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门外汉育出金翅鸟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朝文化
时间:
2007-11-6 08:49
标题:
门外汉育出金翅鸟
53岁的陈惊龙住在锁金新村,在外人眼里他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南京”,他原先是某饮食公司的部门主任,现在经营着一家专门卖芙蓉鸟的店,与别人养鸟怡情养性不同,他养鸟主要为了谋生,现在已形成养殖、销售芙蓉鸟一条龙的产业链。从一个企业管理者到专业“鸟人”,其间老陈走过了一条怎样的不平坦的道路?记者昨天采访了他。
买断工龄毅然创业
陈惊龙原来所在的“大厂区饮食总公司”因效益不好,陈惊龙于2003年买断工龄,拿着厂里给的两万多元回家,其实这点钱连交养老保险都不够。加上他没有一技之长,重新找份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一家人顿时陷入困境。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老陈把心一横说:我就不信自己干不出来!因对养金鱼颇有研究,老陈决定从兴趣入手,他先在夫子庙花鸟市场卖金鱼。可由于需要租用大场地,人工投入也比较大,资金匮乏的陈惊龙知难而退。过了没多久,他发现鸟市场比金鱼更看好。“有些名贵的鸟利润空间很大,养殖起来只要有个阳台就够了。”精明的陈惊龙改行转做这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行当。
从门外汉到专业“鸟人”
养鸟对陈惊龙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他要养的芙蓉鸟是人们俗称的“金丝雀”,属中国四大“鸣鸟”之一,相当珍贵,稍有闪失就会血本无归。老陈从最基本的知识着手,他买来各种关于芙蓉鸟的书籍潜心学习。“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吃了饭我就专心看书,常常一看就是大半夜,对鸟的习性和规律慢慢摸出了门道。”陈惊龙渐渐掌握了养殖芙蓉鸟的窍门。
刚开始售鸟时,老陈都是从养殖户家中拿雏鸟。“当时一只上好的雏鸟要几千元,如果不懂如何挑选,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到的知识,陈惊龙悟出了其中的奥秘:雏鸟毛紧贴在身上并且毛色有光泽、眼睛发亮、活跃有精神的就是健康的。相反,毛发蓬松、肚子发黑或红肿的就是病鸟。有了书本做积累,陈惊龙自然是越做越顺手,两年时间里先后养了40多只精品芙蓉鸟,个个都卖出了好价钱,远近卖了20多年鸟的“老客”也闻讯赶来向他讨教经验。
“金翅芙蓉鸟”2000元一只
生意越做越好的老陈并不满足,他决定自己养殖芙蓉鸟。2005年,他家的芙蓉鸟孵出了十几只雏鸟,个个都是珍贵的“辣椒红卷毛”品种,这给了陈惊龙信心。他给自己的鸟编了号,做到配种的鸟不存在血缘关系,使孵化出的小鸟质量很高。“鸟其实也和人一样,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的缺陷。”最近,令老陈更加欣喜若狂的事也发生了:他居然培育出国内极为稀有的“金翅芙蓉鸟”。据悉,“金翅芙蓉鸟”是金翅鸟和芙蓉鸟的杂交品种,须将“公金翅”与“母芙蓉”相配,而且存活率非常低,所以“金翅芙蓉鸟”也尤为珍贵。国内迄今也只有北京一位养殖专家培育出来,许多人花了大半辈子心血也没能成功。老陈配出的“金翅芙蓉”现在已在网上卖出2000多元的好价。据他透露,公鸟和母鸟原来成本还不到100元。有了成功的经验,老陈下一步准备用极品“公金翅”和“母芙蓉”配出最好的“金翅芙蓉”,这样一来价格又要翻番。
现在陈惊龙家的阳台上已经有了近300多只鸟,都是不同品种的精品鸟类。锁金村街道劳动保障科王宝麟科长告诉记者,老陈创业之初很艰难,他们一起帮助他选项目,在老陈获得了养殖和培育芙蓉鸟的宝贵经验后,街道帮助他宣传推广,凭着这股个性创业的韧劲,年过半百的老陈终于开始了另一段创业人生,他的现身说法使街道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很受鼓舞
作者:
沈阳老张
时间:
2007-11-6 08:54
[s:4] 养鸟、玩鸟还可致富!
作者:
孤飞鹤
时间:
2007-11-6 09:09
行行出状元
作者:
huhululu
时间:
2007-11-9 14:44
引用第2楼孤飞鹤于2007-11-06 09:09发表的 :
行行出状元
[s:2][s:3][s:2][s:3]
作者:
abc747
时间:
2007-11-9 16:19
呵呵,我也是南京大厂的
作者:
朽木
时间:
2007-11-10 23:25
哈哈,我南京夫子庙的,也开着一个小鸟店,组织了南京快乐园鸟友俱乐部!!
老陈,我们可是老朋友老!!
作者:
清朝文化
时间:
2007-11-11 21:43
原来是名人啊 哈哈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