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谁是千古第一才女?
[打印本页]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10-2-5 09:41
标题:
谁是千古第一才女?
都说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相夫教子是女人的义务,连孔圣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中国社会毕竟是宽容的社会,历朝历代总有一些“扫眉才子”崭露头角,为时人和后人所津津乐道。如“当垆卖酒”的卓文君,我国第一个女史学家班昭,博学多才的蔡文姬,千诗织就回文锦的苏若兰,“咏絮之才”谢道韫,“才华绝代”的上官婉儿,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女扮男装的黄崇嘏,“断肠词人”朱淑真,元代书画家管道昇,“女侠名姝”柳如是等,都是一代奇才,名冠古今。那么在这么多的才女中,谁人堪称古今第一人呢?非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莫属。
为什么李清照能称千古第一才女?这是由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决定的。她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其词在有宋词坛独树一帜,号“易安体”,连辛弃疾都来学习。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传世。以致当时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之说。同时她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历朝历代,对李清照的文学成就评价颇高。所谓“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沈去矜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四库提要》则如此评价:“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为:“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和哥们李奕柯是当时的礼部员外郎,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的《声声慢》就创作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头角。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不仅文学方面,在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另一首:《如梦令》写酒后争渡: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她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消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
典型的易安风格,此境界,只清照擅长,他人未敢角逐。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明白如话、情调凄婉,感情激烈而不可遏制。读来令人掩面长叹!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当年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
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辰翁读此词,不禁「为之泣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然而遗憾的是,时人虽对"易安体"推崇有加,连稼轩作词有时亦自称“效易安体”,但也许是因为李清照的才情殊众,可望而不可及;也许是因为李清照的身世太过特殊,后人无法体味她的家国之悲,「易安体」终究后继乏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遗憾。也许正如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说的那样:“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如果说李清照在文学上的成就仅止于此,那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只与朱淑真相类而已。而易安之所以为易安,在于她虽身为女子,却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以天下国家为己任。1133年高宗忽然想起应派人到全国去探视一下徽、钦二帝,顺便打探有无求和的可能。但听说要入虎狼之域,一时朝中无人敢应命。大臣韩肖胄见状自告奋勇,愿冒险一去。李清照日夜关心国事,闻此十分激动,满腹愁绪顿然化作希望与豪情,便作了一首长诗相赠。她在序中说:“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能妄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当时她是一个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还这样关心国事。不用说她在朝中没有地位,就是地社会上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她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凛然大义:“原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她愿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闾阎嫠妇亦如,沥血投书干记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逖闻鸡起舞,想到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家国之忧、民族之痛啊。
“ 既能飞针绣花,又能飞剑驰马”是易安诗文迥异于其他才女的出众之处。除上述诗词外,我们不妨再举一二例:
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还有著名的梦天词: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此气概,纵须眉男儿亦不能道也。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也是时代的产物。陈寅恪说:“中华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李清照生于文化盛世,却又偏遇金人南侵,人生如两宋一般,被打成两截。所谓“江山不幸诗家幸,语到沧桑句便工”,一个千古无双的绝世才女就应运而生了!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2-5 09:44
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10-2-5 09:50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作者:
景山祥子
时间:
2010-2-5 09:51
李清照堪称千古第一才女!赞成!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2-5 10:19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2-5 10:39
李清照堪称千古第一才女!赞成!
作者:
谢氏鸟具
时间:
2010-2-5 10: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10-2-5 11:56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作者:
xiaoyu102
时间:
2010-2-5 14:15
批准了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