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老曹墓会成为2010年的第一个传说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10-1-5 15:54
标题:
老曹墓会成为2010年的第一个传说吗
2009岁末曹*墓的考古发现,颇有些“惊世”、“惊诧”、“惊魂”的意味。这些天来,与文物考古沾点边儿的、不怎么沾边的、或者希望沾点边的各色人等都表达了不同方式的关心。法制晚报的报道说,一个心急的上海老头甚至在元旦跑到安阳,要认曹墓作祖墓。一些专家学者则公开表达了质疑,认为河南省文物局专家的发布证据不足。而在网络上,质疑、恶搞之促狭机巧,令人兴叹,有网友甚至依样画葫芦地宣布,少林寺附近惊现孙悟空墓…… 去今1800年的曹*,再度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漩涡,将政府、学界乃至社会公众一并裹挟了去。专程进京宣布发现曹*墓的河南专家,面对别的专家质疑言之凿凿,曹*墓也是经过专家多次论证的!毗邻安阳的河北邯郸,人所共知是曹*邺城所在,曹魏文化源远流长,却眼见着曹*墓现身河南,颇有些不平静,除了质疑河南方面外,也弱弱地坚持:曹*墓可能在邯郸一带;而曹*的老家、安徽亳州据说也不排除开挖疑似曹*墓的曹氏宗族墓群的可能。
严肃的考古成果发布,不期然引来了大讨论,掀起了大波澜,着实让河南方面有些手脚忙乱。尤其糟糕的是,河南越强调此次考古发布的专业、科学和审慎,其遭遇的网络阻击就越强烈。2009年最后一天,河南组织文物专家集中答疑释惑,试图将口水仗平息在2009年,然而,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到了这个时候,事件的走向其实已不可控。网民乃至社会公众的疑问,大概不会因为专家措辞简练的几条意见而消失,曹*墓风波将注定难以迅速平静下来。
何以如此?我想,大概可以做如下解读。其一,文物考古新发现应该适应网络社会的互动要求,不能再固守传统的单向发布路径。按照以往的习惯,河南省文物部门发布曹*高陵考古成果,并不存在资格问题。而且,此番发布,还是国家文物局出面邀请河南省文物局专家进京发布的。然而,时移世易,网络社会似乎并不习惯这样的权威宣布,越是刻意强调权威,越是会吸引来质疑的板砖:凭什么如此肯定地确认这个汉墓就是曹*墓而不是别的哪个呢?
可能是过于激动于发现的喜悦了,河南省的文物专家在回应网络和公众质疑时完全缺乏耐心。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为例,孙所长动辄就是“完全可以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高陵”,“这种认定是科学、严谨的”,这样不容置疑的表述,这样省略过程直陈结果的回应方式,表现出来的与其说是一种学术底气,不如说是一种冒险的勇气、或者说是在与公众赌气。
公众当然缺乏考古专家的专业知识、田野经验和推断能力。但凡重大的考古行动,往往也正是向公众普及文物考古知识的绝好契机。当年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虽然在文物上的收获寥寥,但公众通过媒体既全程参与了发掘过程,也分享了考古的乐趣,焉知没有收获?类似的例子还有法门寺地宫考古、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等等。而河南安阳曹*高陵的发布却显得十分突兀,惊喜太过巨大了,反而成了惊疑。有媒体说,曹*墓发现端倪至今已历时10年,可公众并不知情。
再有,文物考古以有限测无限、循明晰探幽暗,还是应该保存几分审慎的。毕竟,文物考古是科学研究,其间的幽深晦暗之处多多,话不好说得太满。既要有直面质疑的勇气,更要有审慎存疑的态度。陕西华南虎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先例,政府急切地发布激动人心的消息之后很快就陷入左支右绌的尴尬之中。曹*墓的情形将来会是怎样,目前还不好说。我注意到,包括一些支持河南省确认曹*墓的专家,在表述上也有些含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2009年12月31日作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在依据墓葬的地点和时代特征,把曹*作为一个人选作为这个墓的主人推测,这是说得通的。”又是“推测”,又是“一个人选”,在这样“差不多”的确认之下,曹*墓越来越像一个传说。
实际上,安阳汉墓在2009年12月27日发布当日还是有过一段“疑似”时间的。刚开始还是“疑为曹*墓”,不一会儿可就是斩钉截铁的发现曹*墓了。其实,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长的说法应该比较靠谱,他说,安阳的“曹*墓”准确表达应该是“曹魏大墓”。至于是不是曹*墓,既然大墓的后续研究还要持续很长时间,不妨先存疑。学术研究兹事体大,既要“大胆假设”,更要“小心求证”。当然,也可能总有一些人、一些力量不希望沉寂千年的曹*墓继续“存疑”下去罢。
最后,专家也好、学者也罢,知识分子的职责就是求真,这也是学术研究襄助经济社会的底线。知识分子不应该为了地方可能出现的经济利益,而草率地模糊求真的边界。也不应该顺从来自政府或者社会的压力,而丧失了基本的认知。我这样讲,不过是重复一个常识,并非就认为安阳曹*墓存在利益预谋或者政府意图。事实上,这些年来,地方上每每出现类似的乱象。此次安阳同样传出曹*墓潜在收益数亿元的说法,安阳市市长张笑东就表示,政府要将曹*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按照安阳旅游业平均值214.8元计算,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曹*墓最低有4.2亿元的收益。
英国学者弗兰克·富里迪在《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书中写道:“在一个知识生产完全受实用考虑驱动的世界里,我们已经失去了共同决定如何重视知识、如何肯定知识的能力。失去意义后,知识更多地是专业人士、专科学者和专家的财产,而不是公众的财产。”不管怎样,富里迪的话语,对于纷纷攘攘的曹*墓喧嚣以及国内动辄泛起的文化资源争夺战来说,应该有些警示的意味。
据说,河南正准备将曹*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无妨,像这样规模的汉魏大墓,即便墓主不是曹*,其文物考古价值也是显而易见。而当地百姓谈论最多的却是征地补偿的问题——大墓所在地是安阳西高穴村的农民耕地,墓地发掘后,附近方圆2.5公里都将划入保护区。离发掘现场最近的村民王海刚,正在平整土地,准备开一个小卖部。至于曹*墓是不是真的、曹*墓事件会不会成为河南版华南虎事件,一片兴高采烈之中,并没有人真的在意。
作者:
匿名
时间:
2010-1-5 16: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京城晓苏
时间:
2010-1-5 16:29
想借“曹*”赚钱的大有人在!
作者:
申大
时间:
2010-1-5 16:31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10-1-5 17:08
真可是当今的一个话题!
作者:
花虫
时间:
2010-1-5 18:24
现在新闻的焦点啊!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