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亚洲野牛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岛烽火
时间:
2009-10-27 09:48
标题:
亚洲野牛
亚洲野牛 Bos frontalis
物种名 亚洲野牛
学 名:
Bos frontalis
英文名:Gaur
别 名:白袜子 野黄牛 印度野牛
分类位置:
目 偶蹄目
Arit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属 牛属
Bo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IUCN濒危等级: VU A1cd+2cd, C1+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外形特征:
体形硕大的一种亚洲野牛,体重可达1000-2000kg。雄兽肩部身高1.8-2.0m,雌性1.5-1.8m,肩峰高耸而突出,由肩峰顶部向后背延伸逐渐下降。吻鼻部宽大,鼻镜湿润,中间不被分隔。面部低下,耳大,颈下垂肉不明显。两性均有角。角基扁平、有棱,角中部以上表面光滑,端部圆而尖,黑色。雄牛毛色几近黑色;雌牛较浅,乌褐色。四肢下部白色,俗称"白袜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分布范围:
我国云南南部江城、勐腊、思茅、景洪、勐海,西南部沧源,西部盈江和陇川。国外见于尼泊尔南部、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生活习性:
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及稀树草丛。多在沟谷中上游的稀树草坡处活动,游荡生活。活动和觅食有一定领域和路线,一段时间后又重回原来的觅食地。喜在水草多的湿地、沟溪两岸、水塘边活动。在1000m以上的山地,甚至60度以上的林地陡坡亦有它们的踪迹。晨昏或天亮后2-3小时活动频繁。日间常隐蔽在沟边树林或水塘处休息。性喜群居,数头至10余头或50余头为群。以青草特别是金茅属或其他野草为主要食物,也食乔木鲜嫩枝叶、竹笋, 偶到农田食秧苗、旱谷和成熟的种子。喜寻找林中硝塘舔食硝塘水以补充盐分和无机元素。野牛繁殖似无明显季节性,在西双版纳地区,幼仔出生可发现在2月、5月、8月、9月等月份,以2-3月居多。妊娠期多为9个月。每胎1仔或2仔,以1仔居多。发情交配期,雄牛争雌剧烈。哺乳期母牛性特凶猛,护仔力很强。
种群现状:
野牛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地区的数量,据1983年的调查,估计有532头,其中勐腊331头,勐海96头,景洪91头,思茅14头。据1986-1987年的统计,估计有800-1000头,其数量比70年代有所增加(杨德华等,1987)。据最近调查,估计有700-800头。其中西双版纳地区约600头左右,思茅50-80头,沧源30-50头。但云南南部江城、云南西部盈江一带的野牛群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部分地区的其他人为干扰而已绝迹。
致危因素:
1、栖息生境的被破坏和恶化,致使栖息生境缩小和消失; 2、边远地区一些人为的干扰,导致其活动领域的完整性被破坏,阻隔了本种分布的延续性,牛群往往难于正常进入在我国境内分布区内活动; (3)偷猎捕杀造成数量下降和消失, 如1979年在西双版纳曾被偷猎33头之多,1980-1983年被偷猎39头。现阶段此类偷猎已基本得到控制。
现有的保护措施:
野牛已被列为我国国家级Ⅰ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野牛的主要分布区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云南)、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云南)、沧源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云南)、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云南)和思茅莱阳河自然保护区(云南))对野牛进行保护。这些保护区多建立于1980-1986年,保护区面积约27.4万公顷。自保护区建立后,野牛的栖息生境基本得到了保护;另外,由于加强了保护管理管理和严格执法,群众保护意识的提高,80年代中期以后,已基本制止了对野牛的偷猎。
建议的保护措施:
偷猎虽已基本被制止,但仍偶有发生,仍应加强法制宣传,严格管理和执法,打击偷猎行为; 在西双版纳部分地区,群众反映野牛数量增加较多,危害作物的反映较强烈。建议组织专题调查,若属实,可考虑捕捉一部分,试行易地放养(如移至云南西部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放养)。
其他本物种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10-27 09:51
欣赏了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0-27 09:52
亚洲野牛,这个更野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