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民间玩具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10-1-13 13:43
标题:
民间玩具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十六七世纪时,中国的民间玩具已流传至海外,同时也出现了受外来影响的的玩具如“洋片”和一些益智玩具。一些原具有酬神性和巫术色彩浓厚的作品,也成为弄小儿之具的玩物。如门神被制成“果食将军”,成为小儿的腹中之物;月神兔儿爷也成为玩偶;那些拴魂狮、端午辟邪香包和散灾风筝,早已没有了神和巫的色彩,成为小孩子的玩具和陪伴了。具有教育功能的九连环和七巧板一类的玩具己非常普及。各种民间耍货在庙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让人们把“庙会”这一概念,变成了具体的、形形色色的“玩意儿”了。
老北京的庙会,与民间工艺利玩具关系最密切的就要算海王村厂甸庙会了,据孙殿起先生在《琉璃厂小志》中记载,1936年春节厂甸庙会所见民间玩具计有2l类,四五十种。主要有:猴戏玩物(中约辛夷,蝉壳做猴头及四肢,形式多种,有情节和景物);腊制玩具(捏成各种瓜果和花、鸟、鱼、虫,可漂浮于水面);玻璃玩具(磕模瓜果);烧砖玩具(土泥捏制或用模子做成的小建筑并彩绘);江米人;风车(为厂甸特殊玩具);空竹(即是空钟,响动玩具);扑扑登(即琉璃喇叭、吹时发出扑登扑登的响声);走马灯;仙鹤灯(香面团成,可点燃,展开似鹤);气球(当时属于创新玩具):泥铁小玩具(各种小仪仗,兵马人物等);锡制玩具(以刀、枪、剑为多);木制玩具;料器玩具(以器皿为主,也有飞禽走兽);鬃人(称为“盘中好戏”,敲击可使盘中戏人转动);弓燕(竹木弓铁丝弦上穿泥捏小鸟等,倒置可使之滑动);弩弓(打弹用的弹弓,可用之射鸟)。由此看来,厂甸庙会的玩具既丰富多采,又有地方特色。清人澹圆在《厂甸竹枝词》中写到:“最是儿童欢喜物,空钟喇叭大葫芦。”除了这些玩具外,到上个世纪初,在厂甸里见到的玩具还有像糖人、桦木盒、桦木环、绒花、绢花、玻璃景、彩蛋、灯彩(花灯)、九连环、竹蛇、小鼓、扳不倒、皮老虎、年画升官图(儿童棋具)、螺丝转、胡子、鬼脸、戏剧脸谱,以及各种乐器、花炮等。
北京的民间玩具,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朋,达到鼎盛。不仅汇集南北诸多玩具,还有不少清王朝的贵族因清朝灭亡而成为手艺人,靠制作玩意儿为生。著名作家曹雪芹因同情手艺人,写就了《南鹞北鸢考工记》一书,向他们传授糊扎风筝的技艺,从而形成了日后“曹氏风筝”的流派。作为商家和手艺人,每年赶庙会是非常重要的商机,决不能错过。有时一天要赶几场场。
民间庙会以其特殊的魅力,不仅吸引了市井百姓,还深深吸引了文人雅士。他们在游览之余,有感而发的杂咏、竹枝词等作品相当丰富,如清末的“首都杂咏”中对一些玩具的描写:“任凭直上任风翱,丰满何需假羽毛?百尺丝纶归掌握,每嗟牵引小儿曹。——咏风筝”;又如厂甸正月竹枝词:“三尺动摇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皆十分传神。
现代庙会上,特设有礼品、书籍、年货、工艺品、日用百货等卖场或“特色一条街”,所卖内容,无所不包,玩好吃够后,人们又享受了购物的乐趣。
作者:
北京鸟友
时间:
2010-1-13 14:04
民间的玩具可以申遗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1-13 14:21
观看民间玩具
作者:
沈阳老李
时间:
2010-1-13 14:41
民间玩具经济好玩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10-1-13 14:46
小时候常见的玩意,最喜欢的是捏面人!
作者:
000345
时间:
2010-1-13 15:26
作者:
彪彪
时间:
2010-1-13 16:09
作者:
靛颏小屋
时间:
2010-1-13 17:47
喜欢民俗民间手艺人的作品。
作者:
广一民
时间:
2010-1-14 15:45
老人老物老玩意 哈哈 好好好
作者:
魔裟斗
时间:
2010-1-14 15:57
好玩的民间玩具
作者:
宋远贺
时间:
2010-1-14 16:04
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1-14 18:21
“鬃人”是北京独有的一项民间手工艺品
作者:
花虫
时间:
2010-1-14 20:13
很不错的玩意啊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