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今日重新认识正阳门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2-25 14:19
标题:
今日重新认识正阳门
从天安门广场到前门大街,途中要经过正阳门(前门)。历史上的正阳门,是“宅中定位,气象巍峨,所以仰拱宸居,隆上都而示万国。” 经人文奥运文物保护工程大修后的正阳门,是老北京古都风貌的象征,在引来无数人们怀旧目光的同时,有心人也会产生些疑惑:南面的箭楼、北面不远的城楼,哪个是正阳门、哪个是前门?楼内有什么?对外开放吗?这些看似简单的疑惑,竟然带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毕竟,历史上的正阳门离我们太遥远了——
正阳门是以军事防御功能、礼仪功能为主体的一组建筑,包括今天的箭楼和城楼,都叫正阳门,俗称前门。
过去的正阳门是“四门、三桥、五牌楼”,一圈瓮城连接着箭楼、城楼、东西闸楼等4个城门,箭楼前是三座石拱桥组成的“正阳桥”,其南即通向前门大街的“五牌楼”。瓮城里面是空场儿、铺舍、关帝庙和观音庙。瓮城是为防止从城内出兵或从城外退兵时,在开启城门过程中敌人随之杀入而建的一道防御工事。
清代正阳门由汉八旗中的镶蓝旗镇守,汉军官二员、兵四十五名、大城炮八门、制胜炮三门、神威炮九门、铁心铜炮四门、神机神枢炮一百零九门。箭楼门洞和瓮城左右的两个闸楼门洞都装有“千斤闸”,是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落下的闸门。正阳门箭楼也是京师内城九门中惟一开门洞的箭楼,专走皇家“龙车凤辇”。过去,守城官兵和行人要进出正阳门,须先从瓮城东、西两侧闸楼绕行进出瓮城,从城楼下的门洞进出城。瓮城和东西闸楼于民国四年为了城市交通建设需要而拆除。箭楼之南护城河上原有正阳桥现已不存,但是正阳门的核心建筑——城楼和箭楼至今完好无损地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南端(城楼)和前门大街北端(箭楼)。正阳门城楼通高43.65米,正阳门箭楼通高35.37米,均是中国乃至世界“城门”中最为高大雄伟的城楼和箭楼。
值得一提的是,正阳门箭楼门洞里边,至今仍悬有一扇涂有红漆的“千斤闸”,箭楼有两重门,前为升降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是北京乃至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最大的陆路“千斤闸”,主结构完整。但因为“千斤闸”部分辅助结件缺失,以前对正阳门箭楼“千斤闸”升降原理、机械结构的研究,尚付阙如。另一个原因是近现代以来正阳门箭楼“千斤闸”处于“休眠”状态,开启的“千斤闸”长期固定在城台中,其顶部闸槽被一特制的长形木箱封盖,后又连同“绞盘”基座,长久被压在一楼大厅的木质“台座”之下,只有部分较高的“千斤闸”辅助结构外露。最近,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的文物工作者多次到现场进行考察,凭借这些外露辅助结构的遗迹、遗痕,反复进行实测,对其原状和功能、使用原理、机械结构,进行初步的探索,有了新的发现:证实了“千斤闸”的起降原理是靠一对绞盘(竖辘辘)和一对保险梁升降系统,结构合理,非常科学。
明清以来,正阳门作为前市后朝、辐辏之地的独特优势,造就了大前门地区的工商文化圈。
正阳门城楼内现在的基本陈列是“正阳门历史文化”和“老北京前门地区商业文化”。一楼展厅给人以深刻印象之一,是正阳门的几次火毁与重建。1900年“庚子之变”八国联军侵华,正阳门城楼、箭楼的门楼相继被摧毁,辛丑条约后,在西安避难的西太后及光绪皇帝回銮,按规制要走正阳门入城,于是工部请来老北京的扎棚匠,在城楼城台之上临时搭建裱糊了一个简易牌楼,以充当门楼。这一历史镜头载入了耻辱的史册。此外,历史档案证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正阳门的门楼主体,是1903年以后,由各省捐银修建的。
前门一带多老字号,从前多为前店后厂,今天在正阳门城楼二层布置的“老北京前门地区商业文化展”,与即将重新开放的前门大街形成呼应,通过档案、文献、老照片和风俗长卷画,让人们一睹昔日前门大街的风采。全聚德、同仁堂等一个又一个的京城老字号和民族品牌,他们的诚信、公正、奋斗和经营之道,通过“陈列语言”和历史符号,使观众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见证和体验着历史上的前门大街,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可视化中轴线”、“正阳文化”、城楼门洞前的“中国公路零公里点”,是正阳门的新看点。
在正阳门城楼一层大厅,有一条“可视化中轴线”,它由铜材制成,镶在展厅正中的地面上,并标注了所在点南距永定门、北距故宫太和殿及钟楼的实测距离,这是一条北京城实际中轴线完全吻合的“可视化中轴线”,又称“龙脉”。站在这条中轴线上,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历史前进的步伐,有多少历史人物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中华民族“尚正”、“向阳”、崇尚公平与正义的传统在这里被形象地展示和概括。
今天,我们在正阳门城楼平台上向四面八方观看,除了中轴线指引的正南正北方向感以外,周边的建筑物与它们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可以给人一种特有的文化体验。正阳门城楼的正南是箭楼和前门大街,这里正在打造弘扬民族品牌的步行街。前门东大街与前门西大街左右平行、整齐、对称地呈现在正阳门东西两侧。正北方是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西北方是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东北方是国家博物馆、最高人民FY等建筑。站在正阳门城楼上,可以望到东南城角楼,看到北海琼岛白塔和南城的天坛祈年殿,除特殊需要或特定条件,北京大部分建筑的朝向是坐北朝南。“正”是一个最佳选择,朝向正南、向着太阳,总体上比朝着其它方向要好。这种环境形成正阳门特有的视觉资源,赋予人们的最直接感受是:正比斜(邪)好。它产生了一种柔性的道德提示: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面临一种正确与否的选择。选择正确,选择公平与正义,风险最小,长久的“投入产出比最高”。
历史偏爱正阳门,不久以前,国家有关部门筹建“中国公路零公里点”地标,经过反复选址,最终把这一标志确定在天安门广场南端、正阳门城楼门洞南侧两个石狮子之间的地平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往往要在中心区域设立“零公里点”,是重要景观,也是国际通行的准则。“中国公路零公里点”选在正阳门,与正阳门的辐辏之地相吻合,象征着祖国的发展与开放。在前门大街即将重新亮相,举国欢庆奥运来到中国的时候,让我们重识承载历史、开创未来的正阳门,不断地“从零开始”,传承文明、锐意创新,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共同奋斗。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25 15:46
历史偏爱正阳门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12-25 15:49
今日重新认识正阳门
作者:
若菡
时间:
2009-12-25 15:50
作者:
zblovetj
时间:
2009-12-25 16:45
伟大的建筑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12-25 16:50
谢谢分享.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2-25 16: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景山祥子
时间:
2009-12-26 14:03
正阳门是以军事防御功能、礼仪功能为主体的一组建筑,包括今天的箭楼和城楼,都叫正阳门,俗称前门。20年前,我就住在附近。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