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都江堰上安澜桥 [打印本页]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2-25 14:16
标题: 都江堰上安澜桥
安澜桥位于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口,横跨在岷江的内、外二江鱼嘴处,是我国最古老的竹索桥。安澜索桥修建的具体年代已无所考,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这可证明安澜桥的修建,至少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安澜索桥原长约340米、宽3米、高近13米,江中设有木、石礅9座,8孔,最大跨度61米,桥上铺木板,两侧有护栏。全桥用24根5寸粗细的竹索构成,其中10根作底索,以6排木架支撑,上铺木板,两边再压2索,余12根置桥两旁,作扶栏。走在安澜桥上,脚踏木板,手握栏索,摇摇晃晃,飘飘悠悠,如荡秋千,冲险浪,在晃动厉害时,人行其上,惊心动魄,能顺利通过安澜桥,任何道路都会视为坦途。

这座桥,古名“珠浦桥”,宋代重修以后改名“评事桥”,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塾师何先德夫妇筹资重建,人们为感念他们的善举,取名为“夫妻桥”。桥成,免去摆渡危险,取安渡狂澜之意,故名“安澜桥”。这座桥地处交通要冲,沟通了对岸的少数民族与城内的汉族兄弟的联系,它是民族团结的友谊之桥。它和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连为一体,更加知名于世。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改木桩架为混凝土支架,改竹索为钢索,使索桥比过去坚固牢实。1974年因都江堰渠改造工程需要,将安澜桥下移100米重建。新建的安澜桥为钢索人行桥,全长261米,共5跨,中间有两个金刚小亭供行人小憩,并建有巍峨壮观的桥头堡,我国还专为此桥印发过纪念邮票。有两副佚名对联,一副是:“驾长虹于两岸,带二江之双流。”另一副是:“大江东去无双路;锦里西来第一桥。”这两副对联状述平实,却有气势磅礴独一无二之感。

关于何先德夫妇修建这座桥的故事,十分悲怆动人。

“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是安澜桥在明末毁于火灾后,当地流传的民谣。传说:当地有一豪绅,他看到河隔两岸,人们渡河困难,就想乘机发财。俗话说,隔山容易隔水难。两岸的老百姓面对一里多宽、波涛汹涌的江面,只有叫苦连天。于是,这个豪绅,就打造了一条大船来回摆渡。他让大管家带领两名凶恶的家丁在船上收钱,船价很高。谁要敢争执两句,非打即骂,甚至把人推到江里。两岸百姓敢怒不敢言。因此,才有了“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这一民谣。

当时,在城中禹王宫学馆私塾的何先德先生,对这个豪绅恶劣行为,非常气愤,决心在江上修一座桥,并得到了妻子热心支持。消息传出去以后,两岸百姓无不拍手称赞,纷纷到禹王宫学馆道谢。并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定要把这座桥修起来。这个豪绅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不妙,心生恨意,图谋报复。买通县衙言何先德“聚众闹事,图谋不轨”,把何先生绳捆索绑,押上大堂,打得皮开肉绽。何先生哪里肯服,一张状纸,告到成都藩台。藩台阅状后,又见百姓请愿,何先生才得以无罪释放,其伤历久方愈。

但是,何先生不改初衷,仍然坚持修桥,在四乡百姓的支持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修好了一座竹索桥,竣工后百姓无不称快叫好。谁知好事多磨,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有位进城卖柴的老汉,为了暖暖身子,出门时多喝了些酒,上桥以后左摇右晃,一脚踏空,跌入江心。那豪绅感到时机又到,随即买通官府诬告何先生“害死人命”,把何先生问成死罪,押在大牢,折磨而死,并下令拆毁索桥。何先生临死之前,仍嘱咐妻子说:“君子一诺千金,你我夫妻既然立下誓言,就一定要把桥修好,绝不能因为我一人含冤而死,让父老乡亲们失望啊!”新县令到来以后,在何妻和百姓的申诉下给何先生平反昭雪,其妻又重新组织民众把桥修好,为保安全,加装了护栏。众百姓为感念何氏夫妇的功德,遂把这座桥叫作“夫妻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由于四乡百姓联名上告,那贪赃枉法的官衙和作恶多端的豪绅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并留下了不绝的骂名。

当代著名桥联作家巫祖才先生撰联道:“百丈卧长虹,索系安澜,任凭江上波涛,山中风雨;千年圆缺月,缆悬故事,多亏蜀郡父子,学塾夫妻。”上联述桥形、言功能、赞平安;下联讲历史、说典故、扬正义。
作者: 一支笔    时间: 2009-12-25 14:47
美丽的传说:“珠浦桥,评事桥, 夫妻桥, 安澜索桥”是我国最古老的竹索桥。 2250年前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安澜索桥横跨在岷江的内、外二江鱼嘴处。何先德先生夫妇为了方便当地百姓生产, 生活。在四乡百姓的支持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修好了一座竹索桥。为感念何氏夫妇的功德,遂把这座桥叫作“夫妻桥”了。谢谢楼主宣传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作者: 黄石牛牛    时间: 2009-12-25 14:50
好帖了,欣赏了!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25 15:49
百丈卧长虹,索系安澜,任凭江上波涛,山中风雨;千年圆缺月,缆悬故事,多亏蜀郡父子,学塾夫妻
作者: 若菡    时间: 2009-12-25 15:53
讲历史、说典故、扬正义。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