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媒体报道中的煤老板
[打印本页]
作者:
野山
时间:
2008-1-5 12:36
标题:
媒体报道中的煤老板
河南煤老板用40辆奔驰娶儿媳 车队绵延3里
昨日中午12时许,新密市民申先生驱车回家,走到该市东大街,他发现车辆拥堵,前方传来鼓乐声。他把车靠边,跑到前面看到一个由清一色黑色奔驰组成的迎亲车队,车队最前面是由40人组成的乐队。
车队从队前一眼望不到队尾,刚开始,申先生还以为只有十几辆车,他仔细一看,每辆车上还贴有序号,车队按序号排队,最后一辆车的编号为40号。
申先生估计,按每辆车占4米路面计算,该车队就有1600米长。他用秒表计算,车队完全通过一个十字路口,大约15分钟。时值中午交通高峰期,车队过后造成了交通堵塞,执勤的民警在经过的路口疏导20多分钟,路口才恢复正常通行。他看到,直到出城区,乐队坐上车,车队才加速行进。
执勤交警介绍,上午10时左右,迎亲去的时候车队已经从市区通过一次,我们好一阵疏散交通。因民间传统婚俗的影响,交警出于人性化执法,并没强行割断车队,但给很多人造成不便。他希望办喜事的人家在自己高兴的时候,也给别人留点方便。
事后,申先生了解到,车队是当地一个煤老板为娶儿媳张罗的。河南商报
作者:
野山
时间:
2008-1-5 12:37
标题:
华尔街想替山西煤老板管钱 门槛是500万美元
来源:环球时报
随着中国近年来大批富豪的涌现,一向嗅觉敏锐的华尔街银行家们悄悄瞄上了他们的钱包,不仅专门在美国设立服务于中国富豪的部门,还为此特地招揽会说中文的专业人才。有评论说,现在的中国富豪才终于开始享受国际水平的服务。
理财服务的门槛是500万美元
“我们这个部门设在纽约总部,刚成立不久,主要是为中国顶级富豪提供私人资产管理服务,这在华尔街还是第一家。”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华尔街银行家G先生略带神秘地向记者透露,“中国富豪越来越有钱,且绝大多数都是新兴的第一代富豪,很快就面临着交班和退休的问题。
他们为企业找接班人的同时,也要为个人财产找个好管家,让私人财产保值增值。我们这个部门的成立,就是要为他们提供海外私人理财和投资顾问服务,如果有需要,还可以为他们度身打造私人基金。”G先生一再叮嘱,不要透露他们公司的名字,“现在还不是大肆宣传的时候,要静悄悄地做,否则一传出去,大家就会一窝蜂地来竞争。”
为中国富人提供个人理财服务,乍听起来似乎并不新鲜,一些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早已开始为中国富人们提供此类服务。在香港,汇丰银行的“卓越理财”和香港中银的“尊贵荟”也在服务着中国富豪们。“但是在纽约华尔街总部专门成立这样一个部门,我们还是第一家。”G先生说:“我们的门槛很高,瞄准的是中国富豪里的顶尖人物,即愿意拿出500万美元以上的现金交给专业机构打理的人。我们最欢迎像山西煤老板这类的有钱人,他们有钱却缺乏专业理财知识和投资渠道。此外还有上市公司的民营企业家们,企业上市后,他们不得不把企业资金和个人资产明确分开,需要有专人为他们打理私人财产。”他表示,中国金融机构的私人理财刚起步,投资品种和渠道还较少,在这方面美国的金融机构经验丰富,因此交给他们这种全球数一数二的国际级金融机构理财,中国的富豪会更有信心。“最关键的是,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都在投资银行工作过十来年,经验非常丰富,而且都会讲中文,服务起来会很亲切。”
在华尔街银行家眼里,如今的中国富豪已经开始跻身“国际水平”。根据美林公司发布的2007年“亚洲区财富报告”,中国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豪约34.5万人,仅次于日本,居亚太区第二,其中将近5000名超级富豪的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事实上,据记者了解,觊觎中国新兴富豪的,在华尔街又岂止G先生所在的那家银行,只不过大家都在低调进行。
号召房产中介学中文
除银行外,一些房地产交易公司也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来中国投资者的到来。Grubb&Ellis公司的客户经理李红梅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员工以犹太人为主,我是公司招的第一位华裔员工。我要为中国来的企业和个人提供美国房地产方面的专业意见和服务。”戴维•希尔是芝加哥希尔建筑公司的主席,他在不久前召开的房地产行业会议上,甚至建议房屋中介都去学习中文。
来自中国的图先生今年7月通过当地的房产中介公司以120万美元的价格在曼哈顿的SOHO区买下一套500多平方英尺的高级公寓,图先生说,“拥有一个曼哈顿的地址是种身份的象征,它证明我有足够的财力,同时也有助于我在商业伙伴中得到信任。”李红梅说,公司接到的中国买家的案子越来越多,前段时间还接待了一个中国富豪俱乐部,“他们问得很详细,看起来对投资纽约的房地产很感兴趣。”
华尔街券商设立中文网站
除了理财和房产中介服务,华尔街的券商和股票资讯公司也在争抢中国富豪。在股票投资方面,华尔街的券商们正在悄然准备着迎接中国大户的到来。近年来,来美国开设证券账户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他们买卖频繁,交易额大,深受券商的欢迎。除华人开办的证券公司外,今年以来,美国本土的证券机构也纷纷开始提供中文服务,除开设中文交易网站、提供中文界面的交易平台和财经新闻外,还增聘了会讲中文的交易员。美国万通证券董事长崔英告诉记者,中国投资者上网就可以开设美股账户,然后上网或打电话就可以买卖美国股票,非常方便。
作者:
野山
时间:
2008-1-5 12:38
标题:
重庆万盛一煤老板家祖孙三代被灭门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重庆12月18日消息(记者刘湛)重庆万盛区公安分局1天对外宣布:万盛“12·15”特大杀人案历时31小时告破。
15日上午,万盛区万丽花园保安王保昌下班回家,发现妻子、儿子和孙子三人倒在血泊中,已经死亡,随即向万盛公安机关报案。
鉴于案情重大,万盛警方立即向区领导和市公安局刑警总队进行了报告。市公安局刑警总队与万盛公安分局联合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3小时内就锁定了住在死者隔壁的吸毒人员岳桂嵘有重大作案嫌疑。
16日,专案组锁定犯罪嫌疑人岳桂嵘在巴南界石农贸市场一茶馆内的牌桌上,便衣民警进入茶馆后,以查赌的名义将茶馆内的人员全部集中在一起。岳桂嵘的个子比较高,民警一眼就认出他来。据巴南区警方介绍,抓捕时,岳桂嵘根本没有意识到民警是冲着他来。
犯罪嫌疑人岳桂嵘交待:13日,他回到万盛父亲家。两天后毒瘾发作,便打起了隔壁邻居煤老板况立愧钱财的主意。15日凌晨4点,岳桂嵘借助况立愧家阳台悄悄翻进况家。正准备实施盗窃时,不料况家的一条小狗发出叫声,惊醒了熟睡的主人。岳桂嵘遂起杀意,将一家三口老小全部杀害。搜得600余元现金和手机、手表等物后,逃往巴南界石。
作者:
野山
时间:
2008-1-5 12:40
标题:
山西煤老板迅速“崛起” 不被认可的新晋商?
如今提起山西,最火的词语莫过于“晋商”和“煤老板”了。晋商曾经在中国明清时期辉煌了500年,而作为商人的一种,新时期的山西“煤老板”是不是可以称得上新晋商,人们各执一词。
山西煤老板:迅速“崛起”的山西商人
仅仅三四年时间,随着煤炭形势的好转,一个特殊的群体--山西煤老板开始出现的人们视野中:
2005年,某媒体爆出一个轰动性新闻:山西煤老板一次集体购买了20辆悍马汽车。此新闻一出,舆论一片哗然。后来尽管当地一再否认该新闻的真实性,但山西煤老板却因此而“名扬天下”。
此后,煤老板就成了“暴富”的代名词。
接着又有媒体爆出:1999年以来的北京国际车展,每届都有神秘观众买走豪华展车。而且基本上都是山西的煤矿老板们,他们全部用现金提货。
又比如,有媒体报道山西煤老板们已经组成了一支投资北京高档房产的生力军,他们钟爱配套设施齐全的低密度住宅,在购房时多以现金交易为主。另外,在上海、天津甚至广州、深圳、海南等南方地区也能发现他们购房的身影。
在北京出差,当周围人获知记者是山西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你们山西煤老板把我们北京的房价都炒高了。”
而在山西煤老板阔气奢侈声震“江湖”时,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矿难又为他们的名声添了许多“煤灰”。
2005年3月19日12时15分,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细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爆炸波及相邻的康家窑煤矿,当时上报被困人数为69人,后核查为71人,最终确定72名矿工被困并全部遇难……
2005年10月31日16时50分,山西忻州市所辖原平市(县级市)梁沟镇坟合峁煤矿发生瓦斯事故,井下作业13人全部遇难。事发后,矿方自救人员6人入井施救,查明共有17人遇难。
2006年5月18日,山西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56名矿工死亡。
2007年……
不被认可的新晋商?
这些迅速崛起的煤老板,他们到底是不是新晋商?
什么是晋商?山西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高春平告诉记者,晋商,从字面意思理解是指山西商人。
晋商曾在明清时期驰骋商界数百年,足迹遍天下、纵横欧亚数万里。
而近两年在全国热演、热播的讲述晋商百年兴衰历史的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更掀起人们对晋商诚信精神、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等追捧。
针对以上理解,煤老板是不是新晋商也有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小民话晋商》的作者、经济学家梁小民曾公开表示:“昔日乔家大院乔家的节俭、诚信,是晋商精神的代表。今天的山西大商人多是煤老板,奢侈浪费成风,已丢失晋商精神,不算晋商!”
高春平则认为,新晋商范围很广--凡是具有山西籍的,都可称晋商。他表示,煤商的崛起是时代的产物,他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社会资源,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将之排除在新晋商的门槛之外显然不合适。
一些学者则表示,新晋商的概念相当模糊,在商人的概念中会有多种的商业往来,而煤商们则大多仍只是处于订单销售阶段,新晋商不包括煤商也会有这种考虑,但显然不应该将之排斥在外。
煤老板应向“老祖宗”学什么?
高春平认为,虽然山西煤老板是时代的产物,但如果他们要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需要向老祖宗学习的。
据介绍,晋商的老祖宗们,曾艰苦奋斗,离乡背井,闯荡市场。他们在“茶马古道”上,贩茶于福建、湖南,销售于大漠之北,千山万水,沙漠瀚海,夏则头顶烈日,冬则餐冰饮雪,把生意做大做强,称雄商界;他们“诚实守信、义利并举”的儒商精神,支撑着山西商业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诚信义利已经成为明清晋商的金字招牌,并内化为其经商的精神之魂;多数人热衷于慈善事业,他们乐善好施、济世惠民……
今日的山西煤老板,该向老祖宗学些什么?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8月,山西省就成立了新晋商联合会,该会还发布了《新晋商宣言》,宣言中指出,要遵循“诚信、勤奋、进取、敬业”之理念,传承近代晋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之精神。
老晋商无疑具有优秀品质,他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晋商屹立商界数百年长兴不衰的神话,不仅是山西的骄傲,更是今天所有企业汲取不尽的精神财富
作者:
野山
时间:
2008-1-5 12:41
标题:
是谁抬高了中国的房价 山西煤老板PK深圳炒房人
中国经营报
山西人老陈在京发展多年,由于交友广泛,他位于建外SOHO (论坛 像册 户型 样板间 新闻)的办公室成了众多做生意的老乡们重要的聚会场所。而领着家乡来的煤老板们四处看房,已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上周末,我还带两个煤老板去看了‘鸟巢’旁几处有名的项目。”老陈告诉记者。“鸟巢”是明年北京奥运会主赛场之一国家体育场的通称。在他印象中,近来调控政策再度收紧导致的楼市剧烈波动,对那些有钱的老乡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山西煤老板大举进军京城楼市,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由于地缘的关系,许多煤老板的子女在北京求学和发展,这里也就成了他们房产投资的首选地点。有传闻称,北京一些知名的高档楼盘六成的业主都是山西人。
“北京的中高档楼盘经常会通过打广告、办活动,乃至利用民间渠道组织推介会等等,到山西去卖楼。”老陈说。看盘次数多了,他也认识了一些高档楼盘的销售经理,彼此成了朋友,后者频繁出现在老陈组织的活动中。
老陈说,自己这些老乡有的是钱,根本不需要向银行贷款,也不急于抛售变现,其动机大多很简单,即保值增值。有的人甚至一口气在北京买下好几套房,全部做了精装修,但一直任其空置。
“前些年煤炭价格不稳定,他们认为买房是比较好的保值方式,他们不是冲着投资来的,也不缺那点租金收入,只是希望为资金找一个稳妥的出口。”他说。
相比之下,煤老板们对今年表现火爆的股市,却并不太感冒。由于他们大多数金融知识有限,基本不去炒股,也不怎么懂这些,大多数人一看大盘脑袋就会疼。
“我根本不关心什么房地产政策,我在北京买了好几套房子了,还打算在老家再建几栋。”一位姓王的大同煤老板告诉记者。
但在南方的深圳,来自香港的资深炒家李欣云却正在暗自庆幸“逃过一劫”。她抢在11月份当地楼市初现“崩盘”迹象前夕,把手头的5套房子全部抛出。“虽然起码少赚了20多万,可也算一次非常成功的投资了。”她有几分得意地说。
“今年深圳楼市投资气氛太浓了,前三季度楼价几乎涨了一倍,楼价太高,政府又出招打压,资金流走,楼价回调在所难免。”李欣云说。这也是她决定忍痛“斩仓”的主要原因。
“这段时间我在关注东莞、惠州的市场,”李看来对内地楼市的机会依然有信心,“深圳这次调整应该会持续半年左右,明年年中我会再回来的。”
另一位深圳本地的炒房人郭和才日子就不太好过了。最近他以只有最高价七折的报价抛售一套房子,但是看盘者众多,应价者少见。“急啊,能不急吗?我家楼下替我放盘的那家中介公司都已经结业了。”他在电话中对记者抱怨说。
让郭最头疼的是,他手头的几套房子都是靠银行按揭贷款买的。“现在每月月供就是2万元,我月工资大概7000元左右,如果不是其中3套房子租出去了,一个月都熬不下去。”
尽管如此,他依然看好深圳楼市前景,决定咬牙坚持:“必要时就再打个折,先放一两套出去。反正今年也赚了不少,相信明年楼价一定还会涨。”
作者:
野山
时间:
2008-1-5 12:44
标题:
陕北煤老板赚钱后望子女从政 阔绰只为掩饰不安
中国经济网
多半煤老板投资房地产
10月18日,府谷县在该县政府多功能厅召开了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
其中一宗7.96亩的商业用地拍出5000万元的高价,每亩均价达628万元。据了解,这个价格是我省各县拍卖单宗土地中的最高价。
买走这块土地的就是府谷最有名的高老板。“他对那块地势在必得,要是有人叫价,他还会出更高的价,现在他差不多快把府谷黄金地段的地都买去了。”参加当日拍卖会的一人士说。
据了解,陕北煤老板在煤矿上淘到“第一桶金”后,选择更多的投资领域就是房地产,一些实力不强的煤老板直接在榆林、西安、青岛、北京购买房产,而实力较强的就直接在当地购买地皮开发楼盘。
对于榆林的房价过高,很多买不起房子的人都把原因归结到煤老板身上。记者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西安人说西安房价都是榆林人炒起来的,榆林人说榆林房价是神府人炒起来的,神府人说当地楼价都是煤老板炒起来的。”据了解,近70%的煤老板有钱后,首先选择的就是投资房地产,其次是将资金选择投向与煤相关的化工业。大柳塔一位煤老板说,自己除了在榆林有几套房子外,在西安、北京也都有几套房。
目前,神木、府谷等地楼盘均价都在4000元左右。
“很多煤老板认为买下很多房子,就是自己的产业,真正对于房地产的概念他们根本就不懂。”一民营企业家说,这些煤老板没有人去计算利润空间,反正自己有钱,想买就买,这样非理性的置业,结果就导致房价的飙升。他认为,府谷和神木的房价太畸形,泡沫太严重。
赚钱后希望儿子从政
府谷刘老板今年40出头,属于当地新型的一批煤老板。他除拥有煤矿外,还办起化工厂等其他产业。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自己现在整个公司是多元化发展,并非单独依赖煤矿。他认为神府一带大部分煤老板文化程度低,知识欠缺,对于其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缺乏投资意识和自信。“他们的投资要么就是继续买煤矿,要么就是与煤有关的产业,也有一部分在西安、北京等地开酒店。”刘老板说,现在府谷一些30岁~40岁之间的青年企业家,在投资上已经比较理性,这些年轻的财富拥有者,在企业经营上考虑较为长远,而且选择的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这一人群目前数量还很少。
如何将财富转移到下一代手中,他们是坐吃山空还是做大做强?结果煤老板们的意见竟是出奇地一致:不让自己儿子经营煤矿,最好是去从政当官。
齐老板今年44岁,19岁的儿子还在上学,他说:“咱自己没有文化,才去挖煤开矿,但是风险太大,我宁愿让儿子去企业做一名工薪阶层都比开矿强,最好是能从政,到政府机关上班。”他说,反正自己挣的钱足够儿子一辈子花了。
在府谷一乡镇大院,记者看到一辆凌志越野车,乡政府一工作人员称,该车价格为98万元左右,车的主人是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当记者询问他的工资收入时被告知,“一月也就几百元,连油钱都不够,关键他爸以前是开煤矿的”。
政府引导煤老板回报社会
“还是我自己文化程度低。”一直声称要转型的齐老板表现得有心无力。他说,除了煤矿,自己对其他行业都缺乏了解。他认为政府应该帮助煤老板,涉足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项目,这样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持久稳步增长。
今年3月9日,在府谷县政府引导下,一些煤老板联合资本成立了煤业集团。据悉,该公司由府谷县境内的125家乡镇煤矿和一些有一定实力的民营煤炭企业负责人作为投资主体,注册资金6亿元。
“煤业集团对于优化组合我县民营企业的资源和资本,改变煤炭企业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现状,将发挥联合优势,实施资本运营,重点进行生产项目投资,按民营化、专业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目标,集结企业群体,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资本扩张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府谷县政府一位领导在该公司成立时如是强调其意义。
此外,针对地方贫富分化、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府谷县和神木县都搞起“百矿帮百村”的帮扶活动,收效显著。据了解,府谷县开展的“百机关单位帮百村、百工矿企业带百村”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帮扶工程实施后,目前已筹措帮扶资金2.43亿元,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上。其中,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公司董事长高乃则为武家庄乡高庄则村投资6000万元;芦草畔煤矿矿长刘彪为新民镇芦草畔村投资6000万元;新田煤矿矿长王爱田为田家寨乡水口村投资1900万元;府榆煤矿矿长党忠和西岔沟煤矿矿长王旺荣共同为新民镇沙渠村投资1200万元实施移民搬迁。
与府谷相邻的煤炭资源大县神木,今年也启动“百名企业帮扶百个贫困村”的“双百帮扶”工程,在全县范围内选择189家企业与195个贫困村结成对子,进行为期3年的帮扶,让全县1/3的贫困村近10万农民受益。
“我们都是靠机遇发家致富,希望政府更多关注我们这个群体,帮助我们合理投资,回报社会,在个人致富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府谷一煤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说。
一辆名车七百多万
“走在神木、府谷街头,你一不留神就可以看到一辆辆世界名车疾驶而过,那几乎都是煤老板的,奔驰宝马没啥稀奇的,悍马、保时捷都很常见,最牛的就是单价700多万的迈巴赫,整个西北地区也没有几辆。 ”这是榆林一网友在某网站论坛里发的帖子。
2007年4月初,高老板坐着一辆奔驰S600,后面再带一辆奔驰Buerstner顶级T680房车,从800余公里外的府谷一路风尘地来到省城西安,参加中西部贸易洽谈会。有人提醒他说西安五星级宾馆多的是,没有必要带房车,高老板的回答一点都没含糊:咱就是为了摆阔,就是要让西安人知道咱陕北人有多富!
据介绍,当地煤老板在买车方面的攀比之风,已经达到畸形,张三买宝马,李四第二天就买奔驰。
今年6月中旬,由华商报社主办的“2007陕北汽车巡展”在榆林期间,越贵的车越好卖,而且购车者全部付现,丝毫也不犹豫。问其中一购车者职业时,答曰煤老板。
横山的一位高姓煤老板说出自己的实情:尽管自己也身价不菲,但买好车是一种无奈。“你开着十几万的车,人家一看就瞧不起你,谈生意就是要在势头上压倒竞争对手,坐的车不好,不请人吃好喝好,怎么还能谈成生意?”这有点印证了电影《大腕》里很经典的台词:“周围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府谷新民镇的刘老板不太同意买豪车完全是为了面子考虑的说法。他说,神府一带道路状况不好,很多煤老板买车也是出于安全,“一百多万的车安全系数就是比十几万的车高得多”。府谷另一位煤老板坦言,生意繁忙,自己一个月里差不多一半时间都在车上,车差不多成了“第二个家”,不买好一点的车,钱再多就怕没命享受了。
奢华消费也有无奈
“我们这么多的钱干啥,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喝享受。”在榆林一次会议间隙,一煤老板闲聊时的话,令在场一些政府官员颇有感慨。“个别煤老板有钱胡乱挥霍,甚至赌博、包养情妇,他们不过就是寻求一些心理的安慰。”当地一位同行说,有一次,一位煤老板请很多人去KTV唱歌,全场的酒水煤老板全包了,为了让那些陪唱的美女卖力唱歌,凡打开的啤酒瓶口插着卷起来的100元,要求哪个女的唱首歌,喝掉一瓶啤酒,就可以拿走100元小费,当晚其中一个女的就喝掉了10瓶啤酒。
记者在府谷采访时,政府一工作人员说,前些年有一煤老板为父亲祝寿,凡是来的亲戚不但不用送礼,反而还能每人得到一个200元的红包。另一名煤老板嫁女儿,嫁妆是一辆宝马车。
神木的一位煤老板也没有否认这种奢华的消费方式,但他认为很多都是为了生意上的交际需求。他说,其实吃海鲜喝烧酒时,不是陪政府领导就是陪生意上的伙伴,“现在开煤矿,要把各个层面上的关系搞好,这些钱你必须花,一个庙没烧好香,就可能对你有影响”。横山的高老板也谈到,他经常和别人打牌,从来就没有赢过,不是手气差,而是明知道能赢也要故意输,“和我打牌的都是对我有用的人,我咋还敢赢呢!”
“现在煤价涨了,煤矿也就成了‘唐僧肉’,都想吃一口,其实我们现在真的很苦,一个煤矿差不多有30多个单位在管着,谁也不敢得罪。”采访期间,每一个煤老板都这样大倒苦水。
害怕露富担心煤矿出事
采访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陕北煤老板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低调,所采访的煤老板都希望不要报道自己的全名。“主要还是怕露富,带来很多麻烦。”榆林一同行说,他此前曾报道过一个煤老板捐资助学的事情,没想到,很多人以为这个老板有钱,都跑去寻求资助。此外就是很多新闻单位也跑来,声称要宣传一下煤老板,“其实都是跑去拉赞助、要钱去了”。
府谷一煤老板告诉记者,从事煤炭行业现在尽管很赚钱,可心理压力也很大,怕矿上出事、怕村民闹事、怕行情不好。对于是否怕被人绑架勒索,这位煤老板说,怕归怕,但现在有钱的煤老板出行多坐车,完了就回家,一般人根本就找不到人,再说特别有钱的煤老板也都雇有保镖。
54岁的刘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都说我们赚钱容易,其实都不知道内情,现在的煤价比较稳定,一吨煤按照100元计算,其中30元要用来支付工资成本,30元要用来缴各种税费,10元要来支付水电等费用,剩下的30元才是真正的利润,要赚到这30元的前提条件是矿上管理非常规范,而且特别不能出任何安全事故。”
他说自己没有让儿子继续经营煤矿,主要就是风险太大,心理承受不了。煤矿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一是煤矿可能被关停,损失很大;二是自己也是穷苦出身,对那些下井挖煤的工人有同情感。
“我们这里的案件多是和煤有关的,最多的就是煤矿和周围村民的矛盾纠纷。煤价低落时,谁也不找煤矿麻烦,一看人家有钱赚,就都想方设法要捞点油水。”府谷公安局一人士说,地方经济随着资源开发而快速增长,也让社会矛盾突出,治安形势严峻,但说穿了还是“利益”在作怪。
多半煤老板投资房地产
10月18日,府谷县在该县政府多功能厅召开了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
其中一宗7.96亩的商业用地拍出5000万元的高价,每亩均价达628万元。据了解,这个价格是我省各县拍卖单宗土地中的最高价。
买走这块土地的就是府谷最有名的高老板。“他对那块地势在必得,要是有人叫价,他还会出更高的价,现在他差不多快把府谷黄金地段的地都买去了。”参加当日拍卖会的一人士说。
据了解,陕北煤老板在煤矿上淘到“第一桶金”后,选择更多的投资领域就是房地产,一些实力不强的煤老板直接在榆林、西安、青岛、北京购买房产,而实力较强的就直接在当地购买地皮开发楼盘。
对于榆林的房价过高,很多买不起房子的人都把原因归结到煤老板身上。记者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西安人说西安房价都是榆林人炒起来的,榆林人说榆林房价是神府人炒起来的,神府人说当地楼价都是煤老板炒起来的。”据了解,近70%的煤老板有钱后,首先选择的就是投资房地产,其次是将资金选择投向与煤相关的化工业。大柳塔一位煤老板说,自己除了在榆林有几套房子外,在西安、北京也都有几套房。
目前,神木、府谷等地楼盘均价都在4000元左右。
“很多煤老板认为买下很多房子,就是自己的产业,真正对于房地产的概念他们根本就不懂。”一民营企业家说,这些煤老板没有人去计算利润空间,反正自己有钱,想买就买,这样非理性的置业,结果就导致房价的飙升。他认为,府谷和神木的房价太畸形,泡沫太严重。
赚钱后希望儿子从政
府谷刘老板今年40出头,属于当地新型的一批煤老板。他除拥有煤矿外,还办起化工厂等其他产业。他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自己现在整个公司是多元化发展,并非单独依赖煤矿。他认为神府一带大部分煤老板文化程度低,知识欠缺,对于其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缺乏投资意识和自信。“他们的投资要么就是继续买煤矿,要么就是与煤有关的产业,也有一部分在西安、北京等地开酒店。”刘老板说,现在府谷一些30岁~40岁之间的青年企业家,在投资上已经比较理性,这些年轻的财富拥有者,在企业经营上考虑较为长远,而且选择的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这一人群目前数量还很少。
如何将财富转移到下一代手中,他们是坐吃山空还是做大做强?结果煤老板们的意见竟是出奇地一致:不让自己儿子经营煤矿,最好是去从政当官。
齐老板今年44岁,19岁的儿子还在上学,他说:“咱自己没有文化,才去挖煤开矿,但是风险太大,我宁愿让儿子去企业做一名工薪阶层都比开矿强,最好是能从政,到政府机关上班。”他说,反正自己挣的钱足够儿子一辈子花了。
在府谷一乡镇大院,记者看到一辆凌志越野车,乡政府一工作人员称,该车价格为98万元左右,车的主人是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当记者询问他的工资收入时被告知,“一月也就几百元,连油钱都不够,关键他爸以前是开煤矿的”。
政府引导煤老板回报社会
“还是我自己文化程度低。”一直声称要转型的齐老板表现得有心无力。他说,除了煤矿,自己对其他行业都缺乏了解。他认为政府应该帮助煤老板,涉足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项目,这样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持久稳步增长。
今年3月9日,在府谷县政府引导下,一些煤老板联合资本成立了煤业集团。据悉,该公司由府谷县境内的125家乡镇煤矿和一些有一定实力的民营煤炭企业负责人作为投资主体,注册资金6亿元。
“煤业集团对于优化组合我县民营企业的资源和资本,改变煤炭企业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现状,将发挥联合优势,实施资本运营,重点进行生产项目投资,按民营化、专业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目标,集结企业群体,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资本扩张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府谷县政府一位领导在该公司成立时如是强调其意义。
此外,针对地方贫富分化、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府谷县和神木县都搞起“百矿帮百村”的帮扶活动,收效显著。据了解,府谷县开展的“百机关单位帮百村、百工矿企业带百村”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帮扶工程实施后,目前已筹措帮扶资金2.43亿元,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上。其中,陕西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公司董事长高乃则为武家庄乡高庄则村投资6000万元;芦草畔煤矿矿长刘彪为新民镇芦草畔村投资6000万元;新田煤矿矿长王爱田为田家寨乡水口村投资1900万元;府榆煤矿矿长党忠和西岔沟煤矿矿长王旺荣共同为新民镇沙渠村投资1200万元实施移民搬迁。
与府谷相邻的煤炭资源大县神木,今年也启动“百名企业帮扶百个贫困村”的“双百帮扶”工程,在全县范围内选择189家企业与195个贫困村结成对子,进行为期3年的帮扶,让全县1/3的贫困村近10万农民受益。
“我们都是靠机遇发家致富,希望政府更多关注我们这个群体,帮助我们合理投资,回报社会,在个人致富的同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府谷一煤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说。
作者:
野山
时间:
2008-1-5 12:46
标题:
80后煤老板颠覆传统经营理念 大多在外求学多年
走近80后煤老板(财富人生)
“一次购入20辆悍马”、“斥资千万在上海购豪宅”、“山西煤老板客户占北京SOHO楼盘外省客户的首位”……见诸媒体的山西煤老板形象,日渐被符号化——狂热消费、奢华而又土气,他们被演绎成挥舞着大把钞票的暴发新贵。事实上,走近这个被媒体夸张介绍的群体,你会发现,那种混合了想象与传奇色彩的描绘,有很大的误读成分。新一代的80后煤老板,在开创自己的财富之路上,与上一代煤老板的创业和经营理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颠覆传统经营理念
镐头采煤、平车拉煤,这种近乎原始的生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影响煤矿经济效益,也直接给煤矿安全管理造成诸多隐患。年轻的煤老板们大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煤矿的管理者与决策者,80后煤老板在安全意识、制度建设、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体现出了不同于前代的思路。
出生于1983年的孝义市的煤老板萧亮,家资雄厚,独立经营一座年产50万吨的煤矿。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煤老板,只有初中文化的萧父立志要改变家族的文化背景,萧亮从小就被送往太原读书,后转往大连上学费高达10万的贵族学校,大学就读于大连一所高校的中文专业。毕业后萧亮放弃了出国学习的机会,回到家乡同父亲一起经营煤矿,两年前开始独自经营。
萧亮的煤矿刚完成设备改造,一台采煤机、数条传输带,该煤矿就由人工采煤阶段过渡到半机械化阶段。萧亮告诉笔者:“采煤机一小时就可采煤400吨,相当于一个好工人采煤40天!从工作面到坑口,最远的地方有5公里,最近的也有3公里,以往全靠小平车拉,改用传输带后,只要旁边有人看着就行。”由于经营规模较大,萧亮一心想把老煤矿改成充满现代气息的煤业集团。今年5月,他以3000元的月薪从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了两名毕业生。“本想多招几个,但好多毕业生不愿意到小地方。”萧亮有些遗憾:“煤矿的老员工全没文化,设备上去了,可操作机电设备的工人连上面的英文按钮都看不懂,更别提专业知识了。”
毕业于警校的80后煤老板康冰只有22岁,脸上还挂着一丝稚气。康冰在警校就养成了良好的纪律性,开始经营煤矿后,他发现煤矿根本没有制度可言,管理一片混乱。矿上无论谁见面都是称兄道弟,满口脏话,让他感到很不适应。他买了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开始对煤矿进行现代管理,设立了人事、奖惩、权责的具体制度。他有些得意地告诉笔者:“我这儿制度健全,快赶上国企了。”
新生代的煤老板更重视家庭。毕业于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赵华超,26岁,开着价值百万的奔驰S350。从外表看不出来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很不喜欢“煤老板”这种称呼。 毕业回到家乡后,自己开了一个小煤窑,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当时赵华超经营的煤矿,一天出产大约300吨煤,平均每天收入5万余元。
赵华超告诉笔者:80后煤老板对教育的重视超过了前代,他们的年龄尚不到30岁,但有子女的不在少数。为了让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可以将家迁到太原、北京。
与上一代煤老板相比,80后煤老板有显而易见的特点。早期的煤老板,大多是贫困农民出身,读书少,白手起家,致富过程中遇到过数不清的冷眼,直到2002年随着煤价猛涨才扬眉吐气,身家巨变使部分煤老板心理失衡,或过分压抑、或趾高气扬,他们给人的印象是有钱,但没文化,品位差。80后煤老板,多数子承父业,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大多在外求学多年。大都讲究衣着仪表,举止自信从容,谈吐时尚。
积极转型寻找机会
在笔者接触的80后煤老板中,想一直经营煤矿的为数较少,只有萧亮明确表示出这种意愿。即便如此,他仍然在北京投入1200万元购入两个商铺,为今后多元化投资埋下伏笔。大多数80后煤老板经营规模较小,有的甚至是黑煤窑。随着煤炭产业集团化的趋势及相关制度日益健全,小煤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80后煤老板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给自己人生掘得第一桶金后都积极打算转型,有些已经做出了转行的尝试。
赵华超从今年5月加快了转行的步伐。他花200多万元在省城亲贤街买了个商铺,随即又投资100多万元,同朋友合资开了间酒吧,还与国内一家著名装潢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准备进军家装业。去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高度活跃,也引起了80后煤老板的注意,甚至被视为煤矿之外又一大“金矿”。康冰去年进军股市,由于底气十足,开户就投入了近千万,高价请长春税务学院专门学金融的一位研究生替他操作。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夏冰,对山西省煤炭行业有深入研究。面对80后煤老板登上时代舞台,她认为:“出于各种原因,外界对于山西煤老板的报道不乏炒作成分,对于他们的消费方式,带有一种猎奇式的眼光。事实上,煤老板比较保守,与他们所处的大环境有关。他们在一个城市化较低的背景下创业,而80后煤老板则身处一个城市化很大的时代。首先他们学历上发生了变化,不少是大学生甚至是硕士,思路非常开阔,有些已经尝试着将产品向下游延伸,搞清洁能源等,甚至开始海外融资。经过不断整顿,2006年山西省合法的煤矿有3000余个,2007年以来只剩2000多个。今后煤炭行业产业提升速度会非常快,进而对经营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80后煤老板作为新型民营企业家,其社会意识、角色定位、经营手法比之前代都已有了很大进步。虽然文化的发展总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政府的积极推动,相信80后煤老板会向真正的‘新晋商’标准靠拢。”
作为一个新富群体,他们的经营方式与理念,都已超越了前代的界碑,打造财富之路的同时不忽略文化内涵。80后煤老板的人生格局,注定比他们的前代更为开阔高远。
(文中所涉及80后煤老板均为化名)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8-1-5 13:47
煤老板~~~~~~中国"新贵"!!!!
作者:
冷眉浪子
时间:
2008-1-5 17:23
中国农民暴发户愚昧的思想~~~
谢谢楼主报道!
作者:
铜嘴.料
时间:
2008-1-10 12:51
他们挖啦社会主义的煤,钱却装进啦资本主义的包.
作者:
老戴、daiming
时间:
2008-1-10 22:08
为富不人(仁)
作者:
紫轩阁
时间:
2008-1-10 22:12
谢谢楼主报道!
作者:
铜嘴.料
时间:
2008-1-11 15:26
谢谢楼主报道!
作者:
鸭子花
时间:
2008-1-11 19:35
一群败类··· [s:6] [s:6] [s:6]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