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贫血的中医调养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0-4-6 08:53
标题:
贫血的中医调养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皮肤粘膜苍白等,严重时可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甚则晕厥。因此贫血是指一系列症状,并不是具体的疾病,可发生于各种造血系统疾病中,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也可发生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过程中,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各种失血后贫血等。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如急慢性出血、肠寄生虫病、造血系统疾病,病后体亏,或体质薄弱,或饮食不节,偏食偏嗜,缺乏营养,以及劳倦过度、情志内伤,某些药物和化学、物理因子等因素,均可引起血虚贫血。中医药治疗贫血依据现代医学的检测技术明确诊断,采用审因论治、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等方法,进行针对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鲜明的特色优势。日常生活调养也很重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调摄饮食 是治疗与营养缺乏有关贫血的最为方便可行、又利于治疗的一种方法。一般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提倡用铁锅炒菜煮饭,可以增加食物中的铁质,能有效防止因食物缺铁而发生贫血;注意饮食卫生,饮食有节,多进软食,不吃辛辣,不饮烈酒,不吃生硬食物,可以防止出血而发生失血后贫血;避免饮食偏嗜,摄取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等,提供造血有关原料,恢复造血系统功能。
■调畅情志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情志不遂会使肝气失疏,导致脾胃运化失司,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情志内伤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和气血的生成。所以贫血患者要注意调节情志,防止七情内伤,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不良情志刺激。
■生活防护 生活起居有规律,慎起居,避风寒,预防感冒;节制房事,勿房劳过度,以免耗伤肾精;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加强劳动防护;禁用对造血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药、保泰松、抗疟药伯氨喹啉等,某些抗菌素的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防止滥用,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观察血象。
■劳逸结合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适当安排一些适合病体的劳动与体育锻炼,以舒畅筋骨脉络,调达气血,增强机体的抗病及康复能力,根据自身特点及爱好,选择一二项健身防病项目,如散步、慢跑、游泳、做操、跳舞、太极拳、五禽戏、健身操、气功等,活动的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因为适度的活动有利于贫血的治疗和康复。
必须指出,一旦出现贫血症状,要到正规医院系统检查,查明发病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4-6 09:06
贫血的中医调养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4-7 10:05
贫血的中医调养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4-7 10:06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