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标题: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鼷鹿”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岛烽火    时间: 2009-10-26 08:39
标题: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鼷鹿”
小鼷鹿 Tragulus javanicus 小鼷鹿   学 名:Tragulus javanicus   英文名:Lesser Mouse Deer   别 名:马来亚鼷鹿、鼠鹿、小鼷鹿
分类位置: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鼷鹿科 Tragulidae   属:鼷鹿属 Tragul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IUCN濒危等级: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外形特征:体型甚小的一种原始鹿类,体形略比野兔大,体重1.3-2.0kg,体长420-630mm,肩高约200mm。面部尖削而长。额顶无角。四肢修长,前肢略短于后肢。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呈獠牙状。上体、体侧麂黄色,颈下侧有显著白色条纹,胸腹部淡棕黄色。尾短,50-80mm,尾背浅棕色,尾下白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包括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并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岛屿。国内分布仅是本种分布区的边缘,只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拔较低的稀树草丛、灌丛和阔叶林。尤喜在溪沟边有水草的附近活动和觅食。行动敏捷轻快,善于隐蔽。一般单独活动。清晨,黄昏活动较频繁,白天隐匿于树洞或水草丰盛茂密的地方。半水栖性,特别喜爱水。听觉、嗅觉均较敏锐。行动缓慢轻巧,极少发出声响。主要以植物叶茎为食物,多为嫩草、茎、嫩芽、榕树果、刺桐花以及嫩黄豆叶、薯秧嫩尖、木薯嫩枝叶等。鼷鹿全年均有繁殖,孕期约5个月,每年1胎,每胎2仔。
种群现状:在我国的分布由于是其分布区的边缘,故面积非常狭小,约100km2,数量极少,估计不足100只。
致危因素:主要是栖息环境的被破坏和缩小。70年代以来,勐腊地区鼷鹿的栖息生境多数已被开垦种植橡胶,形成单一植被的胶园。这种橡胶园完全不适合鼷鹿生存。故勐腊的鼷鹿几乎处于绝境。仅在保护区沟谷边缘的地带尚有部分残存; 人为的猎捕也是鼷鹿种群致危的因素之一, 1980-1990年,在勐腊地区共被捕猎20余只。
现有的保护措施:已被列为我国国家级 I 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分布地-西双版纳地区已建有国家级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严加保护。
建议的保护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 保护好现有的栖息生境,使之不再被破坏; 加强法制,对偷猎者进行惩罚。即便是动物园或科研需要,从野外扑捉也要严加控制,不得以科研或濒危物种繁育为名而任意饲养。
其他本物种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作者: 快乐人生    时间: 2009-10-26 08:44
谢谢分享。
作者: zblovetj    时间: 2009-10-26 09:24
跟着楼主继续学习
作者: 木子金军    时间: 2009-10-26 12:41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鼷鹿”,了解知识
作者: 王友朝    时间: 2009-10-26 12:48
引用第3楼木子金军于2009-10-26 12:41发表的  :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鼷鹿”,了解知识
学习了,谢谢!!!
作者: 老兵    时间: 2009-10-26 15:27
学习




欢迎光临 中花 (http://zghncy.cn/) Powered by Discuz! X3.1