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新藏公路(G219) [打印本页]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9 17:28
标题: 新藏公路(G219)
  新藏公路是继川藏、青藏公路之后,进入西藏的第三条公路。该路1956年3月开工,1957年10月6日通车。新藏公路北起新疆叶城,南抵西藏阿里地区的噶大克(噶尔),后又南延至边疆城镇普兰。途径峡南口、大红柳滩、日土宗和噶尔昆沙,跨过拉斯塘河、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狮泉河等河流,越过新疆、西藏之间海拔5406米的界山大坂(大坂系维与语"山口"之意)和海拔5432米的库达恩布等11年山口。全线多为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有的路段数百公里见不到人烟。现西藏阿里地区大部分货物及旅客运输经由新藏公路,经南疆至乌鲁木齐接兰新铁路。
    从新疆叶城至拉萨的新藏公路全长2841公里,平均海拔堪称各线之冠。它的前段海拔相差较大,后段则比较平缓。进入西藏阿里地区路段大部分公路处于无人区内,无加油站,所以当地司机都要多备几桶汽油,而且交通及通讯也十分不便。路途所需时间至少在半个月以上。当然风光景色也很精彩,在穿越无人区时,有时一天难得见到一个行人,但正是这种地方如果机会好就会看到藏野驴、黄羊等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场面十分壮观。沿途还可欣赏到天气常变的喀喇昆仑山、盛极一时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黄教的发源地-萨迦寺、还有柔和不同风格的白居寺。


这次旅行的时间长'路程远'所以照片比较多,我陆续选出一部分来粘贴!和朋友们分享!!
每天贴10张吧!!
现在就开始!!!
作者: 寒夜听竹    时间: 2007-12-9 19:03
好!!看到了高原变幻的气候,跟着你的脚步一起前进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9 19:45
非常期待。

拍得好!看到了我向往的地方。

如果自驾游能走这条路,估计又可以瘦掉十斤。
但是怀疑自己的体力,能不能走下来。
作者: 云间晨曦    时间: 2007-12-9 19:45
等着motocar斑竹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旅途照片。
[s:3]  [s:3]  [s:3]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9 21:27
谢谢几位喜欢!我一定坚持贴图一周!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9 22:23
引用第4楼motocar于2007-12-09 21:27发表的  :
谢谢几位喜欢!我一定坚持贴图一周!


楼主正在行游吧?

等待你的好图,记录你非常有意义的行程。

回来后,泡壶好茶,听你叙说路途逸事。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0 11:04
引用第5楼陈士农于2007-12-09 22:23发表的  :



楼主正在行游吧?

去年的片子了!回来一直没整理!一点一点整理!
.......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0 11:11
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与印度及泥泊尔毗邻,东靠日喀则、那曲地区,西与克什米尔等地区接壤。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面积为30.5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全区山脉纵横,雪峰林立,北部有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自西向东绵延;中部冈底斯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南部有喜玛拉雅山脉由西北向东南绵亘于中印、中尼边境。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通外道路山口近60条,形成祖国西南边疆的一道天然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则是屋脊上的屋脊,其奇特的高原风貌势不可挡地吸引着无数探险者们去征服它。阿里的玛旁雍错湖是“圣湖”,冈仁波齐山是“神山”,在藏民的心中它们是“世界的中心”,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如今的阿里已经越来越成为到西藏旅游中最热门,最时尚的一程。
  连接阿里的新藏公路已经把这里和外面的世界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旅游者驱车奔驰在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上,可一览阿里高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
作者: 空山鸟鸣    时间: 2007-12-10 18:20
旅游风光照,把我又引回美好的记忆里,1968年我翻日月山5500米,头痛,上不来气!
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人,一路没见大树!!野生动物很多!!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0 21:08
呵呵!的确是这样的,69年那里更是荒凉啊!!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10 21:09
那 天 空 兰 得 漂 亮!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7-12-10 21:55
优秀作品!学习了!!!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1 10:42
玛旁雍错海拔将近45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最深处77米,转湖周长大约90公里。坐落在冈仁波齐东南30千米,面积400多平方千米。早期的苯教徒称它为“玛垂错”,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
玛旁雍错得名于11世纪在此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它在藏语中意为“不可战胜的湖泊”。藏传佛教噶举派与苯教的争斗逐渐获胜后,便把已经沿用了很多世纪的“玛垂错”改名为“玛旁雍错”,即“永远不败之碧玉湖”。沿湖而建的佛寺甚多,现存8座。

《大藏经,俱舍论》中记载,印度往北过九座大山,有一大雪山,雪山下有四大江水之源……。佛经中说的大雪山就是神山冈仁波切,而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玛旁雍错。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玛旁雍错”--“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藏语里“玛旁”就是不败,无能胜的意思。
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海拔6638米,梵语称之为“湿婆(印度一种神的名字)的天堂”,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冈仁波齐峰的腰部是较大的淡红色平台,平台边缘被冰雪侵蚀,风化严重,呈犬牙状,平台上有一圈凹进去的沟槽。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
冈仁波齐峰被称为神山,可见其地位是世界性的,苯教便发源于此,每年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们络绎不绝,更体现出此峰的神圣意味。由于多种原因,至今仍是一座无人问津的处女峰。

    为了表示尊敬,多数来到神山的游客都会转山。
朝圣者的踪迹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有一共同特色--朝圣。带着强烈而巨大的心愿,沿着一条相对固定、充满神迹启示的圣路,向一个公认的圣地进发,这便是朝圣之举。朝圣由来已久。在自然环境险绝卓著的西藏,朝圣尤其显得精诚执着。

    笃信佛教的藏族人坚信:朝圣能尽涤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因此,总是有数不尽的藏族人,以独有的磕长头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间,向强磁场般的圣地跋涉。没有血肉之躯,便无朝圣之举,没有风尘仆仆,便无朝圣之途,不历经千辛万苦并跨越真正的时空,就不会有心灵的虔诚。朝圣对于一个信徒而言,是可以以一生的时间去认真对待的神圣之举。甚至可以这样说:超出“苦行”意义之上的朝圣之旅是将个体生命之旅推向极致的唯一途径!

     作为神山的冈仁波齐,其地位是世界性的。印度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往世书》、《冈底斯山海志》等著述中均提及此山。从这些记载推测,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冈仁波齐神山同时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它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湿婆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发源于此。每年络绎不绝的,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们,使得这里的神圣意味不断得以体现并加深。

    冈底斯山脉地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江大河均发源于此。在信教者的心目中,这些河流与冈仁波齐有着神圣的关连。据苯教经典描述:从冈仁波齐而下的一条河,注入玛旁雍湖——不可征服的湖泊。四条大河由此发源,流向北、南、东、西四方。流向北的森格藏布——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钻石矿藏丰富,饮此之水的人们勇似雄狮;流向南方的是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为恒河),银沙丰富,饮此河之水的人们如孔雀一般可爱;流向东方的是当却藏布——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绿宝石丰富,饮此河之水的人们如良驹一般强壮;流向西方的是朗钦藏布——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金矿丰富,饮此河之水的人们壮如大象。

     相传,苯、佛相争的早期,佛教尊者米拉日巴与苯教徒纳若本琼于冈仁波齐斗法时的若干遗迹仍有存留。在这些地方转一转并祈祷一番是后世朝圣者不可或缺的功课。

    转山是来自不同地方朝圣者最常采用的方式。转山道分两条:外线是以冈底斯山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内线是以冈底斯山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外线总长32公里,徒步需3天功夫,磕长头则需15-20天。转山人一般都是在转足13圈外线之后再转内线。每逢藏历马年,转山的朝圣者最多。据说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肖(藏族传统生肖观受汉族相应观点影响较多,其生肖属相大小的具体排列也和汉族相一致,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也有作乌鸦的)、狗、猪。(藏历结合阴阳及五行等学说,在具体年代节气等方面和汉地不同,故生肖也略有区别)属马,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转山13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
作者: 老王.show    时间: 2007-12-11 12:19
太精彩了!变幻莫测的云、清溪、雪山、神秘的光、神秘的人无不另人神往~~~~~~~~~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1 12:35
引用第13楼show于2007-12-11 12:19发表的  :
太精彩了!变幻莫测的云、清溪、雪山、神秘的光、神秘的人无不另人神往~~~~~~~~~
谢谢您的欣赏!我继续.>>>
作者: 老王.show    时间: 2007-12-11 12:40
引用第14楼motocar于2007-12-11 12:35发表的  :

谢谢您的欣赏!我继续.>>>
期待哦~~~~~~~~~~~~~~~~~~~~!
作者: 童幼敏    时间: 2007-12-11 13:06
好拍摄好介绍,也好好领略了一番世界屋脊独有的美丽风光,版主辛苦了!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1 14:35
引用第16楼童幼敏于2007-12-11 13:06发表的  :
好拍摄好介绍,也好好领略了一番世界屋脊独有的美丽风光,版主辛苦了!
谢谢您的欣赏! ! !
作者: 老陈头    时间: 2007-12-11 16:15
[s:2] 哇,LZ真是好兴致,好幸福,从新疆到西藏旅游一次,一定会有丰硕成果.特别是LZ的高超拍摄技术,更会给我们带来精美的精神食粮.耐心等待欣赏.最好每一(或每一组)照片能配上精彩的文字说明,就更是图文并茂了.等待. [s:4]
顺便说一句,LZ的地图绘的很好,下载后即可作旅游指南了. [s:2]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11 17:05
学习,学习,认真学习!


在看这帖之前,我还不知道西藏有原生宗教---苯教,

以及苯佛相争。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1 17:12
谢谢您的欣赏!小弟不善于文字!尽量多写吧!
作者: 云间晨曦    时间: 2007-12-11 21:16
要求将此贴置顶!!!
照片漂亮,还有大量的文字介绍,特别是一些风俗文化和风俗,让我们足不出户周游西域。
谢谢motocar [s:2]

另有一建议,能不能把照片尺寸放大一点,让我们看起来更爽一点[s:3][s:3][s:3]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1 23:37
引用第21楼云间晨曦于2007-12-11 21:16发表的  :
要求将此贴置顶!!!
照片漂亮,还有大量的文字介绍,特别是一些风俗文化和风俗,让我们足不出户周游西域。
谢谢motocar [s:2]

另有一建议,能不能把照片尺寸放大一点,让我们看起来更爽一点[s:3][s:3][s:3]
好的!接受建议!!,改的时候尽量大一点,总是怕传不上来!!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2 12:46
普兰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总面积12539平方千米/1249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印度、尼泊尔接壤。面积1.56万平方千米,草原面积1.08万平方千米。人口7000余人,藏族占99%以上。地势起伏不平,多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均温3.5℃,1月均温-9℃,7月均温16.6℃,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左右。西藏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经济资源主要有青稞、大豆、豌豆、羊毛、羊绒、皮张等。旅游资源丰富。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布钦,海拔6656米,被称为众山之王,冈仁布钦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为“世界的中心,释迦牟尼的化身”。圣湖——玛旁雍错,面积412平方千米,为世界最高淡水湖之一  。有西藏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的科加寺。此外还有贤伯林寺,是佛教朝圣区。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12 20:28
本来我一个人看,

现在全家一起看:张张图片精彩漂亮!


那个人体大字是谁写的?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2 21:31
我的朋友在指路!!谢谢您全家的欣赏!!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3 11:23
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是阿里之围中“雪山环绕的地方”。
  
  孔雀河谷地带景色优美,四周雪峰峻峭,雪峰下是风化的砾石和黄沙形成的堆积层,起伏有序,沟壑纵横。来自孟加拉湾的海洋季风越过喜马拉雅山吹到这里,形成了青藏高原难得一见的湿润气候,大片的绿洲似翡翠般镶嵌在孔雀河谷,错落有序的村庄,缭绕的炊烟,赶着牛羊的牧童和转经的老人,使人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就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普兰自古以来就是高原西部的重要对外贸易通道,现为国家二类口岸。来到普兰,就不要漏游具有普兰民俗代表性的科迦村。沿村走8公里,便是中尼边境的协尔瓦。协尔瓦村隔河与尼泊尔相望。每年夏、冬季,尼泊尔商人在普兰“国际市场”逗留做生意,夏季,尼泊尔商人拉着泊来品如法国香水、印度香等从这里入境,在冬季前,再将收购的羊毛和羊带回尼泊尔。衣着艳丽的尼泊尔姑娘堪称普兰一景。这里既能看到尼泊尔、印度有钱的朝圣人,也能看到衣衫褴褛的尼泊尔背夫,使普兰具“国际性”色彩。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3 11:32
美丽的冈仁波齐!这一路我几次完整的看清了他威武的身躯,真是太完美了!一位登山家曾10几次路过都没能看清全貌!!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13 18:36
孔雀河谷地,雪山环绕的地方!
作者: 寒夜听竹    时间: 2007-12-13 19:43
漂亮的地方,我记得好象有个云台也叫冈仁波齐 [s:4]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3 22:14
引用第28楼陈士农于2007-12-13 18:36发表的  :
孔雀河谷地,雪山环绕的地方!
孔雀河后背的土山上隐约能看见很多土洞!!那就是人们长说的"尼泊尔大厦"!!穷人和挑夫们的临时住所!!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3 22:16
引用第29楼寒夜听竹于2007-12-13 19:43发表的  :
漂亮的地方,我记得好象有个云台也叫冈仁波齐 [s:4]
的确有个叫冈仁波齐的云台做的相当精致但价格>>>>>>
作者: 等待    时间: 2007-12-14 01:40
漂亮 是咱向往的乐园。

作者: 老王.show    时间: 2007-12-14 13:52
有机会一定要去绕一趟!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4 14:10
班公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最西部的阿里地区的界湖。又称错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 明媚而狭长的湖 ”。 湖面海拔为4241米。湖面积604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千米,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千米。湖体呈东西向狭长形,两端水面开阔,中部为河道型水体。入湖河流有麻嘎藏布、多玛曲、昂卖曲、麦巴尔渠、藏格河、卡尔龙巴、纳隔河、通达河等。湖水水质分布具有东淡西咸的特点。淡水贮量约有46.57亿立方米。东部最大水深 41.3米。湖中有丰富的细鳞鱼和无鳞鱼。湖滨牧草丰茂,是良好的牧场。

      在阿里北面的一个著名的大湖“班公错”。位于中印边境的班公错是著名的“天鹅湖”,湖心的鸟岛汇聚了无数高原上特有的珍禽。

      “班公”是印度语,意即一块小草地。藏语称此湖为“错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脖子天鹅”。从狮泉河向北130千米是日土县城,班仅湖就位于日土县城以北10千米的中国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处。班公错位于高山之间的槽谷内,水深50米。湖区面积604平方千米,长150千米,宽度多在2-5千米间,最窄处只有5米。东面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中国领土范围,余下西面三分之一则属于印度。湖的独特处在于:湖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是淡水,物产丰美,水质洁净,水色碧绿;而在克什米尔境内就成了咸水。

      班公错岸边只有一个码头,解放军军舰只在湖面巡逻,但周围几乎无人居住。湖中盛产一种名为裂腹鱼的无鳞淡水鱼,受高原环境影响,生长缓慢,但味道十分鲜美。

      高原上的淡水湖泊生机蓬勃,这里聚居着大量红嘴鸥和斑头雁,偶尔会在湖边出现罕见的野马群。湖中心有著名的鸟岛,一到夏季,就有数以万计的地中海中头鸥来此繁殖。可以租船在湖中游览,也可以上鸟岛看成片的鸟窝、鸟蛋,观赏海鸥和斑头雁。需要提醒的是,岛上的鸟蛋是受保护的,绝对不可以带走。

      尽管她没有宗教意义上的奇特和神圣,但她却是扬名在外的著名大湖,这是一条湖水,西部有一部分在克什米尔境内,为咸水湖,据说少有生物,寸草不生。而中部和东部在我国镜内,为淡水湖,鱼类繁多,水草丰茂。

      班公错是我国与克什米尔的界湖,位于西藏日土县境内,藏民称为“哥木克哥那喇令错”或“错木昴拉红波”意思是明媚而狭长的湖泊。

      班公错周边有喀喇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余脉所环峙,海拔超过5000米,中间形成狭窄的斑公湖盆地,海拔约4500米,由于北面有高大的喀喇昆仑山为屏障,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盆地内相对较暖和,最暖月平均气温在IO'C以上,但年降水量仅60毫米左右,十分干燥。

      班公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是最长的裂谷湖之一,在东西方向上延伸达155公里,南北平均宽2.4公里左右,属于构造断陷湖。主要根据是湖泊两岸地层不连续,北岸至今仍保留有明显的断层崖,同时沿东西向尚有多处呈线性排列的温泉出露等,说明湖中有大断层通过。  湖泊面积413平方公里,海拔4241米,整个湖的流域面积约28714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湖体的东段的南、北两岸,中段、西段较小(见图)。  班公错的全年湖面蒸发水量约8.93亿立方米,湖面降水量为O.36亿立方米,入湖径流总量为8.57亿立方米。班公错自第四纪以来总的趋势是不断退缩,使得湖周围留下一道道古湖岸线,如东岸的古岸线及湖岸阶地有九级之多,第九级高出目前湖面约80米。

      湖水碧蓝晶莹,透明度大,最大水深423米,容积66亿立方米,其中淡水贮量47亿立方米,咸水贮量19亿立方米。水质分布具有东淡西咸的特点,在第一浅弯段两侧,东部属淡水,中、西部为咸水。

      湖中有几个鸟岛,对鸟类繁殖和自然资源保护起着积极作用,湖中生长裂腹笪和裂裸尻鱼,近年已有捕捞,湖滨周围的高山草场是优良的牧场。

      原来此湖和狮泉河地区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近几年行政上才刚刚归属西藏自治区管理。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7-12-14 14:16
[s:2] 多好的新藏自然风光!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7-12-14 14:22
[s:2] 真的是太漂亮了!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14 14:26
班公错,美丽的高原湖。

一湖二味,一淡一咸,果然班公-------错!
好像四川火锅,一红汤,一白汤。
比得俗气,笑话笑话。

谢谢楼主辛苦。每天好图美文。
实在看得津津有味!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15 20:36
今天是休息天,

楼主的图怎么还没上来呀?


好像连续剧一样,看得上瘾啦。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6 16:40
引用第38楼陈士农于2007-12-15 20:36发表的  :
今天是休息天,

楼主的图怎么还没上来呀?
实在抱歉!马上就来!今天忙着带小孩出去玩了!!

.......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6 17:18
新藏公路

  国路道219段。拉萨至喀什,国道318/219,全长2,424公里。拉萨337→日喀则157→拉孜293→萨嘎145→仲巴384→巴噶(神山)384→狮泉河。国道219线:狮泉河87→日土143→多玛177→界山大板111→泉水131→康西73→三十里营房123→麻扎大板83→库地大板88→普萨69→叶城254→喀什。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6 18:37
狮泉河镇:这里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也叫“噶尔”,藏意为“兵营、帐篷”,因清政府派蒙古族将领甘登次旺率军攻退了敌军,当时清军曾在此扎营,由此而得名。这座在一大片红柳滩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枢纽,虽然它在来自都市人的眼中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往北到叶城,往东到日喀则,二三千里内都没有比它更大的城市。
昆仑山脉: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仑山中段,格尔木市区南160公里处,是青海、甘肃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昆仑山口地势高耸,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景色壮观。这里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7 13:04
....................好了!顺利到叶城了!贴图结束!谢谢大家欣赏!!后面的图见:http://www.zghncy.cn/read.php?tid=16833
作者: 陈士农    时间: 2007-12-17 20:56
佩服!

我大概没有楼主这样的体力和毅力走完全程。

谢谢好图好文章!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7 21:06
引用第43楼陈士农于2007-12-17 20:56发表的  :
佩服!

我大概没有楼主这样的体力和毅力走完全程。

谢谢好图好文章!
也非常感谢您这位忠实的观众!!一个月的行程被我一周草草带过,还希望您喜欢!!
作者: 老王.show    时间: 2007-12-17 21:19
很好的纪录片~~~一路跟着你走过新藏公路还有你在做导游~~~谢谢了!
作者: 四平芙蓉鸟    时间: 2007-12-18 08:31
难得一见啊。
作者: motocar    时间: 2007-12-18 12:43
谢谢几位的欣赏!
作者: 随遇而安    时间: 2007-12-20 22:10
谢谢介绍,欣赏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