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凤头鹦鹉 [打印本页]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0
标题: 凤头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 (Sulphur-crested Cockatoo)

葵花 凤头鹦鹉(大、中巴丹)是美丽优雅的大型凤头鹦鹉,早期走私来台的凤头鹦鹉中常能见牠们的踪影,由于天性活泼聪明,常被训练至马戏团表演,牠们在澳洲当地是普遍且便宜的宠物鸟,在许多农耕区甚至被视为农业害鸟,但是叫声大而响亮、破坏力强是其缺点 ,相近亚种约有4种,包括了Sulphur-crested Cockatoo(产于澳洲,最大型的种类,如右图)、Mathews' Cockatoo(产于澳洲)、Triton Cockatoo(产于新几内亚与希巴布亚群岛)、Eleonora Cockatoo(产于印尼境内的一些岛屿)。
体长:依亚种不同约44-51cm(17-20吋)
分布:分布在澳洲的北部、东部与南部及塔斯马尼亚、袋鼠岛,印尼的东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国王岛、艾鲁岛等,也引进一些非原生地的地方如纽西兰及数个岛屿。
整体概述:葵花凤头鹦鹉通常群居,常常数百只成群,在觅食时会各自分散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觅食,有些会在树上警戒,注意有无危险,有危险的状况时会警告正在觅食的同伴,主要食物有种子、坚果及水果、 飞行时常发出沙哑响亮的巨大叫声,有时会到农作物区觅食,造成很严重的农业损失,被视为害鸟,在某些地区的农民被允许可以猎杀破怀农作物的葵花凤头鹦鹉,也有人为了牠们的美丽羽毛而猎杀他们;筑巢于高耸的树洞中,澳洲南方的繁殖期在8-1月,北方在5-12月,一窝约有2-3颗蛋,通常2颗,30天后孵化,70天后羽毛长成;饲养葵花 凤头鹦鹉就像饲养其它的凤头鹦鹉一样,需对牠付出多一些的关心与注意,尤其只饲养一只时;牠们常常只亲近主人一人,而对他人有攻击性,可学会一些把戏,一些野外捕捉的野生鸟也可变的很驯服,公鸟的说话能力较母鸟佳;他们需要大笼舍,至少5x1.2x2m的规格,最好是6x2x2m较理想,有时巨大的叫声非常吵杂,尤其是晨间及傍晚,啃咬力很强,笼舍必须够坚固,提供新鲜树枝与玩具供咬嚼,也可消除无聊。
繁殖:
在澳洲葵花凤头鹦鹉在澳洲本土的繁殖不多,因为有许多野外的幼鸟能够合法的捕捉,因为葵花凤头鹦鹉在野外的数量算是稳定且安全(全世界总数量约有50万只以上),在繁殖期间会明显地变安静,提供的巢箱要加上坚固的金属边,可使用金属制巢箱,或将其外挂于笼外,否则强大的咬合力会严重地破坏木制巢箱 ,4、5岁以后有繁殖能力,一次约产2至3颗蛋,孵化期约30天,9至10星期后羽毛长成,有时对巢箱检查会显的敏感与不安。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1
小葵花&橘冠 凤头鹦鹉 (Lesser Sulphur-crested & Citron-crested Cockatoo)

小葵花&橘冠 凤头鹦鹉 (Lesser Sulphur-crested & Citron-crested  Cockatoo)         
小葵花 凤头鹦鹉(小巴丹)是最常见的走私鹦鹉之一,共有4种亚种,包括了美丽的橘冠凤头鹦鹉(左下图),小葵花凤头鹦鹉是很普遍宠物鸟,生性聪明活泼,饲养牠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力与时间与其互动,与人类有良好互动的小葵花 凤头鹦鹉会很友善,牠们在野外的数量原本很多,但在70年代开始其数量年年骤减,人类的捕捉是其族群衰退的最大因素,其次则为栖地的破坏;繁殖成果很常见,性别易于分辨,幼鸟与公鸟一样有着深黑褐色的虹膜,所以一岁内的幼鸟较难辨别性别,母鸟的虹膜则明显的呈红棕色。

体长:
约33-38cm(13-15 吋)

分布:
所有亚种均分布在印尼境内,主要在弗洛瑞斯海的许多岛屿上,包括苏拉威希、苏巴、帝汶等邻近岛屿,曾经引进到新加坡与香港。

整体概述:
牠们的4种亚种 ─ 小葵花凤头鹦鹉(Lesser Sulphur-crested Cockatoo,Cacaua s. supphurea),橘冠凤头鹦鹉(Citron-crested Cockatoo,Cacatua s. citrinocristata),艾波氏小葵花凤头鹦鹉(Abbott's Lesser Sulphur-crested Cockatoo,Cacatua s. abbotti),帝汶凤头鹦鹉(Timor Cockatoo,Cacatua s. parvula),野外的数量仅剩第一种的数量较多,橘冠巴丹从1986至1989年间数量骤减80%,当地政府已于1992年颁布禁令禁止出口橘冠 凤头鹦鹉,艾波氏 的野生数量则只剩9只,捕捉售至宠物鸟市场与严重的栖息地破坏使得大部分的族群岌岌可危;牠们喜栖息于各种森林、开阔的林地、农地、森林边缘地区、半干燥的林地等等,大部分都成对或3-9只左右一起觅食与活动,但有时被发现会有较多的数量群集于有果实的树上觅食,也会与折衷鹦鹉一起聚集觅食,聚集时相当吵杂,休息时通常栖息在森林地区,之后会成群地到低海拔的地区与农作物区内觅食,有时会遭农民捕杀;天然食物包括了种子、水果、谷物、浆果、坚果、嫩芽、花苞等,繁殖季节因地而异,大多始于9-10月与4-5月,一次产2-3颗卵,公母鸟轮 流孵蛋,孵化期约28天,10周后幼鸟羽毛长成,但仍会依赖亲鸟一起生活约2个月;人工繁殖的小葵花 凤头鹦鹉不难照顾,适应环境后身体会很强健,且能耐低温,啃咬破坏力很强,巢箱与笼舍需相当坚固,若饲养一对常会发生公鸟对母鸟十分具侵略性与攻击性的行为,公鸟常会追着母鸟跑,甚至攻击母鸟,有时会发生使母鸟致死的情况,给予公鸟适当的剪翅以及提供牠们宽敞的鸟舍会使情形改善,最好也能提供一些树枝或玩具供其啃咬。
繁殖:
除了避免购买野生鸟外,公鸟与母鸟是否合得来也须注意,不然会容易发生上述公鸟攻击母鸟的情形,繁殖期间公鸟对母鸟会更具攻击性,此情形若发生,过小的笼舍会使母鸟因受攻击却无处多藏而死亡,所以饲养于较大的鸟舍中较为理想,而使用有两个出入口的T字型巢箱可以使母鸟较不易受公鸟的严重攻击;约在3至4岁时始有繁殖能力,人工繁殖鸟的繁殖难度不高,一窝约产2至3颗蛋,亲鸟会轮孵蛋,孵化期约22-25天, 幼鸟太晚移出巢外有时会遭公鸟攻击,8至10周大时羽毛长成。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2
蓝眼凤头鹦鹉 (Blue-eyed Cockatoo)

蓝眼 凤头鹦鹉(非一般国内说的蓝眼葵花巴丹)是很少见的珍稀种类,有别于葵花凤头鹦鹉,牠的头部与冠羽的形状和摩鹿加凤头鹦鹉(朱路冠)较为相似,由于在葵花凤头鹦鹉的4种亚种中有3种也有蓝色的眼圈,唯一没有蓝色眼圈的是产于澳洲体型最大的亚种 - Sulphur-crested Cockatoo(Cacatua galerita),所以分辨蓝眼凤头鹦鹉与葵花凤头鹦鹉主要是以头部与冠羽的形状与较亮的蓝色眼圈来作区隔,人工饲养的数目非常的稀少,母鸟的虹膜颜色较公鸟呈红棕色。
体长:50cm(20 吋)
分布:蓝眼凤头鹦鹉原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岸毕斯马克群岛的新不列颠岛以及新爱尔兰岛上。
整体概述:
蓝眼凤头鹦鹉栖息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森林区、低地、森林边缘地区与较空旷的林地内,较常在低海拔的地区发现牠们的踪迹,除了部份分布地区外牠们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鹦鹉,但近年并无新的蓝眼巴丹数量统计与生态观察所以现今的情形并不清楚,但数量很可能较以往低,主要还是捕捉贩售至宠物市场与原始栖地的人为破坏;牠们常单独、成对或一小群一、二十只聚集活动,常在枝头间或是飞行时大声嘶叫,很引人注意,天然食物包括种子、坚果、水果、浆果、无花果、昆虫等,行为大致上应与葵花 凤头鹦鹉相去不远;繁殖季节不详,一次约产2颗蛋,由公鸟与母鸟轮流孵蛋,孵化期约需30天;大部分的蓝眼巴丹都非人工繁殖鸟,刚引饲养初期较为胆小害羞,人工繁殖鸟很快可适应新环境,之后即便的强壮,叫声响亮吵杂,破坏力强,笼舍中宜提供树枝或耐咬的玩具供其啃咬,将牠们安置于大的笼舍中较为理想。
繁殖:
由于笼养数目非常地稀少所以繁殖成果相当的少,除了少数如英国彻斯特动物园与美国几个繁殖中心外,其成功繁殖相当少见,繁殖的资料也相当有限,可参考葵花 凤头鹦鹉与摩鹿加凤头鹦鹉的繁殖资料,提供较深的坚固巢箱供其使用,一窝产1-2颗卵,孵化期通常持续28-30天,幼鸟通常羽毛长成至断奶需8-9个月。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2
摩鹿加凤头鹦鹉 (Moluccan Cockatoo)

摩鹿加 凤头鹦鹉(朱路冠)是早期最常走私来台的野生凤头鹦鹉之一,栖息地破坏及非常严重的盗补走私行为使牠们已成为濒临绝种的鹦鹉,硕大的体型与美丽的外表是牠们受人喜爱的最大原因,由于摩鹿加 凤头鹦鹉已列为保育类动物,但是在台湾还是有许多人饲养,有些是以前留下来的,也有些人成功的繁殖这些美丽的大型凤头鹦鹉;公母外表无明显差别,但母鸟的虹膜有点带红色,公鸟则为黑褐色。
体长:约52cm(20.5吋)
分布:
印尼摩鹿加群岛的西瑞岛及周围邻近的小岛,在沙巴鲁亚岛及哈鲁古岛的族群已绝种,曾再次引入安本岛野放,但现今也不见牠们的踪迹了。  
整体概述:
在1970年代时摩鹿加凤头鹦鹉在当地还是常见的鹦鹉,由于贪婪的人类的盗补使的这2、30年来数量急遽下降,根据华盛顿公约的调查报告,在1981-1985年间,每年至少有5000只摩鹿加 凤头鹦鹉被出口至无华盛顿公约管制的国家,或是利用走私入境,这个数目不包括印尼国内买卖的数量,所以盗捕野生鸟的情形十分严重,1987年一个自然保育的团体(PHPA)订法限制了摩鹿加 凤头鹦鹉的出口,1989年牠们正式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I 的濒临绝种鸟类,虽然列为濒临绝种的生物,但是在许多印尼的鸟市也是有来自野外的摩鹿加凤头鹦鹉待价而沽,走私野生鸟至国外的交易也都悄悄进行着,全世界的总数量约有8000只,眷养的数量可能比野外更多;栖息地的海拔大概在100-1200m之间,超过海拔900m就很少有其踪迹,常栖息于开阔的林地、红树林、沼泽区、溪河边的森林区等地,通常单只、成对或一小群活动,偶尔大批聚集时约有16只,但由于数量严重下滑,这种景象已不常见到,在早晨离开栖树与傍晚返回栖树时会发出响亮的鸣叫,主要食用坚果、椰果、种子、浆果、昆虫等,繁殖期在7-8月间,筑巢于高耸树洞内,一窝产2颗卵,约28天后孵化,牠们约在4、5岁时成熟;盗猎者用尼龙质渔网放置于摩鹿加 凤头鹦鹉栖息的树上捕捉牠们,或利用驯服的摩鹿加巴丹引诱野生摩鹿加巴丹进入陷阱中,盗猎者也跟随成鸟的踪迹找出巢穴,再将幼鸟捕获,捕获的鸟儿会被抓到海边交易,再用小船转运至安本岛;笼养的摩鹿加 凤头鹦鹉非常吵,声音非常大,尤其是公鸟,十分容易兴奋与过度反应,野生鸟会非常紧张,啃咬破坏力超强,笼舍一定要够坚固,巢箱除了需用厚实木板制成外,最好在边缘加上坚硬的金属质材,定期提供新鲜树枝及玩具供啃咬;牠们是华盛顿公约附录一濒临绝种的一级保育类鹦鹉。
繁殖:
提供的空间需够宽敞,需注意公鸟经常攻击母鸟的行为,尤其在空间不够的情形下,由于摩鹿加凤头鹦鹉体型大,育雏期间不要常惊动亲鸟,不然可能发生亲鸟因惊吓而使幼鸟受伤甚至踩死幼鸟,牠们算是较多产的 凤头鹦鹉一年可多至3-4胎,,一窝产2颗蛋,孵化期约29天,羽毛长成约需14-15个星期,全年均可能繁殖。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3
雨伞凤头鹦鹉 (Umbrella Cockatoo)

雨伞 凤头鹦鹉(大白)是最多产的凤头鹦鹉之一,牠们的冠羽是所有凤头鹦鹉中最大的,洁白无瑕的羽毛十分美丽,在国际的鹦鹉养殖中算是常见的种类,在野外的数量却愈来愈少,人类捕捉贩卖是主要原因,国内的雨伞巴丹与其它许多东南亚白色系的 凤头鹦鹉一样,绝大部分都是野生鸟进口或是走私来台的;其个性非常温和及友善,能学会许多把戏及技巧,母鸟的虹膜有点带淡红色。
体长:46cm(18吋)
分布: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岛
整体概述:
喜爱栖息在海拔600m以下的山丘地森林、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地带、红树林、沼泽区等地,通常成群或一小群约3-10只左右活动,有时在栖息处会聚集较大群约50只的族群,天然食物包括坚果、种子、浆果、水果等,整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树上,猎人常用驯服乖巧的雨伞巴丹引诱野生的雨伞巴丹进入陷阱,在1984年时约有12193只野生的雨伞 凤头鹦鹉被捕获,出口或走私至别的国家,不包括约有7-10%的野生鸟在未被贩卖时即死亡,以及印尼国内买卖的数量,当地居民有时也猎杀牠们作为食物,加上栖息地破坏导致的巢穴不足等问题,使牠们的数量不停地下滑,全世界的总数量约在5万至20万只之间,但有可能更多,筑巢于中空树洞中,繁殖期约在4月间;笼养的雨伞 凤头鹦鹉有时非常吵杂,喜爱啃咬东西,啃咬力十分强劲,刚引进饲养时较害羞,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
繁殖:
雨伞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中较容易繁殖的种类,全年均可繁殖,最好选择坚固厚实边缘加金属的巢箱,或是将巢箱外挂在笼外,否则可能会被牠们咬的离离落落, 通常一窝产2 颗卵,公鸟与母鸟轮由孵蛋,约30天后孵化,3个月后羽毛长成,亲鸟常常只专心照顾一只雏鸟,所以常检查巢箱及幼鸟的情形是必须的,有饲养雏鸟经验的人最好能够抓出手养以确保每只幼鸟能顺利健康的成长与发育。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4
戈芬氏凤头鹦鹉 (Goffin's Cockatoo)

戈芬氏 凤头鹦鹉(小白)是体型最小的巴丹之一,外表十分可爱及讨人喜欢,牠们的说话能力在凤头鹦鹉中算是较好的,非常爱嬉戏,能容易地学会许多把戏及技巧,是很友善的 鹦鹉,现已成为保育类的鹦鹉。
体长:32cm(12.6吋)
分布:
主要栖息在印尼南摩鹿加群岛的塔宁巴岛,邻近的岛屿如牙德纳岛、拉瑞岛、希拉鲁岛也有其族群,也曾引进到凯群岛上。
整体概述:
戈芬氏凤头鹦鹉虽然在1970年代时就受栖息地破坏与捕捉贩卖等环境冲击,但在1981年时的数量还算普遍,由于牠们分布的范围小,所以任何栖息地的流失与盗补行为对整个族群数量的影响很大,在1983至1989年间光是有记录的出口数量(不包括走私的数量)就有52000只,牠们也会因在当地造成农作物损失而被农民捕捉或射杀,世界上的总数量应该超过20万只,而在1992年时戈芬氏 凤头鹦鹉即列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常出现在海岸边的低地森林内,有时会至农作物区内觅食,尤其爱在玉米田中吃农作物,筑巢于树洞内, 一次产 2-3颗蛋,公母轮由孵雏,30 天后孵化,10周左右后羽毛长成;人为饲养的戈芬氏 凤头鹦鹉成鸟刚饲养时较害羞,通常表现的很沉默,但很快可适应新环境,尔后即非常活泼好动,啃咬力强;戈芬氏巴丹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之一级保育类鹦鹉。
繁殖:
许多国外的繁殖者成功的繁殖戈芬氏凤头鹦鹉,国内则较少见,难度略高,也因几乎全是野生鸟的原因;将巢箱安置在阴暗的角落,一窝约产3颗卵,但常有未受精的蛋,公母轮由孵蛋,孵化期约28-30天,8-10周后羽毛长成,有时对于巢箱的检查会显得紧张。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5
杜柯波氏凤头鹦鹉 (Ducorp's Cockatoo)

在台湾的杜柯波氏 凤头鹦鹉大都是野生鸟,体型稍微较戈芬氏凤头鹦鹉大一些,手养鸟十分乖巧与安静,有学话的能力,个性温和且爱亲近人,是小型凤头鹦鹉中不错的选择,可惜数量不多也不普遍 。
体长:33cm(13吋)
分布:分布在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上
整体概述:
息于多种类型的地区内,从海岸线到山区内,包括森林、森林边缘地带、小镇上、花园内等,在海拔700公尺左右最常发现牠们的踪迹,通常成对或成一小群一起活动,成群活动时吵杂且引人注目,主要食用种子、浆果、水果、嫩芽、花朵及昆虫,7-9月是牠们的繁殖期,筑巢于树洞内,一次约产2-3颗卵,笼养的杜柯波氏 凤头鹦鹉数量不多,但野外数量还算稳定,全世界总数量在10万只以上,在当地村落是普遍的宠物,但受栖息地日益因破坏而减少,及遭捕捉贩卖至鸟市、走私等因素,数量也是在下降当中。
繁殖:
繁殖成果少,繁殖期间有侵略或攻击性,公鸟有时会攻击母鸟,不要经常打扰牠们或改变环境,因为牠们对这些行为十分敏感,一窝产2-3颗卵,孵化期约28天,羽毛长成8-10星期,常发生亲鸟不喂食雏鸟的情形,最好趁早将幼鸟移出手养。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6
粉红胸凤头鹦鹉 (Rose-breasted Cockatoo)

粉红胸 凤头鹦鹉(桃色、粉红巴丹)是澳洲分布最广的鹦鹉之一,在许多地区被视为农业害鸟,但在澳洲以外的国家合法进口的粉红胸凤头鹦鹉价格却是一直不低,牠们美丽的粉红羽色十分迷人,手养鸟非常聪明及爱嬉戏,即使野生鸟遭捕捉饲养后也会变的友善与乖驯,饲养牠们需对牠们付出多一些的注意与关怀,提供多种玩具,以避免无聊所产生的拔羽症,母鸟的虹膜呈红棕色,公鸟与幼鸟则是暗黑色,约有2-3种亚种,差别在于羽色深浅及体型的大小不同等差异,即使是乖巧的手养鸟,成熟后有可能变的有侵略性。
体长:约35cm(14吋)
分布:广布于全澳洲
整体概述:
粉红胸凤头鹦鹉遍布于澳洲各地,在当地是非常常见的鹦鹉,在过去50年间牠们的数量及栖息地迅速成长,估计世界总数量应超过5百万只,野外数量非常的多,常对谷物田等农作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失,许多地方可以合法的猎杀以控制过多的数量造成农作物的危害的问题;粉红胸 凤头鹦鹉喜爱栖息在开阔的草地与林地、农作物区、都市、小镇等地,群居性,常数百只成群结队地活动,觅食时会各散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觅食,主要食物有─ 水果、种子、核果、昆虫、嫩芽、浆果等,可能有些会与米契尔少校 凤头鹦鹉(车轮冠 Major Mitchell's Cockatoo)及长嘴凤头鹦鹉(Long-billed Corella)杂交,澳洲北部的繁殖期在2-7月,南部在7-12月,常将巢穴彼此筑的很接近,利用树叶与小树枝在树洞内筑巢,一窝约产3-4颗蛋,公母轮流孵雏,孵化期约30天,幼鸟约在8星期后离巢;在澳洲粉红胸 凤头鹦鹉与葵花凤头鹦鹉一样是常见的宠物且售价低廉,繁殖牠们的人也不多,因为野外数量很多,且有些地区能合法的捕捉,喂食上与其它凤头鹦鹉较不同的是油脂含量多的种子不应过量喂食,否则容易长出脂肪瘤,笼养鸟是吵杂、啃咬力强且生命力十分强韧的 凤头鹦鹉,最好能时常提供新鲜的树枝供牠们啃咬。
繁殖:
粉红胸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中较多产的,提供厚实坚固的巢箱,在笼内放置稻草、小树枝、树叶等供公鸟筑巢,一对成熟的成鸟一旦开始繁殖后即能固定的繁殖,一窝通常产3颗蛋,但可多至5颗,孵化期约25天,公母轮由孵蛋,7个星期后羽毛长成,幼鸟很快即能离巢。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6
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 (Major Mitchell's Cockatoo)

初次见到米契尔少校 凤头鹦鹉(车轮冠)的人一定会为牠头上那美丽的冠羽所着迷,这美丽的凤头鹦鹉身价高,是能合法买卖进口的凤头鹦鹉中价位最贵的之一,国内不多见,在国外的鹦鹉养殖业也不普遍,全世界的总数量应低于2万只,叫声尖锐但不至于太吵杂,在澳洲当地部分地区普遍,但族群数量日益减少中,人工繁殖鸟乖巧且爱亲近人,但与其它巴丹比起来,牠们较不像别的 凤头鹦鹉一样爱玩、逗趣,也较不易学会一些把戏及技巧,虽然手养鸟很乖巧,但有些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在成熟时可能会变的有侵略性及攻击性,为避免它发生,饲主在平常就应与其做好良好互动,多与牠相处,常让牠出笼玩耍,这样可能可避免这种生理成熟所带来的性格不稳定,共有2种相似的亚种-米契尔少校 凤头鹦鹉(Cacatua l. leadbeateri)及马修氏桃红凤头鹦鹉(Cacatua l. mollis ),外表大致相同,但一般而言米契尔少校要比马修氏漂亮, 但后者较少且较昂贵,米契尔少校的冠羽红黄相间,色泽分明显眼且美丽,马修氏的冠羽则较呈暗红色,而黄色的羽毛非常稀疏或颜色很淡,较无层次分明的美丽羽色。
体长:35cm(13.5吋)
分布:
分布在澳洲境内,从昆士兰中南部经新南威尔斯、维多利亚西北部、北省中南部、南澳大利亚到西澳大利亚,牠们分布广阔,包含了大部分澳洲分界区域,但是却零星分散。
整体概述:
常栖息在干燥与半干燥有树的开阔地区,通常成对或一小群约不超过50只左右活动,有时也会数百只聚集在一起,且通常与粉红胸凤头鹦鹉(桃色、粉红巴丹)或裸眼巴丹、长嘴 凤头鹦鹉等Corella凤头鹦鹉群聚在一起,在树上和地上觅食,主要食物有草类、谷类与水果的种子、松果、无花果、昆虫幼虫、水果、核果等,牠们的领域性很强,巢穴间的距离约2公里以上,3、4岁时开始有繁殖的能力,在求偶时公鸟喂食母鸟的行为较少,但常互相理毛,通常筑巢在水源地附近,产卵前公鸟与母鸟会一起收集枯枝树叶准备巢穴,窝卵数约为2至4颗,孵化需26天,8星期后幼鸟的羽毛差不多全部长齐,也有些会与粉红胸 凤头鹦鹉杂交,虽然在部分地区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还算常见,但是许多地方的数量已遭受威胁,常有雏鸟、蛋甚至在孵雏的母鸟会被一种澳洲大型蜥蜴或蛇吃掉,人为盗补、栖息地破坏也是主要原因 ,与粉红胸凤头鹦鹉争巢穴也是数量不多原因之一,但基本上野外数量仍属稳定;新进的米契尔少校巴丹适应环境后会十分强壮,啃咬力强,提供新鲜树枝,对其他种类有攻击性,供应多样化的食物。
繁殖:
繁殖难度不低,最好购买原配对的成鸟,因为米契尔少校凤头鹦鹉配对不易,公鸟在繁殖期间侵略性很强,对任何人都可能有攻击性,且不太能忍受饲主检查巢箱的动作,通常一窝产2-3颗蛋,很少有4颗,公鸟母鸟轮流孵雏,孵化期约需28天,幼鸟在7至8星期时羽毛长成, 他们约在3、4岁时有繁殖能力,但通常5、6岁时才会繁殖,繁殖寿命长,可持续育雏超过37年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7
尖嘴凤头鹦鹉 (Slender-billed Corella)

尖嘴凤头鹦鹉是原产于澳洲东南部的凤头鹦鹉,体格粗壮,外型特殊,牠们的外表与一般凤头鹦鹉较不同,冠羽较小,眼圈呈蓝灰色裸面,上喙部很长,也是牠们最大的特色;在世界各地的鹦鹉养殖界中是很稀少的种类,数量远比一般巴丹少的多,市场上不容易见的到(主要是与一般澳洲种的 凤头鹦鹉一样难有野生鸟的缘故,而市面上东南亚种的凤头鹦鹉则绝大多数都是野生鸟),尖嘴凤头鹦鹉是说话能力最佳的凤头鹦鹉之一,宠物鸟非常活泼好动,智商高表演欲强,由于数量太少,价位高,所以被当为宠物鸟的尖嘴 凤头鹦鹉相当少。
体长:37-41cm
分布:仅分布于澳洲的东南部地区。
整体概述:
尖嘴凤头鹦鹉栖息地主要为水源区旁的森林地带、开阔的林地、农耕区、草原与牧场等等,活动区域通常都不会离开水源地,通常都群体约上百至2千只左右聚集活动,尤其是在夏季寻找丰盛食物的期间会比较常出现大量聚集的情形,常被发现与澳洲葵花 凤头鹦鹉一起活动,有时会因觅食农作物造成损失而被当成害鸟,尖长的上喙主要是用于在地上觅食,主食包括坚果、种子、水果、蔬菜类、植物的嫩芽、花苞与根茎、浆果类以及一些谷物作物等;野外的尖嘴 凤头鹦鹉多在9月至10月间筑巢准备繁殖,有些较早可能7月时就筑巢,他们通常选择在近水源地附近高度高的树洞内筑巢,也有些会在岩壁内筑巢,一次约产2到4颗蛋,亲鸟通常只能成功带大一只幼雏;人工繁殖的尖嘴 凤头鹦鹉非常活跃,很快能适应环境与亲近饲主,人工繁殖鸟和人的互动性高且频繁,与其它大型凤头鹦鹉比较起来他们比较不吵闹,然而叫声依旧是满响亮的,尖嘴 凤头鹦鹉是很强壮的鸟儿,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不容易出问题,咬劲相当大,笼舍内所有的器材必须是强韧的材质所造才能避免被严重破坏,定期提供一些木头、树枝给他们啃咬比较理想,笼舍内的其它器材也比较不会被他们破坏。

繁殖:
繁殖尖嘴凤头鹦鹉最好能提供各种巢箱供其选择,因为有些繁殖者的的经验显示他们可能有时会比较挑巢箱,提供多种选择也会加大成功繁殖的机率,由于他们有着强劲的咬合力,所以一定得使用坚固的材质制成的巢箱,不然很可能会被严重破坏,一次繁殖约产下2-3颗卵,孵化期需要24天左右,幼鸟羽毛长成约2个月,手幼鸟说话能力佳,活泼亲人,相当聪颖易训练,是风评颇佳的宠物鸟。
作者: 巴拿马    时间: 2007-8-8 00:19
标题: 棕榈巴丹
棕榈巴丹 (Palm Cockatoo)

棕榈凤头鹦鹉是很十分美丽且独特的 凤头鹦鹉,由于脸部没有羽毛的特色与金刚鹦鹉一样,所以又 有人称椰子金刚,牠们的喙部尺寸仅次于蓝紫金刚,是体型很大的黑巴丹,共有3种亚种─艾特瑞木斯棕榈凤头鹦鹉Aterrimus Palm Cockatoo)、戈利亚棕榈 凤头鹦鹉(Goliath Palm Cockatoo)、范沃特氏棕榈凤头鹦鹉(Van Oort's Palm Cockatoo),前2种较常见,戈利亚体型最大,艾特瑞木斯体型最小;棕榈 凤头鹦鹉在国外合法的售价非常的高,通常比蓝紫金刚还贵,国外一只人工繁殖鸟通常要7、8千元美金至1万多元美金,以"鸟类饲养繁殖研究中心"(Avicultural Breeding & Research Center--简称ABRC)为例,他们贩售人工繁殖的断奶棕榈凤头鹦鹉幼鸟来筹募棕榈凤头鹦鹉保育基金,通常一只艾特瑞木斯幼鸟售8000美元,而戈利亚售13000美元,由于在欧美非常稀少且不易繁殖所以他们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体长:依亚种与性别不同约55-68cm(21.6-26.7吋)
分布:分布在新几内亚与周围的岛屿,以及澳洲昆士兰的约克角半岛北部地区。
整体概述:
在新几内亚的族群多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澳洲族群分布在森林、尤加利树林地及其邻近的雨林区等地,有时单独一只活动,常成对或5、6只聚集活动,用巨大有力的嘴剥开食用又大又硬的种子与坚果,水果、嫩芽、浆果也是主要食物,牠们脸部的颜色会依情绪而改变,受惊吓或兴奋时会由粉红色变深红色,在澳洲,繁殖期约在8-2月,在新几内亚约在8月间;棕榈 凤头鹦鹉被盗捕的情形非常严重,加上栖息地破坏与当地人民猎杀他们作为食物,数量正在快速下滑中;笼养的棕榈凤头鹦鹉很活耀,一但适应新环境后即非常强壮,但若绑在站架上或小笼舍中则会显的了无生气,看似十分沉默与封闭,啃咬力强,提供新鲜的树枝供啃咬,适应期可能有喂食的问题,是因食物改变与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问题,甚至不吃食物,这尤其易发生在野生鸟的身上,棕榈 凤头鹦鹉是华盛顿公约附录一 ,一级保育的稀有鹦鹉。
繁殖:
由于棕榈凤头鹦鹉的繁殖本来就很困难,在欧美都很少见,而台湾与亚洲的棕榈凤头鹦鹉几乎都是走私的野生鸟,要繁殖成功非常困难,繁殖需要大的鸟舍,繁殖期间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一窝只产1颗卵,偶尔两颗,孵化期约28-35天, 羽毛长成约13-16个星期。
作者: 铁丹    时间: 2007-8-10 10:42
都是好鸟,真不错.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7-8-15 09:29
谢谢介绍!、
作者: 小宝    时间: 2007-11-9 14:41
这些鸟的价格怎么样
作者: 小山子    时间: 2007-11-13 19:46

小葵很少见
作者: 小宝    时间: 2007-11-13 19:49
引用第14楼小山子于2007-11-13 19:46发表的  :

小葵很少见
哦,
作者: 陶都一家人    时间: 2007-11-16 13:05
肯定要上万的 价格不匪  一般家庭是养不起的了
作者: 龙马驹    时间: 2007-11-17 07:16
漂亮的家伙
作者: 茶煮山国    时间: 2008-1-1 02: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uxuetin    时间: 2008-4-24 19:57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