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土崩瓦解 谁是前南斯拉夫内战的幕后推手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7-14 14:55
标题:
土崩瓦解 谁是前南斯拉夫内战的幕后推手
上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一词频见于世界各主要媒体,在冷战结束后,它成为欧洲的一个“热战”之源而令世人瞩目。在短短的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经历过内战、波黑战争及科索沃战争的南斯拉夫,从联邦到联盟,最终于2003年由“塞尔维亚和黑山”取而代之,有着74年历史的南斯拉夫最终从世界政治版图上消失了。
许多中国人依然对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记忆犹新,这是因为那年5月8日发生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让人刻骨铭心。时间在流逝,历史留给我们的疑点却并不能悉数厘清,但人们总是希望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历史真相”。也许这正是前不久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阴影里的逐杀》一书的意义所在。该书作者韩显阳,系《光明日报》原驻贝尔格莱德记者,在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中牺牲的许杏虎为其前任。2000年赴任后,韩显阳经历了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被赶下台、米氏被捕并被引渡到海牙前南国际战犯法庭接受审判、“塞尔维亚和黑山”取代南联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阴影里的逐杀》一书正是作者的呕心之作,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潜心收集、研究的资料,让我们对前南发生过的事情做一更接近真实的接触———
前南内战的幕后推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又称“第二南斯拉夫”),有长达45年的和平发展,为什么会在1991年发生解体,并爆发惨烈的内战呢?传统的说法是:南斯拉夫人总是互相倾轧或闹独立,在强人铁托1980年去世后,没有一个领导人有他那样的威望,加上冷战结束,南联邦内部所固有的民族矛盾导致经济利益的冲突,进而产生政治危机,最终将南联邦推向分裂。
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是,南斯拉夫各民族在一个国家里共同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相互之间建立了全面联系,经济关系密切,混合家庭比比皆是。因此,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极端仇视情绪大部分是战争和机会主义政治做法的产物,而不是原来就存在的。
那么,斯洛文尼亚为什么要闹独立呢?答案具有讽刺意味:使南联邦解体的是欧洲一体化和自由贸易。这使得西欧成为一个对小国来说更安全、更有经济吸引力的地方。一战后,斯洛文尼亚通过与其他南部斯拉夫人联合而免于被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瓜分。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相对富裕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同落后的其他伙伴分家、同西欧靠近的观点越来越有市场。
斯、克与米洛舍维奇领导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多轮谈判都没有谈成。而当时,国际上除德国外,欧洲大国和美国出于保持巴尔干稳定的目的都明确反对南联邦分裂。“但令人费解的是,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公开报告却使人似乎看到了美国对南政策的矛盾。一些历史学家现在分析,恰恰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使本来可以避免的解体变得无法挽回。”
1990年底,美国中央情报局将一份南斯拉夫局势的预测报告呈给正陷入海湾战争僵局的布什总统。报告中说:“南斯拉夫将在今后18个月内解体。”这一预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南斯拉夫当局当即发表声明,提出强烈抗议和谴责,国际舆论也大多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美国在南斯拉夫局势处于微妙之际公布这份报告决非善意,也并不是偶然。起初,国际社会普遍对其预测表示怀疑,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局势的发展却应验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说法。也有人说,正是这份报告使得前南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感到鼓舞,加快了他们分裂南联邦的行动。
欧美的“人道”武装干预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打着“防止人道主义危机”的幌子,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实施了为期78天的空中打击。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
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实际上仍是西方旧炮艇政策的继续。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凭借其经济、军事强大实力为所欲为地要做“国际宪兵”与“世界警察”的角色。
根据报道,所为“人道主义”其结果是人道主义灾难。78天的空袭,南斯拉夫被炸毁:医院20多家、学校250多所、桥梁50多座、铁路12条、公路干线5条、民用机场5个、列车公共汽车无数,炸毁化工厂、化肥厂、炼油厂,造成有毒物质泄漏,导致生态灾难。严重的是1200多人丧生、5000多人重伤、 50多万人失业、200多万人失掉生活来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使南斯拉夫倒退10——20年。这就是所谓的“人道”与“人权”。
塞族落下不好的名声
前南内战中,“种族清洗”事件屡有发生,各方都有责任。但为何最后惟独塞尔维亚人落得个“干着党卫军勾当”的恶名?连后来的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已遇刺身亡)本人也承认,“我们塞尔维亚人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
整个前南内战期间,交战各方都将国际援助,包括国际舆论的支持作为争取目标。甚至不惜花巨资请美国、加拿大的公关公司为自己制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丑化对手。法国电视二台主编莫利诺曾采访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大众事务社路得芬公关公司社长哈尔夫,将舆论“制造流程”和盘托出。莫利诺在其所著《南斯拉夫的实况不好说》一书中是这样记述哈尔夫的回答的:
“我们成功地让犹太人站在我们这边……因为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在他的《历史实事的歧途》一书中措辞很不小心,谁看了他写的这本书都会指责他是个反犹太主义者……此外,过去在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的确曾经发生过残酷迫害犹太人事件。结果,我们的工作出类拔萃。就在1992年8月2日和5日,恰好纽约的《新闻日报》把塞尔维亚人设立集中营的消息给抖了出来,所用的标题是‘死亡之营’和‘塞族的死亡之营’。我们趁机将犹太人的3个庞大组织争取到我们这边……
“你知道,南斯拉夫问题极为复杂,谁都不知道那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其实,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会问‘波斯尼亚究竟位于非洲哪一带’?而一瞬间,我们就编出了一个好人、坏人的简单故事。
“我们的任务不在于审查消息的内容真实与否……人家付钱给我们,不是要我们宣传道德学说,即便是负有责任,我们也十分坦然。如果你想证明塞尔维亚人是受害者,你就不妨试试,你的处境肯定非常孤立。”
其实,没有霸权力量的支撑,公关公司本事再大也无法一手遮天。1995年8月28日,一发迫击炮弹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中心爆炸,炸死一百余无辜平民。美国国防部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向全世界表示,此次屠杀很可能是塞族所为。紧接着,容不得塞族辩解,也不由人们去揣测“很可能”一词的深意,60多架北约飞机便盘旋在波黑上空,对塞族的军事目标狂轰滥炸。不单如此,在亚得里亚海停靠的北约航空母舰也发威了,将多枚巡航导弹射向波黑。据说,在萨拉热窝一带,一天就有600多枚炸弹和2000多发炮弹爆炸。死在这些炮弹下的塞族人远远多于8月28日炸弹事件中的死难人数。轰炸结束后,塞族损失了60%的防空设施和作战指挥系统、30%的弹药库、近30%的控制地区。
时至今日,有关这发炮弹究竟是谁发的仍是个谜。弹道专家认为,位于萨市高山上的塞族武装根本就不可能有那样的弹迹。南联盟的报纸更认为这是穆族在美国情报机构指使下上演的一出“苦肉计”。
搞垮米洛舍维奇政权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等情报机构重新进入南斯拉夫。这时,它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颠覆米洛舍维奇政权。
美国还通过“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了塞尔维亚反对派大量资金,1999年全年有1000万美元,2000年增至3100万美元。许多参与反米运动的美国人透露,在这一活动中起领导作用的其实是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际发展协会”(AID),而资金方面的调配则是由“政府对外资助机构”(GFAA)通过商业合同交给“全国民主主义促进财团”,再由“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等非赢利机构负责具体操作。
美国大型专业选举公司“佩恩、肖恩和伯尔蓝德民调公司”的民意测验专家道格·肖恩还对塞选民的民意测验结果进行深度分析,以帮助塞反对党联盟寻找推翻米洛舍维奇这位欧洲政坛“不死鸟”的办法。经过分析和研究后,肖恩对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状态的塞反对党提出忠告:米氏这位经历过4次战争失败、两次大规模示威游行、78天北约轰炸、近10年国际制裁的“幸存者”,如果再面临一场组织严密的竞选挑战的话,他将“绝对不堪一击”。后来,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下决心采用肖恩的建议,将一盘散沙的南联盟反对党联合在一起。
此后,西方情报部门开始向南联盟投入了大量金钱,扶植反政府势力。同样,大量的广播器材、计算机,甚至小型印刷设备也不断流入塞尔维亚。到大选开始时,美国还为塞尔维亚学生运动组织支付了5000罐油漆的费用,使他们能随心所欲的在塞全境涂写反米标语和口号。在2000年7月至10月间,美国资助写有“Gotovje”(塞尔维亚语“他完蛋了”的意思,这个标语后来成了整个“倒米运动”的口号)的不干贴250万张,重达80吨。这期间,这些不干贴在塞全境张贴,甚至用它们覆盖了米氏的竞选广告。同样,用美国资金印刷的“OTPOR”(抵抗)运动组织标志———紧握的拳头也随处可见。
到2000年选举结束,美国、英国和德国共向南反对派提供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
科索沃战争后不久,塞尔维亚政府的一位官员说,美国人一直在跟南联盟军队的人接触,并威胁他们说:“(我们)将把战犯名单上的人数增至600人,因此你要么告诉我什么时候背叛你的上司,要么你就去海牙(接受审判)。”美国一位情报官员证实,美国情报人员一直在寻找能够把米洛舍维奇搞垮的变节者。
在进行政治战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强化对南联盟的经济制裁。在1999年7月通过的《东南欧稳定公约》中,南联盟一个美元的援助也未能得到。此外,还以是否支持米氏政权为标准,将南企业分别列入黑名单和白名单,上了黑名单的南企业将无法与欧盟国家企业进行业务往来。
由于对这些发生的事情作出错误的判断,米洛舍维奇在2000年7月作出决定:于当年9月24日提前进行南联盟总统大选。9月28日,南联盟选举委员会公布总统选举结果:反对党候选人科什图尼察获得48.96%的选票,米洛舍维奇获得38.62%的选票,因此,两周后,将举行第二轮选举。但反对派认为这是米氏“政治舞弊”的结果,实际上,科什图尼察首轮即以超过52%的选票赢得了大选。于是,反对党号召进行全民抵抗运动。10月5日,反对党组织的大规模冲击议会行动,最终以南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的倒戈、南军方“不干涉民主化进程”而告结束。米洛舍维奇失去了总统的宝座。
据后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会一共拨款7700万美元直接用于干预南联盟国内政治;南联盟选举投票后的第二天,美国众议院再次通过一个法案,批准拨款1.05亿美元来帮助南国内的反米洛舍维奇派别。
2001年4月1日,米洛舍维奇被逮捕,后被送往海牙前南战犯法庭受审。而在米氏被送往海牙之前,美国驻南大使蒙哥马利曾正式向南联盟科什图尼察总统通报说,如果南政府不跟海牙法庭合作,美国将取消本财政年度承诺的向南援助一亿美元的计划。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的前前后后
2005年米洛舍维奇在进行法庭辩护过程中,海牙国际刑事法庭杰弗里法官要求播放一部录像短片,录像片获得于当年5月25日,摄录者曾经是塞族“毒蝎 ”志愿部队成员,片中记载了1995年夏季波黑塞族军队攻占波黑东部的斯雷布雷尼察城市后,将穆族被俘人员拉至特尔诺沃实施集体屠杀的实证。法官认为,由于塞族“毒蝎”武装志愿部队属塞尔维亚内务部警察部队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证明,波黑塞族军队在占领斯雷布雷尼察城市之后,在塞尔维亚军队的帮助下,该市曾经发生有屠杀大批穆斯林被俘军人及平民的惨案,由此也可进一步证明,米洛舍维奇确实在波黑犯下有种族灭绝的罪行。
“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犹如整个塞尔维亚民族身上的一块伤疤,再一次被国际社会揭开和重击。
事件的由来
斯雷布雷尼察,一个位于波黑东部的小城。周围群山环绕,距离塞尔维亚边境不到20公里,距离萨拉热窝约100公里。塞语中“斯雷布洛”一词意指“白银 ”,城市的得名,即来源于当地十分有名的银矿。据1990年时人口统计,该地共有居民3.5万人,四分之三均为穆斯林民族。1992年波黑战争开始后,当年春季几乎全部的波黑东部城镇均被塞族军队占领,惟有斯雷布雷尼察因地形特殊,整座城市易攻难守,因此塞族武装在1992年4月占领了3天后即迅速撤出,重被穆族武装控制。
作为穆族武装在波黑东部的惟一重要支撑点,周边的穆族难民不断向这里涌入,当地的穆族武装也得以壮大。到了冬季,城内饥饿的居民们与穆族武装不断袭击周边的塞族村庄与居民。当时波黑塞族首府帕莱通往贝尔格莱德最便捷的一条通道距离斯雷布雷尼察很近,这一通道对卡拉季奇至关重要,驻守在斯雷布雷尼察的穆族武装曾几次试图将其切断。因此到了1993年3月,波黑塞族下决心彻底拿下斯雷布雷尼察。就在塞族军队步步接近城市之际,美国及西方社会开始干预,经法国驻波黑维和部队的调停,塞族同意停止进攻,同时要求市内的穆族全部解除武装,停止攻击塞族居民,并且决不允许威胁波黑塞族首府帕莱至贝尔格莱德的通道安全。1993年4月16日安理会通过决议,明确该市为联合国保护区之一。
克罗地亚独立之后,由于克境内居住的近50万塞族居民不甘心成为“二等公民”,1991年12月19日自主宣布,建立也被列为联合国保护地的塞族居住区“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将克境内与波黑和塞尔维亚相连的三片塞族聚集区武装割据,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居民达43万多人。塞克双方武装冲突频繁,相互各有上万人丧生。1992年3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冲突才暂告平息。然而由于克全部国土本来就呈一“马蹄”形,塞族又占据了近20%面积,导致交通更为不便。
1995年春季,几天时间内克拉伊纳共和国就被克族军队攻占,大批塞族难民逃至塞尔维亚与波黑,这一行动彻底激怒了波黑塞族,最终下定决心,再次聚集力量彻底攻占斯雷布雷尼察。7月6日塞军首先包围并将荷兰驻当地的维和部队隔离开后,攻击正式开始。5天之后姆拉迪奇即通过电视正式宣布,斯雷布雷尼察已被攻占。与此同时塞族也开始受到穆族与西方社会的指责,表示在7月11日至16日的几天时间里,塞族武装曾在斯雷布雷尼察地区有组织地对穆族战俘和平民实施大规模的屠杀。
1996年8月4日克族集中23万军队和武警,对“克拉伊纳”首府克宁等地发起闪电式“风暴”战役,不到两天时间,15万多塞族居民被迫逃离至波黑或是塞尔维亚,众多平民被杀,所有房屋遭抢劫后,绝大部分被焚或是被炸,最少有1542人下落不明,且多数为老人或行动不便者。对于这一不忍卒睹的人道主义惨剧,美国却不但不抗议不阻止,反而派了一批美退役军官去克罗地亚充当顾问。后来作为克族的“民族的英雄与骄傲”的安蒂·戈托维纳被海牙国际法庭判处战争罪。
是谁下达的屠杀命令?究竟有多少人被杀?英国BBC电视台播放的节目称,1995年7月12日—16日的几天时间里,该地共有7414名穆族居民被姆拉迪奇指挥的波黑塞族军队杀害。1995年11月代顿协议之后,数十个来自国际社会的各种委员会与专业小组来到这里,挖开数百座坟墓后重新进行核实与调查。波黑塞族政府也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此予以协助。几年时间里,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从7000人至11000多人各种说法不一。就在今年6月1日6名穆族青年被枪杀的录像片播出后,6月11日,萨拉热窝的报纸首次将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事件中失踪的8106人的名单全部刊出,表示这是至今所做的调查结果,但还并不是全部。根据国际红十字会2004年8月公布的材料,已有1482具尸体的身份已被确认。加上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核实,目前共有2984人的真实身份被查清,其中有2173人是重新挖出尸体或尸体残块后核查得出的结果。波黑塞族实体政府斯雷布雷尼察事件调查委员会指出,综合30多个组织提供的失踪人员名单,失踪人员数量大致应集中在7000人到8000人之间,如果这一情况属实,那么至少还应有5000人至6500人的遗体,但这些遗体在哪里?多方查寻尚无具体下落。
对于这一数字贝尔格莱德提出有不同意见,“塞族居民遭迫害罪行调查委员会”主任伊万尼舍奇指出,所谓8106名失踪人员名单,1995年时国际红十字会就曾拿出来过,但也正是名单中的3016人,第二年波黑大选时,又重新出现在选民名单上。他还表示,即使在经核实确已死亡的2000多人中,其中妇女仅 36人,老人及孩子约50人,很少有平民。他说,海牙法庭的军事专家梅宁金在自己的报告中曾写道,将尸体挖出后重新勘验的工作已经进行了17次,在 1883具尸体中,核实确认其中有1656人为男性,只有一具为女性,另有212具无法辨别性别,此外其中有1424人是被枪弹击伤后而死。因此伊万尼舍维奇本人根本不同意所谓大屠杀一说。
塞尔维亚的反应
6名穆族平民被枪杀的录像片一经播出,整个塞尔维亚震惊了,一直以弱者或是被视为遭受国际社会不公正待遇的塞族居民震惊了。塞尔维亚总理科什图尼察当天即发表讲话,最为愤怒地谴责在斯雷布雷尼察所发生的罪行。塞各政党以及各届人士也纷纷表态,指出枪杀6名穆族青年的行动是法西斯行为,本民族同胞为这一行动感到羞愧和耻辱,一致要求应严惩当事人。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明确表示,他本人可前往斯雷布雷尼察,向战争中牺牲的非塞族无辜居民们忏悔。随即塞尔维亚政府也立刻下令,逮捕了录像片中显现的,目前还在塞尔维亚境内生活的4名“毒蝎”部队成员。
塞境内的人权基金会等8个非政府组织立即联名上书政府,要求塞尔维亚议会公开通过决议,承认在波黑战争中对穆斯林居民犯下有罪行。然而经两天的辩论与酝酿下来,议会最终未能达成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多数人认为战争本身就是一极为残酷的行动,家人的死亡、战友的遇难都可能激发个别人野性的一面,导致采取极端方式,但这些更多地应属个人行为,肇事者必须受到严惩,但他们并不能代表整个塞尔维亚民族的意愿,并不能由此即认为这属于国家行为。
更多的民众强调,任何暴行都应遭到谴责和惩治,无论是塞族、穆族还是其他民族所为,议会如果通过决议,同时也必须谴责几年战争期间穆族极端分子对塞族居民实施的暴行。据塞族居民遭迫害罪行调查委员会的材料,斯雷布雷尼察同时也是塞族人的坟墓,自1992年至1995年期间,整个斯雷布雷尼察地区至少死亡3227名塞族居民,仅在该市市中心就有446人死亡,参与犯罪的穆族暴徒多达469人,所有这些都具备文字与影像等各种证据材料。委员会强调,整个波黑战争期间,共有26818名塞族人丧生,其中19%是军人,31%是农民,10%是妇女,还有不足1%的儿童,这些也必须予以澄清,因为每一个死难者都一样重要,塞尔维亚的母亲们也有权了解一切真相。
米洛舍维奇的质疑
面对法官的录像播放,法庭上米洛舍维奇明确表示,所看到的这一切“无疑肯定是罪行”。但他同时表示,然而这一罪行并不能与塞尔维亚相联系,因为“毒蝎 ”部队成立于1992年,被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的塞族武装正式收编,总共300多人属志愿部队,工资要比正规塞族军队的士兵高 4-5倍,其任务在于保护克拉伊纳共和国的石油生产地,代顿协议签订后1996年秋季该部即被解散,与塞尔维亚警察部队无关,因此也根本不能证明,塞尔维亚直接参与了斯雷布雷尼察事件。
接着米洛舍维奇询问,“请法官证明是谁、在哪里拍摄了这部录像?”“特尔诺夫距离斯雷布雷尼察159.4公里,根据什么可以断定这6个被枪杀的穆族居民确实来自于斯雷布雷尼察?”“准确的枪杀时间又是何时?”“整盘约2个小时的录像带均在左上角明确标明有录制时间,但为何恰恰在这段显示有杀人场面的约 20分钟的带子里却无任何标示?”“某些部分曾被重新编辑过的痕迹明显,其中有一段话显然是被抹掉了。”由此米洛舍维奇对于这一盘录像带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希望法官能对此作出解释。
米洛舍维奇在法庭舌战指控证人
米洛舍维奇2月19日在海牙前南战犯法庭上和指控他的第一名证人对簿公堂。2人唇枪舌战长达4个小时,学法律出身的米洛舍维奇发挥了他的辩论才能,说证人巴卡利是个骗子,称塞族警察在科索沃的行为是打击恐怖主义。
据美联社报道,证人巴卡利是一名阿尔巴尼亚族的G**政治家,他说米洛舍维奇毁灭了科索沃,应对该省成千上万的死亡负责。米洛舍维奇原本是学法律出身,但是直到此次自己为自己做辩护律师时,他的法律知识才真正派上了用场。米洛舍维奇拒绝承认海牙法庭的合法性,说这是西方列强想要毁灭他和他的国家而设置的工具。
在4小时的盘问中,米洛舍维奇和证人巴卡利唇枪舌战。辩论中,米洛舍维奇时不时让巴卡利陷入他的圈套,其辩论术甚至让一些法律学家佩服。在双方的一次交锋中,米洛舍维奇问巴卡利,1999年国际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时,科索沃解放军是否缴械。
巴卡利说:“是的,他们缴械了。”
米洛舍维奇于是问:“那么他们现在打仗用的是什么呢?”他还补充说,北约军队到达科索沃以后,有3000塞族人被“恐怖分子”杀害。
巴卡利答道:“在科索沃,武器可以自由买卖。”
米洛舍维奇问:“你知道科索沃的毒品走私吗?”
巴卡利:“不知道。”
米洛舍维奇:“你知道科索沃的武器走私吗?”
巴卡利:“不存在这种情况。”
米洛舍维奇:“但是你刚刚说,武器在科索沃可以随意买卖。”
有时候巴卡利倒像是个被审讯的对象。米洛舍维奇盯着他说:“你要明白,你说话可是事先发过誓的!”巴卡利说:“用不着你提醒!”双方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足足吵了4个小时。米洛舍维奇显得很轻松,有时候靠在椅子上,对巴卡利的指控爱塔不理,但他的脚一直晃着,似乎也有些紧张。
米洛舍维奇身后疑团重重
2006年3月11日,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海牙联合国国际刑事法庭监狱中死亡,留下了重重疑团:死于什么原因?
一名负责米洛舍维奇死因调查、且到过死亡现场的海牙国际刑事法庭的高级官员透露说:11 日上午8时至10时之间,一名例行巡视的看守突然觉得米洛舍维奇的单人牢房里静得出奇,身穿睡衣睡裤的米洛舍维奇脸朝里背冲门一动不动,平时盖在身上的两条毯子滑落床边……等监狱看守官和医护人员一起赶到,才发现他已经僵在床上,显然已经死去好几个小时了。“脸上的表情显得很痛苦。”“枕头上有一些液体的印迹。”
与此同时,米洛舍维奇生前最后一次对话也被透露出来:塞尔维亚社会党代主席米洛拉德·维塞立克说:“在他死前一天,我还跟他通过电话。他在电话里安慰我说:‘别担心,他们是打不垮我的,我会将他们全部打败!’
米洛舍维奇的律师托马洛维奇在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前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当众出示了米洛舍维奇死亡前一天写的亲笔信的复印件。
这是一封米洛舍维奇写给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的求救信。米洛舍维奇在信中写道:“我给您写这封信是恳请您帮助我,保护我免受这些打着联合国旗号的犯罪分子们的伤害,因为我刚刚接到的检查身体的报告显示,我的血液里发现了很严重的可疑药的痕迹。这些药对我的心脏病是有害而无益的,他们显然是给我‘上错药 ’,他们显然不是想治好我这个为保卫自己的祖国而跟他们作战的人。他们是想让我安静闭嘴。”信后注明的日期是3月10日。
米洛舍维奇的善后也立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葬在出生地塞尔维亚是首选。12日一早,米洛舍维奇出生地波扎雷瓦茨的大小教堂钟声齐鸣,饰有黑布的米洛舍维奇的大幅头像挂满了街区,当地的居民纷纷表示准备接回“我们的英雄”,让他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安息。
贝尔格莱德的“民族英雄墓”也是一种选择。塞尔维亚社会党表示,米洛舍维奇应该被葬在“民族英雄墓”内,并且政府必须为米洛舍维奇在首都举行国葬。
米洛舍维奇之死到底对谁有利
米氏之死对欧美有利,正如国际观察家所言,迄今为止,国际刑事法庭并没有掌握对米洛舍维奇指控的有力证据,米氏无罪的可能性很大,一旦被判无罪,那么北约对科索沃的战争性质就无法改变了,因此从这一点考虑,北约愿意米洛舍维奇死。
第二是黑塞的部分政府高官,这些人其实是米洛舍维奇的前下属,如果米洛舍维奇抖出许多令他们难堪的内幕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下台。
第三是西方部分国家领导人,在打造戴顿协议,调和巴尔干局势的时候,与米洛舍维奇过从甚密,米洛舍维奇多次表示将说出惊人内幕,这对于西方国家领导人来说如坐针毡,欲除之而后快。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7-14 15:52
学习了解一下
作者:
彪彪
时间:
2010-7-14 22:49
学习了解。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7-24 10:22
学习了解一下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