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一国两制的缩影——中英街(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景山祥子
时间:
2009-12-16 14:26
标题:
一国两制的缩影——中英街(原创)
中英街地处深圳东部沙头角南,是一条长不到250米、宽不到4米的小街。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街东侧属中方,街西侧属英方。1997年回归后东侧属深圳,西侧属香港,是“一街两制”的缩影。
中英街原名“鸬鹚径”。19世纪末,英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后,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线街以北后,深圳河以南包括大屿山等230多个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成了所谓“新界”,租期99年,中英街就是在此期间英国殖民主义者展拓“新界”后重新勘界中形成的。
中英街为经济发展作过很大的贡献。 上世纪八十年代,能来中英街购物,那是一种奢求。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从1980年起,前来中英街购物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最高人流量一天达到七万人次。中英街的繁荣兴旺,有力地带动了沙头角乃至整个深圳东部经济的发展。 然而从1998至今,进关游客越来越少。
今年10月中旬我第一次光顾中英街,与我想象中的景象大相径庭。中英街显得有些破败,尤其是香港一侧,但街里的游客还不算少,但大都跟我一样,看多买少,商品中尤其是电器、相机、摄像机根本无人问津,人们只是买一些香水、小饰品、小食品之类的东西,回京送友,留一纪念而已。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16 14:32
是楼主吗?谢谢介绍
辛苦了
作者:
惟有敬亭山
时间:
2009-12-16 14:34
作者:
北方清雪
时间:
2009-12-16 14:41
又看到了中英街,这里早已失了去往日的繁华,大陆人对当地的大部分商品也已失去了羡慕,现今,这里只能当做一景点供游客看看了。
作者:
清朝文化
时间:
2009-12-16 14:46
现在都一年多次签证拉 直接可以去香港拉
作者:
王友朝
时间:
2009-12-16 14:46
[quote]引用第1楼星天外于2009-12-16 14:32发表的 :
是楼主吗?谢谢介绍
辛苦了
作者:
星天外
时间:
2009-12-16 15:09
等跨海大桥修好,澳门香港广东也方便了.
作者:
宋远贺
时间:
2009-12-16 15:15
谢谢介绍
作者:
黄石牛牛
时间:
2009-12-16 15:38
中英街光辉不再!
作者:
阜新小博
时间:
2009-12-16 16:05
好地方!
作者:
魔裟斗
时间:
2009-12-16 16:22
好帖。謝謝介紹
作者:
彪彪
时间:
2009-12-16 17:05
作者:
大连红箭
时间:
2009-12-16 18:55
中英街原名“鸬鹚径”。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12-16 19:19
谢谢介绍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2-16 19:40
中英街,谢谢介绍,分享了!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12-16 19: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建文
时间:
2009-12-16 21:16
喜欢看这样的帖子
辛苦了
作者:
一支笔
时间:
2009-12-17 10:25
谢谢介绍中英街
作者:
高天流云
时间:
2009-12-17 10:31
谢谢分享,中英街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