毛病是漏底或耳子、提梁开焊开铆。补洞、换铆钉、甚至换锅底都是小炉匠的基本技术。这门手艺的要求,不仅是把坏了的器具修好,而且还要修得结实,外观整齐利索,尽量少留痕迹。干这行的人,常常是四五十岁,穿着不新不旧的衣裳,干活时系着围裙坐在小板凳上敲敲打打,旁边往往还围着几个孩子在看热闹。如果按收入衡量,小炉匠也只能算是勉强维持一家温饱的穷手艺人。通常是走路费的劲比干活还多,因为很少有人会抱着坏锅漏壶跑几里地去修理,小炉匠必须在街巷村屯的住户中寻找生意,每天挑着担子走十几、二十里路并不新鲜。干一件活的收入虽多少不等,但却有一个基本的尺度,就是价再高也不能超过所修物品市价的一半,否则人家就花钱去买新的了。再加上每次所用的煤和焊接材料都是有成本的。因此他们和一些同类的手艺人一样,只能凭手艺吃饭,而不能靠手艺发财。
作者:
丰-翎-堂
时间:
2009-8-2 15:31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