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文人名士喜用“之”字名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2-30 23:02
标题:
文人名士喜用“之”字名
人名中使用“之”字由来已久,但将“之”字视为高雅和时尚广泛使用于名字之中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名门望族,起名都喜欢用“之”字,许多著名人物的名字都带“之”字,如科学家祖冲之、书法家王羲之、画家顾恺之、史学家裴松之、将领刘牢之、沈庆之等。
将“之”字用于名字中,最有影响的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家族。这个家族是两晋时著名的琅琊王氏,自王羲之这一辈起几代人都喜欢用“之”字取名,一代传一代,共传了五六代,延续了一二百年。
与王羲之同一代的王允之,其后人也都是用“之”字命名,延续了六代,比王羲之还多一代。
另外,与王羲之同一代的王胡之,其后人五代也全部用“之”字命名。
这种几代人都用“之””字命名的方式是很独特的,在中国姓名文化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为什么两晋南北朝时用“之”字取名盛行,一些文人名士喜欢用“之”字命名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道教五斗米道有关。五斗米道是东汉顺帝年间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张陵创立的,他们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经典,教人奉道悔过。五斗米道多用“之”字作为道徒名字的暗记,出于对五斗米道的崇信,“之”字也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加上“之”字本身的特殊含意,格外受门阀世族的喜爱,于是“之”字频频出现在他们的名字之中。
另一个原因是,两晋南北朝时,姓名的避讳逐渐严格起来,皇帝的名字要避讳,称作“国讳”;父母、祖父母的名字要避讳,称作“家讳”;圣人的名字也要避讳,称“圣讳”。所以,取个好名字不容易,要受到种种避讳的限制。而当时的“道”、“之”不在“家讳”之列,父子、祖孙均可同用而不讳。于是,文人名士便热衷于用“之”字命名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2-31 05: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31 11:47
感谢分享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12-31 17:06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