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原创】    朝圣法门寺 [打印本页]

作者: 彪彪    时间: 2010-6-21 22:03
标题: 【原创】    朝圣法门寺


         从太白山下来,一路向北行驶约70余公里,便来到了位于陕西省扶凤县境内的“关中第一名刹”——法门寺。开始了我们的朝圣之旅。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在尊崇佛教的大唐200余年间,共有8位皇帝举行了迎送供养佛指舍利的圣典。
    在气势恢宏的法门寺山门前,使人感到空灵和震撼!透过香炉中摇曳的烛火,你可以用心去感受佛光的温暖··········
        沿佛光大道,我们向着世界最高的佛塔——“合十舍利塔”朝拜。耳畔聆听着融融的法乐,心中感受着莲花般的纯净············
        塔内的大殿金碧辉煌,圣洁无比,供奉的佛指舍利是千百年来信仰佛教的信徒们心中永远的圣物!
    此时此刻,你定会放下心中所有的妄念,让善念和美好在心中绽放···············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10-6-21 22:20
“关中第一名刹”——法门寺,谢谢分享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6-21 22:22
关中第一名刹”——法门寺   
作者: 建文    时间: 2010-6-21 22:24
感受了佛光的温暖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10-6-21 22:27
从前只是听说,今天才见到!     
作者: 净心斋主    时间: 2010-6-21 23:00
参拜  佛 顶骨  舍利

http://www.zghncy.cn/read.php?tid=170240&fpage=2
作者: 迎风漫步    时间: 2010-6-21 23:01
        阿         弥       陀        佛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6-22 00:07
拍的漂亮,不仅仅是景物!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10-6-22 05:25
南无阿弥托佛, 朝圣法门寺!
作者: 百灵的春天    时间: 2010-6-22 07:44
南无阿弥托佛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6-22 08:20
第一名刹”——法门寺!   
作者: 青档绣眼    时间: 2010-6-22 08:51
有名气啊
作者: 北方清雪    时间: 2010-6-22 09:06
朝圣法门寺,佛光普照,法门圣地。
作者: 景山祥子    时间: 2010-6-22 09:22
南无阿弥托佛
谢谢分享。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6-22 09:42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6-22 10:18
朝圣法门寺
作者: 长毛    时间: 2010-6-22 12:03
感受了佛光
作者: 宇轩    时间: 2010-6-22 16:32
  “关中第一名刹”——法门寺,谢谢分享
作者: 球场爱好者    时间: 2010-6-22 18:06
地宫出过不少无价宝.     
作者: baiyangyxl    时间: 2010-6-22 19:56
大气恢弘,庄严典雅,欣赏了!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10-6-22 20:12
    
作者: 菩提无树    时间: 2010-6-22 21:31
谢谢彪哥在这么大的太阳下给我们带来了佛门圣地的佛光!~!!!没有地宫的照片吗?
作者: 菩提无树    时间: 2010-6-22 21:33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几见秘色瓷,好象还有见汝窑吧。
作者: lzy    时间: 2010-6-23 11:27
80年代曾经去过,那时候的法门寺破破烂烂,曾经下到那地宫看过不少宝物.现在变化真是大啊!
作者: 干一杯    时间: 2010-6-23 16:31
气势宏伟        PP拍的好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6-23 16: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6668    时间: 2010-6-23 19:28
拍的漂亮
谢谢分享
作者: 白山雀之家    时间: 2010-6-24 11:03
法门寺
作者: 松石    时间: 2010-6-27 13:02
  
作者: 杉菜~    时间: 2010-6-29 20:18
引用第12楼北方清雪于2010-06-22 09:06发表的  :
朝圣法门寺,佛光普照,法门圣地。
善哉!善哉!
作者: 呆呆鸟    时间: 2010-7-17 17:10
阿        弥      陀        佛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