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乌镇——靛蓝水乡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2-25 23:14
标题: 乌镇——靛蓝水乡
乌镇的靛蓝,虽是无处不在,但欲了解个中发展,博物馆似的宏源泰染坊便是必游之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清光绪时迁址至此,成为蓝印花布的制作及集散基地。

走访时,只见五十多岁的陈伯单手便将石灰混合黄豆调配的粉浆,刮在开满稻米与花儿图样的模版上,模板用厚厚的棉纸涂上柿油,一刀一刀刻出细花,髹上铜油后,不容易腐坏。粉浆干后,放进以蓝草制成的染料中,用人手来回浸染最少三十回,再经过发酵等工序,便可染成又名石灰拷兰布的蓝印花布。陈伯说他十来岁已在染坊帮忙染布,就是印花的版模都得自己一刀一刀地雕,所以不同染坊的出品都不一样。那时候染坊虽多,但村内村外的人都爱穿蓝布衣服,忙死了。手一天到晚泡在染池,都变蓝了。现在,爸爸染的花布女儿不爱穿,倒是很多外国旅客一买就是一整捆的围巾。陈伯每天只做印布示范,日子轻松多了。

可是穿梭小巷弄时,还能发现不少居民穿着这传统蓝布招摇过市。越过空地上挂满长长靛蓝花布的店子,看见淡蓝色在天空下飞扬,孩子则在中间捉迷藏,心想这繁杂的手染布过程,仍会在乌镇日日上演。

位列江南著名水乡,乌镇当然有交错水道、古老小桥、垂杨翠柳及江南水乡不可或缺的走廊、小弄、摇橹及石板道,可是,水阁却是乌镇的特色。只见乌镇许多房子,都在屋外加建水阁,在河床打木桩,架横梁,搁木板,就成了乌镇独有的水阁。夏天,居民在水阁上铺床,拨弄小圆扇,泡杯龙井茶,便在那儿发呆乘凉,摇橹声中跟邻居打招呼,正是乌镇人独有的沟通方式。

传奇 古城小吃

老街除建筑老、人情老外,充满地道风味的小食,均有其传奇小故事。廊道旁不时见有老人家摆了蒸笼,售卖青团子。老伯说乌镇没甚么贵价食材,就是南瓜长得多,所以用南瓜叶包裹豆沙馅制成的青团子,镇里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那是初一、十五时常吃的小点心。

乌镇最有名的美食,就是三珍斋的酱鸡及酱鸭。三珍斋就在乌镇B区常新街的小桥前,店子已有百多年历史,据说当年有人贪便宜错买几十只瘟鸡,苦脑间,索性将过去烧菜的十八般武艺全力倾出,并加进大把大把的黄酒、白糖、桂皮及丁香佐料,出炉后再涂麻油,包上荷花叶,总能卖个满堂红。解放前更在上海开有分店,而现在每朝都会以快班轮船送到上海,当年茅盾居于上海,就常常到店里买来吃。

三珍斋旁的陡峭木楼梯上,便是名满乌镇的访卢阁,据说因当年茶圣陆羽来拜访曾救他一命的卢氏而得名。这里在清朝是达官贵人聚集的地方,也是茅盾及其祖父爱到之处。坐在二楼,呷一口龙井茶,吃一口粉蒸肉,一面眺望对岸繁忙的市集江景,一面感受中市大街的宁静古乡情,确是乐事。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09-12-26 11:05
宁静古乡情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26 11:30
一面眺望对岸繁忙的市集江景,一面感受中市大街的宁静古乡情,确是乐事。

作者: 景山祥子    时间: 2009-12-26 13:44
乌镇,明年争取走一遭。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