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原创] 城市记忆之四:    花影 [打印本页]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30 22:33
标题: [原创] 城市记忆之四:    花影
         [原创] 城市记忆之四:    花影

                作者:星天外

家有腊梅一盆,黄黄地半开着,零零落落,淡淡地立在墙影里。
白日里绣眼们放声歌唱,它只在光的影子里变幻着明暗。
夜里,鸟倦了人息了.一股沁人的幽香,似有似无忽浓忽淡地传来,我便在腊梅花里了。
北宋词人张先的诗没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其中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让他不朽文坛了. 国学大师王国维称赞道:“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当然知识分子王国维最后“殉清”了。
花,以外形取悦人,以香气感染人。
春天 “枣花未落荫桐长”,“梨花雪白菜花稀”。丘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群花灿烂如是。
夏日 “藕花无数满汀洲”,“惟有葵花向日晴”。泰戈尔面对万花旺盛之景不禁写下“生如夏花之绚烂”的词句。群花火烈如是。
秋天“身寄东篱心傲霜”, “枫叶荻花秋瑟瑟”。仅余几花绽放,所谓落木萧萧,“一人独钓一江秋”是也。贫困之士羁旅之人见之无不怆然而涕下。其肃杀悲情如是。
冬季只有梅花以树的形象,凌寒开放。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里梅花不仅是以形 “朵朵花开淡墨痕” 悦人,更以其倔强的躯干和超凡脱俗的香气坚韧不拔的风骨令文人墨客为之扼腕动容。
花是自然的风骨,花之风骨如花之影,生生相依,见光明则愈加的绚丽妖娆。
花之爱若到了极处,已然无形无味,只余“花影”了。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品味各有不同,其道却通,皆为“花影”痴迷者。
念古观今,我们就不难理解西晋大将桓温英雄坐老,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何以抚摩着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杜甫会写出“花近高楼伤客心”的诗句,一个人落泪在一个天地间是如此花团锦绣的春天。
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物质充斥视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状态却那样的艰涩。
-----人心不古了,世风日下了。
我想起我在这个城市街头常见的画面:一个农民工推着一辆装满花木的超载的自行车从人行道吃力走过。树叶那样苍翠,花瓣那样美丽,他的背影却那样沉重。他这样长地送一车花木,所得几何?除去在这个城市的生活成本,一月又有几何?如果因超载被罚款呢?可他们却坚韧地生长着。问到将来,他们也不知道。
-----比农村一年才挣几百要强些,不用卖血吧!一个安徽农民工这样说。
花是高贵的,可以登堂入室。一株兰价可达上万。
花是卑贱的,可以并入草属。“零落成泥碾作尘”。
虽然不能“生如夏花之绚烂”,却可以“死若秋叶之静美”。即使没有作为花绽放过,化作尘土,心中也是安宁的。
有腊梅相伴,夜是香的。
有花相伴,人生就成了诗。
           
                                                      2009-12-30  
            (不要转载,谢谢)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2-31 04:41
城市记忆,让人留恋,感谢您的分享!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2-31 05: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一轮明月    时间: 2009-12-31 08:38
好文章
作者: 北方清雪    时间: 2009-12-31 10:16
好帖子啊,感人,“有花相伴人生就成诗了”。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12-31 13:53
欣赏了
作者: 黄石牛牛    时间: 2009-12-31 17:15
有花相伴,人生就成了诗。好文章,有酒相伴,是人生是否就如歌了!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12-31 17:17
分享   花影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