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中国馆掠影 [打印本页]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1 01:34
标题: 中国馆掠影
在我的游世博计划中,中国馆是必看的。只是因为其预约券太难得,世博会闭幕后中国馆又将保留下来,所以本来是不着急去的。但是,早就听说中国馆里有很多宝贝,少了他们怎么行!
  早上6点多一点,我就从家里出发了,不到7点,到了耀华路地铁站上面的外入口,就是广场外的马路上。到那一看,我的天啊,马路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不过也是,7点钟已经是太阳老高了。我想肯定没希望了。
  过了一会儿,就开始放人了,进入真正的入口处排队。这段路距离比较长,我小跑了一会儿,稍微抢前了一些。在入口处等了一个多小时,天气比较热,还是蛮幸苦的。
  在入口处,发现有个志愿者手里还拿着几张预约券,就赶忙一个箭步冲上去拿。其实是有3个人同时冲上去的,还好,每个人都拿到了。呵呵。乐坏了! 看来我的运气还不错哦。
  虽然我的预约券上写的时间是13:30-14:30,但当我按这个时间去时,我发现入口出的工作人员根本就没看,什么时间的都让进。看中国馆的人真多,在其排队区排了一个多小时,弯弯绕绕的,走了不少路。
  对于中国馆的外观,虽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我还是很喜欢的,特别是到现场看了以后。仰望中国馆,有一种很宏伟壮观的感觉。而且越靠近,这种感觉就越强烈!我还特别喜欢它的颜色。正红色,非常醒目,很跳!很有喜气的气氛!那些梁啊柱啊什么的也很好看。
  中国馆内有很多宝物。在世博会还没开园时,中国馆内“会动的巨幅清明上河图”就早已名声在外了。到现场一看,果然壮观、有趣!在它的对面,橱窗里还展示着不少个头比较小的国宝。虽然然个头小,但却是稀世珍品哦!平常很难看全的。为了减少这些国宝受光线的伤害,灯光很暗,而且要人走近时才会亮起来。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1 01:40
第一展区是探寻“东方足迹”,位于49米层。从扶梯一上来,俺就被人群夹携着到了一个多媒体播放厅。播放的影片讲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
 中国馆内的国宝很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会动的巨幅清明上河图”。它有100多米长,图中的500多个人物都动了起来,而且有白天和晚上的不同场景,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活的北宋汴梁生活场景。
其次是国之瑰宝“铜车马”。它是在陕西临潼出土的,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总重约1040公斤。其中金饰件3000余克,银饰件4000余克,车马通体饰有彩绘,主体为青铜所铸,配有一千多件金银配饰。
第一行:青铜神兽(春秋),仇英《水阁鸣琴图》(明),针灸铜人(明,湖北省博物馆藏),吹箫陶俑(东汉,上海博物馆藏)
  第二行:铜鼓座(战国),鎏金铜浮屠(唐,法门寺博物馆藏),木亭模型(唐,新疆博物馆藏),用于制作青铜器的陶范(东周,山西省博物馆藏)
  第三行:巩县窑绞胎枕(唐,扬州博物馆藏),错金博山炉(汉,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本草纲目》(明,上海图书馆藏),“清沽美酒”瓶(宋,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注子温碗(北宋,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螭耳瓶(清,上海博物馆藏),印花绢裙(唐,苏州丝绸博物馆藏),三彩载丝驼(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缂丝(南宋)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1 01:46
第二展区是“寻觅之旅”,位于41米层。采用轨道游览车,
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我们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8-11 01:50
第三展区是“低碳未来”。这是风力发电展示部分。
“低碳未来”展区的结尾部分
是500盆荷花和水帘组成的“感悟之泉”景观,占地达250平方米。四周是玻璃。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8-11 08:44
又跟版主去了一趟世愽!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8-11 09:12
     真漂亮!!!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8-11 09:43
世博会闭幕后中国馆将保留下来,太好了。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8-11 09:49
雄伟中国馆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10-8-11 19:15
宏伟,大气,自豪!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